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2021-03-02 06:25郑振明张彩霞马凯群张嘉鹏谢伟杰姚友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抗菌素前列腺炎泌尿外科

郑振明,张彩霞,马凯群,谢 云,2,徐 曦,3,张嘉鹏,4,张 伟,5,谢伟杰,6,姚友生

(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子医学中心,广东广州510120;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 610041;5.揭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揭阳 522000;6.深圳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055)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30~40岁为高发年龄段。对于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refractory chronic prostatitis,RCP)目前也尚无统一的标准或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CP经多种治疗方法、长期治疗(6个月~1年)后症状仍无改善者,也称为顽固性慢性前列腺炎[2-3]。RCP患者常常合并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精神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其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庞大的患者人群和高额的医疗费用给公共卫生事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4-5]。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5~60岁男性具有前列腺炎症状的比例达8.4%[6],在欧美约10%~14%的成年男性患有CP[7-8]。RCP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治愈率低、出现耐药率高的特点[6]。RCP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盆底神经肌肉的异常活动等相关[9]。既往关于RCP病原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方面,对反复发作RCP患者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情况的研究较少,作者在长期出门诊过程中发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RCP患者UU、CT阳性率较高,运用RNA恒温扩增技术(RNA-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RNA-SAT)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尿道拭子法。本研究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筛选的356例RCP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RNA-SAT和尿道拭子法检测UU、CT的结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收治的RCP患者356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2014《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10]。纳入标准:①病程大于等于2年的CP患者;②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已就诊于其他医疗机构或自行服药仍未治愈的CP患者;③本次就诊前2周未使用抗生素的CP患者。

1.2 检测方法排尿后间隔2~4 h,用苯扎溴铵消毒患者尿道口后,采用尿道拭子培养法查NGU 4项(包含白细胞、念珠菌、滴虫、淋球菌、UU、人型支原体、CT、淋菌培养),同时收集患者膀胱储尿2~4 h后的尿液,采用RNA-SAT检测UU、CT。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例(%)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NGU 4项及RNA-SAT法UU、CT检测结果356例RCP患者同时采用了NGU 4项和RNA-SAT技术检测UU、CT。对比NGU 4项及RNA-SAT 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发现,RNA-SAT检测法UU阳性率及UU、CT总的病原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NGU 4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CT+UU阳性率略高于NGU 4项法,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RCP患者NGU 4项及RNA-SAT法检测UU、CT结果 [例(%)]

2.2 RNA-SAT法测得UU、CT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6~75岁,其中26~35岁年龄组患者最多,UU阳性率也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性生活活跃有关,但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RCP患者RNA-SAT法UU和CT感染年龄分布 [例(%)]

3 讨 论

既往关于RCP病原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方面,针对UU、CT的研究较少。2015《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11]指出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率仅有5%~10%。本研究纳入的356例RCP患者中,经RNA-SAT技术共检出UU阳性101例(28.37%)、CT阳性12例(3.37%)、CT+UU阳性9例(2.53%)。2019年石华等[12]采用RNA-SAT技术对广州市第一人医院844例男科门诊初诊患者进行CT、UU、生殖支原体检测,发现CP患者UU阳性率为22.0%,CT阳性率3.9%。2019年李娜等[13]采用传统的尿道拭子法对CP患者尿道分泌物做培养,结果86例患者中UU阳性25例(29.07%),与本研究结果相近。既往研究及本研究结果均显示,UU已成为反复复发性CP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本研究中356例RCP患者UU和(或)CT感染率高达34.27%,以UU为主,而UU和CT的感染会产生细胞毒作用,破坏患者机体免疫力,引发炎性反应,引发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有研究表明,UU、CT感染还可使男性精子活力下降、精子畸形,进而导致不育[14-16]。临床上对RCP的治疗,往往需要运用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包括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中医针灸、行为、心理治疗等,抗生素是对因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4,17]。由于临床经验性用药现象普遍,很多患者未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UU、CT的检测则更少,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严重,导致RCP患者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如果合并支原体和(或)衣原体的感染,抗菌素的选择必然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用药疗程也要适当延长,否则易出现反复复发、迁延不愈。

对比本研究356例RCP患者同时采用尿道拭子培养法(NGU 4项)和RNA-SAT检测法的结果发现,RNA-SAT检测法UU阳性率明显高于尿道拭子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SAT检测法CT、CT+UU阳性率也高于NGU 4项法,但CT、CT+UU阳性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尿道拭子培养法测UU、CT耗时长,结果易出现假阴性,尤其对于已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假阴性率高,治疗后复查需停药1~2周,如复查仍为阳性,因为复查而停药将延长用药时间甚至增加耐药率。RNA-SAT是1种RNA检测技术,RNA极易降解,如检测到尿液里含有对应的RNA即可证明体内有活的病原体,假阴性率低、耗时短、不受检验前是否使用抗菌素的影响、治疗后复查无须停药、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治疗后疗效评估。另外,RNA-SAT法可检测尿液及多种分泌物。尿液具有采集标本无创、方便、误差小、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适合在泌尿、男科、生殖科门诊应用[12]。由于RNA-SAT检测法是采用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检测,无法同时进行药敏实验,不能获得药敏实验结果;传统的尿道拭子培养法虽准确性稍低,但可同时进行药敏实验,有利于指导抗菌素的选择。当出现RAN-SAT检测阳性而尿道拭子阴性时,可重新做一次尿道拭子培养,或按阳性结果进行经验性用药后复查RNA-SAT。

综上所述,RCP患者UU、CT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因此,临床上对RCP患者,除了常规取精液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建议同时做UU、CT检测,明确是否合并UU、CT感染,并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因经验性用药导致耐药率进一步增加。2015《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18]指出CP患者抗菌素治疗至少应维持4~6周,对支原体和(或)衣原体阳性的RCP患者要适当延长用药疗程,并且要夫妻同时治疗,才能降低复发率[19]。RNA-SAT技术检测尿液中的CT、UU具有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不受检测前抗菌素使用的影响、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可作为就诊时筛查和治疗后复查的检测方法,尿道拭子培养+药敏实验有利于指导抗菌素的选择,必要时可同时采用上述2种方法检测,有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素。

猜你喜欢
抗菌素前列腺炎泌尿外科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抗菌素不是万能药,滥用后果很严重
前列腺炎是男人的“感冒”
抗菌类药物的热值测定
饲用抗菌素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
抗菌素的临床使用情况及预防用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