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研究

2021-03-02 15:55王进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务治理中小企业

王进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所占比例高、基数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中小企业也是地方财政纳税的主力军,提高地方就业岗位,在民生问题上也功不可没。但由于中国国情和历史原因,中小企业规模增长迅速的同时,也存在着生存时期短、管理混乱、治理结构不合理等缺陷。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财务治理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借鉴了前人丰富、先进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系统详细地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阐述了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必要性以及财务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治理目标

一、绪论

自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以来,企业财务治理研究就一直都是热门研究方向。在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财务治理的必要性、财务治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学者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实践方面,学者针对上市企业、国有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应用现有的理论成果,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治理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但是针对于中小企业财务治理方面的研究却不被学术界重视。尤其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近十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小企业的经营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理应有科学的财务治理理论作为支持。

近年来,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危机的余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并且2019年以来的中美贸易升级,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又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财务治理难题,突破企业财务治理困境,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稳步成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定义大体有两种观点,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第一种观点强调“二权分立”原则,他们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治理结构就是为企业的所有者服务的,它规定了企业经营者应当按照企业所有者制定的财务目标经营,同时财务治理结构规定了企业财产控制权和索取权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标准;另一种观点侧重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他们认为,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存在着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债务人等与企业利益有着密切关系的人,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认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科学的财务治理结构,并在企业内部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以及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债务人等的共同治理下,对企业的财产和权力进行合理的配置,并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结构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前人关于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的经验和方法,对目前企业财务治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消除中小企业财务治理困境,以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二、文献综述

在财务治理概念的定义层面,其中吴杭兴(2017)提出,财务治理的过程就是企业不同所有者对于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进行分配的过程,这个分配的过程反映着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王伟峰(2017)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所有者的最大收益,所有者在企业治理层面是最为重要的,处于企业的财务治理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次,占据着财务治理的主导地位。随着国外企业制度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中国股市不断的繁荣发展,很多学者认为财务治理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服务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比如债权人、经理层以及企业的员工等。韩清满(2018)提出“多边契合关系假说”,该假说认为: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等所有者与企业利益有关的人员都应该为企业财务治理的受益者;欧阳娟(2010)认为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实现财务治理目标的关键,并且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全员重视财务治理的风气。

国外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很多学者从投资者的角度入手去考虑企业财务治理的有效机制和目的。如Mazzocchi Rudy A(2018)提出,财务治理的有效性必须是从外部投资者的信赖程度来反映。他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治理机制较为完善,那么外部投资者对该企业的前景预测就较为乐观,从该企业的股价反映出来。因此,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之一也在于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国外很多学者研究企业财务治理习惯联系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一同研究。如Hawkes Nigel(2019)认为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和目标必须要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战略制定,因为企业在发展的不同时期,财务治理的重点和目标可能不同,如果经常性地变化,可能会产生很多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他建议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去进行企业财务治理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不断发展,国内关于财务治理方面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财务治理研究的层面大多都是从上市企业入手的,关于中小企业层次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详细了解中小企业现阶段财务治理的特点,深层次剖析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优化财务治理的建议是目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企业财务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财务治理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并没有意识到财务治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并没有财务治理这一意识,在进行财务决策和制定重大发展戰略时,只考虑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考虑财务治理层面,可能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比如,企业所有者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在不同的地区成立分企业,而企业当时的现金流并不能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因此,企业去商业银行贷款取得扩张所需要的资金,这个举动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资金明显减少,流动负债显著增多。最为严重的是,企业扩张规模以及前期所投入的资金并没有用企业在新的经营点的收益作为填补。甚至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导致了企业所有职员的工资拖欠。这种盲目扩大企业规模而不考虑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财务治理意识淡薄引起的;中小企业财务处的财务人员,从业时间都在五年以下,大多数人从专科学校毕业,只有两个人是本科学校毕业。并且在财务治理的理解方面和财务工作业务熟练程度上,他们认为财务治理就是会计,和“挣多挣少”没有关系,更上升不到企业发展的层面了。很显然,对财务治理这样的误解是十分不妥的,这样的误解将局限企业的发展。

2.财务治理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于企业内部制度的了解和对企业所有者的了解发现,中小企业所有者认为财务治理的目标就是单纯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他们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他们自己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最重要的就只有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比如,大多数时候,企业组织员工开会,企业所有者只是一味地强调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性,甚至为了短时间内的经营业绩而放弃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作为一家中小企业,企业并没有高素质的经理人帮助企业所有者去制定科学的财务治理目标,企业的所有者和相关人员甚至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这就导致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单纯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多做考虑。比如,企业一味地强调经营业绩,甚至有时候强加员工的工作任务,一旦每个月的业绩达不到,就会强制扣减员工的基础工资和绩效奖金。在这种财务治理目标的驱使下,企业短期可能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收益,但长远来看,却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财务治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3.财务治理结构不完善

财务治理结构不完善是财务培训类中小企业财务治理中普遍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优化财务治理结构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仍然没有到达企业所有者理想的高度。第一,在财务决策方面,由于该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同一个个体,在企业日常的经营决策中,企业所有者单纯地根据自己的经营经验和个人喜好进行判断,下达决策,这种方式完全是不科学且不合理的,在多数情况下很可能伤害到企业;第二,在财务激励方面,企业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企业某一经营期间的财务治理结果进行奖惩,这就使得企业相关人员在财务治理的过程中,只管按照上级的指令去做事情,没有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进去,显而易见,假如某次上级的指令出现错误,财务人员并不会对管理层进行反映,导致错误的决策出现,对企业的经营利润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在财务监督方面,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企业日常的财务治理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在缺乏相关监督的条件下,企业出错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增加。综上,不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导致企业财务治理活动出现纰漏的直接原因。

四、完善企业财务治理的措施

1.增强财务治理意识

中小企业普遍财务治理意识淡薄是相比较大型上市企业而言的,我国上市企业财务治理的研究较为丰富,中小企业可以参照大型企业的做法去切实增强企业财务治理意识。可以参照以下几点实施:(1)现在的互联网特别发达,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线上的很多渠道获取关于企业财务治理的最新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2)企业管理者可以聘请外界财务治理方面的研究专家定期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线下培训,可以一周或者一个月组织一次。(3)企业也可以选取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员参观财务治理理念和制度较为先进的大型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借鉴别人的优点。

2.明确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治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理应有合理并且明确的目标作为对应,并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治理目标理应不同,中小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去设立财务治理目标:(1)财务治理的目标应当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企业成熟期,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应当为“稳步中前进”,不能急于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扩张。财务治理目标也应当如此,企业一方面应减少赊销账款的数额,尽量减少坏账的形成,另一方面不要以增加负债的代价去扩大企业的规模,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2)财务治理的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应该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债权人以及企业的职工等,比如企业可以将职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指数作为一项财务治理目标,对于债权人,企业可以将债权人对于企业的信任程度和看好程度作为一项财务治理目标。

3.制定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

根据相关的理论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小企业应对财务治理结构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1)财务决策方面。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一味依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个人喜好左右企业重要方面的决策,所有者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便利,将企业的历史决策和同行业企业的决策进行汇总比较,再结合不同经营时期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决策机制,保证企业在特定时期做出最优决策;(2)财务激励方面。管理者应当对财务人员的行为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奖惩制度,让参与到企业财务治理的每个人都负担起一定的责任,尤其在奖励制度上,加大对企业财务治理有功劳的人员的奖励,这样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最大程度上调动每个财务人员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将个人责任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3)财务监督方面。企业应当在内部设立专门负责财务治理正常运行的监督机构,对财务治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另外,也可以聘请企业外部的财务中介机构和财务治理专家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定期检查,在能力所及的范围,最低限度降低财务活动出现错误的几率;(4)制定一定的反馈机制。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应当对于某个经营期间内的财务治理政策的结果进行分析,以及通过对内部职工的反馈或者根据经营的效果等各方面的反应,对某一阶段财务治理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如果某个财务治理制度的效果并不好,则可以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经过多次的改进,企业财务治理制度将逐渐趋于完善。

五、总结

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财务治理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日益频繁,环境变化加速,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必须分析目前的环境及未来环境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合理的财务治理战略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芸.试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及建议[J].纳税,2018,12(34):17.

[2]赵博洋.现代企业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24):115.

[3]贾晨.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5):43-44.

[4]余静.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國集体经济,2019(08):129-130.

[5]林清华.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121+123.

[6]吴杭兴.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初探[J].财会学习,2017(08):55+57.

[7]洪怡恬.财务治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与融资约束[J].财会通讯,2019(12):108-113.

[8]杨聪霞.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之我见[J].经贸实践,2020(24):240.

[9]Hawkes Nigel. More doctors are disclosing payments from drug companies[J].BMJ (Clinical research ed.),2017,357.

[10]Mazzocchi Rudy A. How does an inventor find an investor or partner? Raising funds to start a company[J].Surgery,2018,161(5).

猜你喜欢
财务治理中小企业
高校财务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浅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