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下新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育人作用实践研究

2021-03-07 17:49陆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育人制度

陆娇

摘要: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升全面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推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践是高校共青团积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共青团实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步。加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改革,逐渐成为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切入点,共青团推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推动团组织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举措。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既是青年学生的切身需求,也是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一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科学评价体系,可以激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要认清当前局势的紧迫性,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强化共青团育人功能,加快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齐头并进的高素质人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时能够充分发挥青年才干,助力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制度;实践育人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新疆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当前第二课堂管理的主要难点问题有:

(1)第二课堂活动宣传和通知存在局限性,活动组织方不能通知到所有对活动感兴趣的学生,而学生也不能获知所有活动的信息,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2)课外活动越来越丰富,但缺乏完整的活动存档信息,学生在参加活动后也无法形成系统的第二课堂经历信息,出现了“信息收集及存档困难”的情况。

(3)同类型活动重复开展,第二课堂育人结构不合理,存在对已开展活动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优化的需要等。

因此,根据信息化的优势特点,解决高校第二课堂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以上这些问题,实施信息化管理是一条可行路径。

2.研究目标

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实现对第二课堂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对第二课堂课程及活动进行过程控制,为学校对第二课堂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有效提升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提供信息化保障。具体实现如下目标:

(1)體现第二课堂信息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内涵。从学生角度出发,第二课堂信息化管理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方便获取信息、顺利参与兴趣活动、全面记录成长轨迹等。始终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方向,才能始终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断改革管理模式,实现符合校情的第二课堂信息化管理。

(2)确保第二课堂课程及活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规范化流程控制亦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标准化的信息收集过程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活动信息,便于最终自动生成第二课堂成绩单。

(3)优化学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整体设计。通过分析积累大规模数据,建立本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基础框架,指导各级部门、院系优化开展活动类型结构,精心打造学生兴趣浓厚效果显著的活动、形成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完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整体方案。

3.解决问题思路

通过建设第二课堂定制信息化平台、组建专业的管理人员队伍、建立信息化管理培训机制、构建信息数据分析模型等系列举措,建成第二课堂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学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环节的稳定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研究所涉及理论及相关研究内容的来源依据,收集国内其它高校相关领域研究信息,据此来了解普通高校第二课堂信息化研究的总体情况,从而借鉴和吸收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与观点。再通过深入班级和学生个体调查、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研究分析报告。

4.创新之处

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高校第二课堂,是第二课堂发挥育人功效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成功的实践探索案例显示高校第二课堂工作和信息化管理的结合是加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时代,当“互联网+”第二课堂、当大数据遇上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势必能够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5.预期效果

通过部署一套第二课堂成绩管理信息化系统,用信息化方式管理第二课堂,实现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模块划分、信息发布、过程管理;实现对发起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团学组织进行管理、监督、考核和评价;实现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客观记录、科学评价、情况反馈和成绩认证,以及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和统计分析。从学生角度,能够引导大学生以树立梦想为起点,结合兴趣爱好选择有助于实现梦想的第二课堂活动和部落,生成自己的第二课堂“日程表”,实现大学校园活动的发布、在线报名、打卡签到、颁奖、颁发学分、评价等功能。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组织经历、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活动,和取得的除课业成绩之外的奖励和荣誉记录下来,进行分类管理。在毕业时,可为学生提供一份“第二课堂成绩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毕业生要把自己“推销”给心仪的用人单位往往会费尽心力,一份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便能夺人眼球,使自己脱颖而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就如同手握实现梦想征程中获得认可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奇应技型科校第课改[J]教与业,2016(5):41-43

[2]京业学委基第课成单造青工全盖有方[J]中共团,2016(6):59-60

[3]先信分[M]武:汉学版,2011

[4]谢建,王凤移互网术高思政教的战对[J]学党与想育,2013(27):46-47

[5]王滨高共团第课成单制有运的践索[J]浙海学学(人文学版),2020,37(01):56-60,75

项目:2021年度新疆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课题(21XJGQTYB07)。

1814501186395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育人制度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某些单位的制度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