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状况分析及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21-03-07 00:46刘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校田径教练员

刘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体育部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前言

田径运动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运动项目,如今世界各国都把田径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标准,同时,田径也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是奥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项目,因此有人用“田径第一,世界第一”来形容田径在赛事中的地位,因此发展田径运动事业,培养和储备田径人才是当下紧要任务。

1、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1.1、我国大型田径比赛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田径运动确实取得长足进步,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是世界最高级别的田径运动比赛,各个国家队员的比分可以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田径水准,我国在田径项目上夺冠的次数比较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国女子田径运动也接近世界水平,并远远赶超男子田径,但是90年代之后的赛事表现出较大的动荡,成绩上浮和下滑屡屡发生,夺冠困难度不断上升。

1.2、我国田径管理体制改革和职业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田径管理体制基本是由政府一手掌控,这种管理模式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田径事业,但也限制了社会和个人力量对田径运动的作用力,因此不久之后,在市场经济体制盛行的情况下,田径运动管理体制也迎来了改革,管理者制定了更加符合运动规律、凸显个人风采的管理体制,并慢慢不再依附国家和行政手段,转向依托社会和市场开展自主经营管理,从而推动了田径运动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3、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现状

自90年代以后我国体育体制不断改革,田径运动员数量稳步上升,但是幅度不大,而且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了大约1/4,而20-30岁的田径运动员则为多数,30岁以上则很少。这表明我国的田径队伍是一只非常年轻化的队伍,但年轻也意味着经验不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另外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处于国际级别的人数约占总体田径运动员总数的4%左右,国家级的运动员人数占总数的27%左右,其余剩下的就是一级以下的运动员了,可见我们的优秀田径运动员较少,低水平的运动员占比过大,这将制约竞技结果,也逼着我们不断提高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1.4、我国群众田径运动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不断推出政策和号召,鼓励开展全面健身活动,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我们对田径的认识还不充足,总是将它看做是竞技类项目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属性,即健身作用,同时由于一些场地和器材配置不够到位的原因导致本来一些很喜欢田径的人也渐渐失去兴趣。

而校园田径的开展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体育老师并没有通过田径教会学生养成正确的运动观和健身习惯,而只顾着完成教务,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存在不公平的漏洞,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2、中国田径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2.1、投入的经费不足

要发展体育事业少不了资金的支持,如果资金不充裕将会直接导致体育事业发展受挫,就拿田径运动来说,我国地域面积广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我国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很难对体育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一般来说体育事业的资金来源就是靠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和运动场地的收费以及指导员的指导费用,但除了政府拨款之外,其他几个方面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导致体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而造成了人才的欠缺。

2.2、教练员、运动员收入不理想

上述说到对于田径运动的投入不够,也就导致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收入比较难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无法拨出充足的资金支持体校发展,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就连举办大型竞技赛事都有心无力,加上有些专项资金的使用并不合理,导致了田径相关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收入一直提不上来。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希望通过赛事拿到奖金,增加收入,但是这部分跟地方经济密切相关,例如在发达城市的奖金就很高,但在欠发达地区则很低,而且有些举办方还会将冠亚季军之间的奖金差距拉的很大,例如,冠军是30万,亚军20万,季军5万,那么将大大打击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导致部分人员的外流。

2.3、家庭环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的运动观,教育观都对孩子的性格以及兴趣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多家长都会为了子女的未来做长远的打算,青少年时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掌握好文化课的关键时期,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参加体育训练会影响文化课和未来发展,因此不赞同孩子参与。而有些家长对运动也情有独钟,自然就会引领孩子往运动的领域发展,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那么孩子也会在学习和训练上做好平衡。可见,一个三观正确的家庭环境对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2.4、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下,我国很多地区的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管理模式纷纷进行改革创新,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还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和田径运动发展规划,并采取了宏观管理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这些管理部门基本不设计到基层实际的操作工作中,他们只扮演着指导、监督、协助的叫绝,而一些实质性的工作还是体校工作人员或基层人员在负责,例如,队员选拔、赛制赛规的制定都不敢让他们费心,这也不利于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

2.5、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

我国青少年残疾运动训练的动机都带有比较突出的利益色彩,为了给学业加分,很多父母都愿意让孩子去学体育,在80年代能拿到运动员证书就能为高分加分,90年代,社会对于综合性的人才比较欢迎,因此很多家长也会送孩子去学体育,期望以后能找份更好的工作,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福利待遇和工作安排都提供保障,因此很多农村青少年都被吸引,大家认为进了体校就可以不愁吃穿。

但是随着各个体校的招生人数不断上涨,导致体育生的失业率越来越高,再加上运动员由于文化基础出,技能又一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太小,出现很多人为了谋生而选择了一些低端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对于体育人才的后期储备而言也是重大打击,家长和学生看到了这样的处境也就不愿意再学习体育了。

3、我国田径运动人才培养的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

资金当然是首要条件,除了政府的拨款资助之外,田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赚取收益,以更好地为田径运动解决后顾之忧,例如第一,通过举办比赛,吸引企业投资赞助,在赛事中替企业宣传品牌和产品,或者在比赛场地设置广告位,收取广告租金。第二是利用一技之长赚取收入,指导员通过做社会兼职,给被人做技术指导,收取指导费用,也可以将运动场地进行出租,向他人收取使用费;第三是积极打好社会关系,鼓励大型企业与田径组织机构或体校联合举办活动,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曝光度,让社会集体看到田径的潜力,发动社会募捐。总而言之就是要开源节流,对于资金的管理一定要仔细谨慎,力争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3.2、重视田径运动员文化学习和思想教育

第一,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文化课程的黄金时期,体校应该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抓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增强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领悟力,提高训练水平,这样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另外要加强思想观念的渗透,让运动员树立体育、文化同等重要的观念,引导运动员积极克服困难;

第二,如何平衡训练的时间,拿捏好运动负荷也非常重要,如果过度训练则容易导致劳累过度或受伤,还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因此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表,均衡安排好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时间。

3.3、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每一行都需要师傅领进门,田径项目也是如此,教练员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培养运动员成才的专业人员,随着体育科学和专项技术的发展,对于教练员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练员需要不断参加培养工作,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充电。体育高校也要定期培训教练员,加强对教练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采用奖惩制度督促教练员主动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或安排教练员参加各级各类的岗位培训,开展专家授课、专题讨论等相结合的形式,促进教练员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教练员发现自身的不足,能及时查漏补缺,通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打开教练员的眼界,以望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

3.4、建立对田径后备人才欧力的评价体系

输送人才不能只在数量,,在评价指标上要以质量为主,要先重视质量再重视数量,因此我国有关体育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关于输出优质运动员的奖励范围,对于能输出数量多且质量达标的教练员给予奖励,如果其输送的运动员在今后的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还应该再给予教练员额外奖励。也可以把比赛的级别分为国际级别和国家级别,将运动员的成绩也进行划分,以积极更多运动员和教练员把训练重心放在人才培养的位置上。

3.5、加强科训结合能力的建设

首先要摸索建立“科训一体化”体制,不断支持和完善体育院校组办高水准田径运动队的工作;还有训练单位要从过去被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提供技术服务转为主动寻求经费投入;增强对科技的开发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腿型应用,摒弃封闭式的课题研究范式,积极运用其运动营养、机能检测、生物力学等一体化的科技团队,有效解决田径训练所面对的技术和体能困境。

4、结语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这离不开每一代体育人士的奉献,也离不开每位运动员的辛勤付出,田径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我们要跟紧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不断调整自我,以达到更好的目标。人才培养关系着田径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也将深入挖掘原因,弥补不足,让更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能有更好的平台和未来。

猜你喜欢
体校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