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的变化和应对方法

2021-03-07 16:36苏常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美育人工智能艺术

苏常青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大数据的发展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显现,大数据的应用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了更为方便有效的渠道,但与此同时,大数据的渗透对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更广泛地开展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和知识素材,有助于学生创作以及培养学生美育发展; 但大数据的应用也为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如激发惰性、沉迷游戏、阻碍身心健康发展等。可见,大数据的应用对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对此,我们应当积极找出应对措施,与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总结出文化艺术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方法。

1 大数据时代与文化艺术教育之间的关联

1.1 人工智能与文化艺术教育的联系

大数据存在于数字化网络的信息传播当中,在教育行业中大数据可以为教师提供多选择性的教学资源以及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视野。大数据信息的发达对文化艺术教育事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大数据所带来的各种游戏软件使学生长期沉迷于游戏之中,无法对自身的学习时间和方式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对学生自身学习进度造成重大影响,更为严重的结果则是影响学生乐观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由于教学用具、教学方式、教学空间的局限性,无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久而久之,教育无法跟随时代发展步伐,日渐产生的差距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教育也将日渐处于滞后的险境。因此,我们在享受大数据的运用为文化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的同时,也应当不断进行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只有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共同进步才是文化艺术教育在大数据应用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1.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的特点

大数据应用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数据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不再固定地到相应的位置进行工作,实现了办公的移动性,打破了工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我国教育部门也强调文化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大数据的引导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相关教育行业应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在文化艺术教育中,大数据包括了大量的数据以及资源,对于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师通过应用大数据进行知识传播,学生则利用大数据获取相应的知识,这为促进学生的艺术技巧性提供了帮助[1]。例如,美术教育作为文化艺术教育中的一项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有所区别,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对学生技巧的培养,而这种培养则需要学生在实践创造创新中循环往复、 不断磨炼才能得以达成。而大数据的介入,使得教师能够利用数字化资源实现图片共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大数据展现的图片进行赏析。世界各地的图片超越时空界限,通过数字化网络渠道走进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发展,科技不断向前创新,大数据应用遍布社会各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在文化艺术教育行业也是如此,通过大数据应用的便捷渠道,使得教师在实施艺术教育教学手段上更加多元,学生接收到的知识面也更为广泛,极大地拓宽了艺术教育的实施范围,使得教育更加深入。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艺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艺术修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的变化

2.1 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行创新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现如今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取代着一些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人们的生活将会被人工智能完全包围,人们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在任何地方工作[2]。科技的进步使人工智能日渐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的全面发展也会使得源源不断的人工智能被研发出来,这一现象的产生,使人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又现实的问题,人工智能将会逐渐代替人们去完成一部分工作,且更为精准,效率更高,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部分工作者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世而失业,这是数据时代对我国未来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但是,人工智能也并非完全智能的,人工智能既是由人类所创作研发,终究需要人类的操控才能得以完成。虽然人工智能的出现造成了部分人员的失业,但同时也为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思考方向,当工作者不再拘束于特定的空间进行工作时,当重复动作的人工机器不再被需要时,大量人力只能寻找其他出路,无限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成了宝贵的财富。于工作者而言,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工作者可以在任何空间进行工作,开展更多的虚拟办公方式。于创造者而言,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经过头脑思考后的艺术创造,尤其是手工创作者以及美术画家等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需要通过多次头脑构思去亲手实践完成。由此可见,冰冷的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真情实感的表达。所以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文化教育事业也不会遭到摒弃。而对于未来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只有通过不断与时俱进,将人类丰富的情感注入创作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才能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大数据应用与文化艺术教育的联系应体现于文化艺术教育应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不断实现创新,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有效的便捷手段来实现文化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2.2 推动文化艺术教育进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美育网络资源建设,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和辅导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将优质美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的网络平台,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创新学校美育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平台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对于教育发展行业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人们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数据几乎垄断了整个互联网信息,为人们在查找和研究资料的过程中提供了便捷;在教育方式中,大数据的应用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数据运用的广阔前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轻松列举出教学数据,即使身处于固定空间也能为学生带来多样的教学素材,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广泛性。在文化艺术教育方面,通过大数据所提供的图片,能够更加反映出图片的色彩以及作者在作画过程中所蕴含的感情,这是纸质传媒所达不到的境界[3]。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去欣赏品鉴图画,从而有效激发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大数据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进行无限创造。目前,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涉及了课堂,教师通过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向学生展示生活以外的色彩作品,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对其记录进行学习,在课堂以外学生还可通过多种媒介应用大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对图画作品进行独立品鉴,同时,大数据具有十分便利的移动功能,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良机,更加有助于推动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

2.3 大数据应用下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困境

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引领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无论对于社会还是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大数据为社会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弊端。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利用网络信息媒介进行生活、社交、学习、玩乐,丰富休闲娱乐生活,但针对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尚小,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针对自身未来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意识,因此学生难以抵制诱惑,而大数据所提供的休闲娱乐功能则激发了学生的惰性,长时间的玩乐将导致学生精神萎靡,对待生活不积极,对待学习没兴趣,从而致使学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无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大数据为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进一步表现于束缚学生的双手,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无法准确吸收相关知识,从而阻碍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正确学习态度。

3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的应对方法

3.1 跟随时代发展,接受全新挑战

随着时代的全面进步,人们的审美也有所变化,从国家层面上,国家政策为创新文化艺术教育开拓了新的时机,并且为发展文化艺术教育拓展了更宽广的发展版图,推动了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艺术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目前已有大多欧美国家改变了对艺术的看法,这使得文化艺术又有了新的创新思路,人们在关注一项作品时,不再固定死板地去专注于图画的表面,反而更加注重于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心情变化以及创作思维。艺术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不断更迭中应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步伐,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并作出相应改变。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与大数据下的文化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所以我国文化艺术教育应跟随时代发展步伐,合理利用大数据获取更多的知识技巧,创造出新的作品。在以往艺术展馆活动举办当中,世界各地的特色艺术汇聚于一地,各地特色文化纷纷表明了要复兴传统文化艺术的想法,将古老的艺术文化通过大数据应用和高科技进行修复,通过数字化网络显示出立体性修复效果。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文化艺术教育也要在新的挑战下共同进步发展。

3.2 主动与大数据进行整合教学

文化艺术教育应主动与大数据应用进行整合教学,大数据的应用对课堂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的存在方式是在数字化网络的运用中实现的,所以人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手机应用软件和社交APP 都是通过大数据的传播得以展现出来的,由此可以发现,大数据存在于数字化网络的运用之中,人们在使用大数据时,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以带有色彩化的图片以及素材所展现的,由此可以分析出大数据与文化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互相关联的关系[4]。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图片可以发现,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运营,大数据所提供的图片更能显现出图片原本的色彩及内涵,通过大数据的传播让每张图片都能够在数字化网络传播中得以记录,通过网络图片的传播可以体现出,大数据与美术教育行业也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艺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比较注重于实践性,相对于理论化的知识,借助大数据运用则更能够推动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不只是单方面向学生传递固定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文化艺术教育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思想启蒙,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的潜能及兴趣爱好[5]。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老师更应该将文化艺术教育与大数据应用进行整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趣,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的创新思维。

3.3 推动实体教学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迎来了21 世纪的大数据潮流,这也意味着大数据正在不断更新变化。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行业也将随之共同创新发展。虽然目前数字化网络被大数据信息所占领,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教育行业而言,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得以生存。国家教育相关部门也发声表明应极其重视文化艺术实体教育的发展,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根据相关国家教育部门教育政策,相关学校任教教师应着重抓紧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合理优质教学[6]。文化艺术教育是一项非常注重于学生参与亲身实践的教育,相对于理论化的知识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更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方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光是通过大脑思考是无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切身实践才能有效达到学习目的。文化艺术教育特指为开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科,大数据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是由于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好地去表述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容易地去理解掌握,而学生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培养相关的学习兴趣。文化艺术教育在教育发展中一直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数据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创思灵感以及素材,有助于学生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所以,这也体现出各教育部门理应重视学生在文化教育学科的培养,从基层抓起推动实体教学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的变化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文化艺术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存在的利弊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为教育行业带来一定便利性的同时,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文章则着重于根据大数据与文化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为最终目的,围绕文化艺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大数据的优势总结出合理的应对方法。

猜你喜欢
美育人工智能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数读人工智能
美育教师
下一幕,人工智能!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