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路径探索

2021-03-07 16:36殷海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院校政治高职

殷海燕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 265500)

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利用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推进传统课程形式的改革发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培养有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1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偏向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一些必要的传统文化课程以及思想教育,缺乏相关的安排管理。部分高职院校对此有一定的关注,会设计一部分有关人文的主要课程,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不会强制要求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而是将它作为一种选修课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会主动选择学习此类课程。

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首先会考虑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他们更会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课程,这导致选修课出现两头极端的现象。一部分简易的课程选择人数爆满,另一部分课程则无人问津。出现了教育课程结构失衡的现象,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更加难以在学生当中推进。即便是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实现创新,教学内容比较繁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学习到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不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也就缺乏了文化自信,这样的教学课程流于表面,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1]。

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情况,有部分研究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浅薄,积累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少,缺乏探索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比较抗拒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代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控制心理和畏难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在院校教育当中,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育形式和课程设计还不够完善,根据这个情况,可以进一步改进高职院校当中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路径安排[2]。

2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意义

所谓的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其他的教育课程中,从而达到培育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人才的目的。在高职院校当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摆脱心理困惑,实现人格上的健全,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而奋斗,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更加的紧密[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了多方经验,融合了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环境等不同影响因素,而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民族精神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通过文献记载以及文物,我们可以得知中华民族社会风俗的变化过程,了解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的形成进程,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品质。而传统文化历史性质比较特殊,不免带有一点封建主义思想的残留,因此,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融入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还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进程,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和民族价值观,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出爱国爱民的拥有高觉悟的学生[4]。

3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3.1 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帮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快速就业,在人才培养上偏向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传统文化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和帮助,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当中会由于自身的学历问题、感受到自卑等相关不良情绪,会更加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过于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了解,也无法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不利于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教学方式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不能够系统性的全方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而且教师本身缺乏思政能力和德育能力,导致传统文化教学与思政教学分离[5]。

3.2 缺乏创新教学方式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意识

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流传已久,教师已经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同时也没有系统性地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可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懈怠,并且不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相关的教育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社会实际情况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因此,学生并不适应于这一类的教学形式。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内容不太扎实。这些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递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关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规划当中,仅开设一门传统文化课程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可以和学生的课程紧密连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帮助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落实,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4.1 加强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课程思政视阈下,推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发展,要加强院校以及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通过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日常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当中,关注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学习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精神品质,通过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能够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的发展,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自身的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需要收集不同的历史史料,并且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接受程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调动对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6]。

4.2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发挥示范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为了更好地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逐渐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挥教学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师还需要自主地学习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当中所蕴含的联系,带领学生去探究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教学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进行运用,并且理解传统文化内部的一些人文情怀。结合一些生活实例,讲解传统文化美德对生活的改变,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有方向地去提升自己,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7]。

4.3 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实践活动是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8]。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递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实践活动当中,通过行动才能将知识融入自身,从而形成由内而外的真正的传统文化认同。教师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从多个角度来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真正的实际环境当中,更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一些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特殊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并且主动去探究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涵,学习优秀民族人物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自愿去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并且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9]。

4.3.1 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收集到多种不同的文化资源,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多种方式来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活动的展现形式要体现出多样化,这可以不同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在校园内以及社会当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环境当中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和人文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

4.3.2 举办传统文化主题相关朗诵比赛

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朗诵比赛,主要是针对中国历史上优秀名篇的朗诵,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优秀经典文化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怀,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现出高职学生积极向上的素质风采。

4.3.3 举办传统文化内容相关辩论赛

将传统文化与实际社会情况热点进行联系,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同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的表达可以通过辩论赛来进行,学生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并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己本身的潜力,锻炼肢体和言语的表达能力。辩论赛是一个团体性的比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学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感受到强烈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4.3.4 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是一项考查学生积累传统文化知识水平的竞赛项目,包含内容多种多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当中的一些优质内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看到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根据别人的优秀表现,来丰富和巩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也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有强烈的自信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9]。

4.3.5 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不仅是在校园当中,要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校园外也有许多可以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比如,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不仅是到现场进行听讲,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来进行听讲,增加文化的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3.6 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了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合作共进等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些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公益活动来进行。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地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品质,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了解到社会实际情况后,能够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优秀行为,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既帮助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念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为了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规律,不断调整教学观念和方式,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加有竞争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政治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