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建设研究

2021-03-07 22:17朱敏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2期
关键词:财经会计专业工匠

朱敏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文章基于高职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阐述了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应有的诚信廉洁、工匠精神、创新进取等品质,并论述了财经文化对指引专业群建设方向、提升职业自豪感等的作用,同时阐述了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建设的路径,期望能够解决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群文化类型特色区分度不够、文化建设不够体系化等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双高”建设的号角已吹响,高水平专业群是高水平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高水平专业群的“高”应该最终体现为培养出高质量人才。会计专业群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文化引领。高职会计专业群文化建设需要突破体系化不足、类型教育特色不明显等困局,打造彰显自身特色的财经文化。

高职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方案明确要启动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1]。方案的颁布意味着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快速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需要文化驱动。既然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文化特征就应该有别于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职会计专业群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财经类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而文化涵养与技能塑造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同时还赋能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办学质量。财经文化建设是高水平会计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题。

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要素

文化一词最早在《易经》里被描述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传承的社会和历史精神财富,包括道德、习惯、语言和价值观等要素。不同文化都有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高职会计专业群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财经文化建设解决了高职会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方向、动力、目标和方法问题,财经文化应包涵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诚信廉洁。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核算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会计人员数据造假惩戒力度不足,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某些操守缺失的会计人员面对利益诱惑时会突破底线,无法抵制诱惑。失真的会计信息会造成国家税源流失、投资者决策偏离、经济环境被严重损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为本,实事求是,不做假账,立足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能切实反映会计主体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数据及报告。高职会计专业群为行业和产业培养一线会计人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筑牢会计人员道德底线,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价值观念,这样方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进而促使从业人员在道德自律与法律法规相互支撑的环境中杜绝不诚实的行为。

二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铁匠、酿酒师等手艺人对产品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演变为经济社会中和技术技能、岗位职业道德和素养相关的核心文化[3]。高职财经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对工作岗位任务的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和爱岗敬业的态度。

三是创新进取意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了企业财务数字化和财务智能转型,传统会计岗位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会计工作流程和场景的变化促使社会对会计专业群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顺应社会变革,高职会计专业群目录纷纷改为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课程体系自然随之改变。紧跟时代步伐,对接工作岗位任务要求,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创新进取是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诚信廉洁的品质、工匠精神和创新进取的意识构成了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的独特内涵。

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的作用

(一)指引高职会计专业群建设方向

高职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职会计专业群必须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将诚信廉洁的职业道德和追求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厚植财经人才培养沃土。

(二)提升学生职业自信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仍然不足。良好的文化涵养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诚信的可贵以及奉献社会的成就感,摆脱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传统思想,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三)教化会计从业人员规范从业

文化起源并发展于实践活动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都有教化和规范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功能[4]。高职会计专业在培养财经人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植入财经文化,以文教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反哺技能培养,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规范的行为习惯中不断实践,并渐入佳境,同时,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也涵养了财经文化。

(四)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诚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之本,创新是企业财务转型的驱动力,工匠精神能契合履行财务岗位职责的要求。受过职业教育财经文化培养和技能锻造的会计从业人员,符合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建设思路

(一)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

财经文化建设需要高职会计专业群所在院系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文化建设专班,提供机制和制度支撑,制定工作方案,将财经文化建设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建设任务贯穿于专业建设全过程,构建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总结的文化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二)师德师风建设

教化人者先受教。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会计专业群教师必须将诚信廉洁、创新进取等品质作为立身之本,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敬业爱岗的为人处世原则,在为学生传授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

(三)校企合作共建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校企合作。校企双方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产业学院、创建现代学徒制班、顶岗实习等方式联合培养学生。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最重要的途径,产教融合的财经文化也极具职业教育特征,诚信廉洁、创新进取和工匠精神绝不可能在空谈说教中养成,而只能在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对接过程中浸润养成。财经文化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着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财经文化。

(四)融入课堂和实践活动

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职会计专业群应该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如何培养会计人以及为谁培养会计人的根本问题,将诚信廉洁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锐意进取的财经文化用“如盐入水”的巧妙方式将其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财经文化素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文化育人体系。例如,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通过申报、建设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项目,极大提升了教学、科研、组织、管理等多维度的财经文化工程质量。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一项时代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契机。文化养成是最难量化且最不易速成的系统工程。高职会计专业群财经文化体现了专业群的软实力,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值得站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的师生们孜孜不倦地努力推进。

猜你喜欢
财经会计专业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财经日历
工匠神形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财经阅读时代
工匠赞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