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2021-03-08 07:00耿贺新疆科技学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语文课高校学生语文课堂

耿贺 新疆科技学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一、引言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的舍身爱国、宽容豁达、诚信友爱、积极上进等都经历了数千年的继承与弘扬。在高校的众多科目中,语文课是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如果能将其尽可能深入地融入到高校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正确“三观”的培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试着阐述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与融入路径。

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对文化的融入缺乏深度

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优秀文化作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因此,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能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知识的讲授,教学重点放在了作品本身而忽略了融入文化的程度和方法。例如,在讲到古诗词部分,有些教师也许布置大量背诵形式的作业,但背诵得多了学生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教师应考虑学生能接受文化的方式,使用有趣的上课方式将文化巧妙地融入语文的课堂,不仅能够加深融入程度,学生还能在作品中体会文化的魅力[1]。

(二)语文课在高校中的地位有待提高

语文课承担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但在高校中除汉语言专业外,在其他专业中语文课大多是考查课,考查课的学分一般是2学分,在学生所学科目中占的学分较少,而且大学四年可能上一学期,很多内容为了在规定时间内上完而出现无法更好地拓展知识点的现象,有很多好的上课方法和互动因为会占用更长上课时间影响上课进度而不得不放弃。因此,可能会出现课上很难引起学生重视、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的情况。学生接触语文课堂的机会本来就少,课上又匆匆带过,长此以往,在时间紧张的语文课堂中融入文化部分显得有些困难[2]。

1.高校学生对文化的关注度有待提升

网上有许多与文化相关的资源,学生主动以兴趣为导向观看与文化相关的节目或是学习文化类精品课程的情况有待改善。高校在选修课科目中会有关于中国古诗词和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但是选择文化类科目的学生不多,甚至在高校中出现因选修人数过少而导致此类课程无法开设的窘境。相反,其他选修课程可能更加新颖或者更加吸引学生而爆满。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生活节奏也变快了,使得高校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专业课上,缺乏时间和精力去阅读与文化相关的书籍,况且在与文化相关的书籍中有些是文言文,这可能会使学生的阅读时间变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不便。

2.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中国传统节日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传统文化,但是在高校校园过传统节日的氛围不够浓厚。高校校园里有着多元文化,学生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逐渐增强,在高校学生过外国节日的氛围也日渐浓厚。例如,一到情人节各大高校内的商店和商铺铺天盖地的宣传,在举行的节目和各种优惠活动中使得人眼花缭乱,校园里学生互相表白或者互送礼物亦或者在网络上表达爱意,很有过节的仪式感。反观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观星等习俗逐渐呈现出要淡出学生视线的趋势,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很少被提及。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高校可以试着通过过传统节日的方式让学生们重温优秀传统文化。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一)高校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重视高校的语文课,高校应该重视在语文课堂融入文化对学生的育人作用。在高校中,针对非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可以采取适当地调整语文课占专业课中的比例,或者由学习一学期改成合适的学习时长,亦或者在选修课科目中多设置些与语文相关的课程等措施,使得上课时长变长,就有相对多的时间将知识点扩展,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高校语文课堂上将文化部分或者是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部分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一方面教授知识另一方面要融入文化部分,这样就对教师有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方便选取讲授的文化部分和用何方式将文化更好地融入课堂。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高校语文教材有许多版本,但各个版本都有文言文文学作品,那么教师可以挑选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经典篇目教学或试着改变传统或较严肃的授课方式。可利用视频、讲故事、学生表演、评比等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可以通过从学生熟知的电影、电视剧片段的视角将文化融入课堂。在讲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不朽名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时,可以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片段和主题曲入手,既可以介绍文人帝国的宋代文化,又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讲到《夏日绝句》时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这首诗的由来,从中感受李清照的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外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上课时间有限知识也有限,这时在课外的语文课堂中融入文化部分就显得极为重要。高校除了一些热门的舞蹈、电子竞技等社团,还可成立与文化相关的社团。现在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电脑或者手机进行书写,但是手写文字依然很重要,因此在高校中可以成立书法社,寻找书法好的教师教授书法,但并不仅仅停留在教学生如何写的层面,要为学生讲解字里蕴含的意义与内涵。可以成立诵读社,对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目进行朗读或者演唱。此外,还可以成立汉服社,通过汉服的设计和色彩搭配,学生也能感知服饰的美和体现出的服饰文化。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外语文课堂,可以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能够身体力行地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可以在课外活动或者各大晚会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部分,如在参加节目和晚会时,可以请语文教师帮学生挑选与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表演,随着优雅而古典的音乐翩翩起舞,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汉字,虽然字体在不断演变,但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却被继承了下来,高校可以试着举办书法比赛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选出心中书法比较好的作品。其他同学通过参与活动也能对书法产生亲切感,并有进一步了解的意向。高校也可以举办与文化相关的抢答比赛或者书面形式的比赛等等,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比赛,既可以把语文课上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以带动身边人更好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有广播站,广播站在筛选广播内容时除了广播新闻,还可以适当加入文化的内容。高校也有官方的网站,可以请语文教师在网站上放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篇目、音视频和音乐等。通过举办与文化相关的比赛和宣传,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并需要我们去继承和践行。

四、结语

高校语文教师要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外,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在融入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学生对课堂、对文化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可。文章从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烈等四方面阐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语文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不成熟的策略,希望通过上述措施能够使高校学生进一步认可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语文课高校学生语文课堂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可怕的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语文课里挣分忙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