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艺术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2021-03-08 07:00黄家仪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辅导员状态政治

黄家仪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从目前高校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来看,由于“00后”已经逐步迈入大学校园,他们不仅与辅导员存在一定年龄代沟,并且在思想意识上也与以往的“90”后大有不同,行为上大多特立独行,思想上存在很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说教式沟通和硬性的思想灌输,不仅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感和抵触情绪,从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倾听艺术的内涵

倾听艺术最早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主要是指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对倾听对象的语言、动作、声音等媒介和信息的分析与观察,进行信息的收集,获得对被倾听对象心理状态的把握和了解,进而为心理咨询和教育奠定基础。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倾听的艺术也是如此,通过更好的倾听,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接受。在实施倾听艺术的过程中,查找被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想要表达的真实信息[1]。

二、倾听艺术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应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进来,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就流于表面了。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是更好地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输出,可以鼓励学生们更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期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把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强调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主动性,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回应和配合程度都是十分重要的[2]。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方式来看,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掌握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见招拆招”,一旦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法真正实现有的放矢,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实施也会相对更加被动。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倾听艺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大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需要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内容的不断调整,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这也对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更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辅导员是个全能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倾听艺术,加深高校辅导员对倾听艺术内涵意义等方面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丰富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学素养,这对教师个人成长也是十分有意义的[3]。

三、倾听艺术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分类

(一)无立场的倾听

这种倾听艺术和倾听方式比较常见,更多是应用到倾听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困惑,以及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情感纠纷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大多对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困惑等抱有错误的认知,如果辅导员在学生讲述第一时间就予以反驳和纠正,往往会引起学生不必要的情绪反感和心理抵触,不利于倾听过程的深入。

(二)共鸣的倾听

共鸣的倾听,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实则是辅导员对学生主动沟通和交流行为的一种心理接纳和心理认可,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当他们主动向辅导员倾诉的时候,如果辅导员倾听的态度是敷衍的,表现出来的是漠不关心的、事不关己的态度,那学生们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就会下意识地放弃与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倾听过程也就此夭折。相反辅导员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尊重认可和共鸣的态度,就会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困惑。

(三)引导的倾听

所谓引导的倾听,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实施倾听艺术的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倾听,也不是放任学生进行自由的倾诉,如果那样的话,倾听的过程就会变得毫无目的性。辅导员就会变成被动倾听,而非主动倾听,那就会造成无意义的交流。因此,在倾听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们释放出有价值的心理和思想信息。在学生的倾诉偏离既定的轨道时,要及时地把学生的话题拉回正轨,进行更高质量的沟通与交流。

四、倾听艺术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从感性的角度进行切入话题

在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重从感性的角度进行切入话题,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找寻到学生内心深处的痛点和关键点。通过对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关注和交流,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较为真实的看法和观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直接关系到倾听过程是否顺利,以及倾听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果辅导员从更加理性的角度进行切入话题,实施交流和沟通,学生们的反应也往往相对理性,这是不利于高校辅导员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和态度的。

(二)注重对倾听氛围的营造

倾听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与学生的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的氛围如何。一方面,教师要降低学生的心理焦虑程度,让其达到更轻松而非紧张的状态,尽量将交流的场所选择在办公环境以外的地点,或者由学生自己选择交流倾听的地点,让学生们更能有效地进入状态。另一方面,通过音乐、灯光等辅助因素的设置,让学生们忘记是与辅导员进行交谈,努力还原朋友间沟通的场景,让学生们更能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注重对倾听过程进行调控

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对倾听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确保学生表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一方面,要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对学生的倾诉设置太多的限制,避免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受到影响,从而阻碍倾听过程的顺畅完成。另一方面,如果在倾听过程中,学生们的情绪过于激动等,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安抚,让学生们冷静下来重新进入有效的交流。同时,对于一些学生表达的语言似是而非时,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强调和询问,确定学生想要表达的真实想法。

(四)注重在倾听中合理保持沉默

针对学生与辅导员倾诉时的心理波动和情绪波动,辅导员要合理适当地保持沉默。一方面,要让学生们在倾听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真正进入到倾诉者的角色,辅导员要切忌无原则地打断和插话,避免良好倾诉状态的终结。另一方面,虽然辅导员需要保持言语上的沉默,但是也要通过肢体动作保持对学生的关注、认同和鼓励,持续对倾诉过程施加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五)注重对倾听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与辅导员倾诉过程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倾听过程的完成,辅导员还要对倾听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从学生表达的信息中找出真实合理的部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以便找到科学针对的解决路径。一方面,辅导员要及时对倾听过程文字记录或者录音进行整理,整合学生所要表达的信息,找出其重要和关键部分,形成倾听结果报告。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自然信息,比如家庭状况、性格状态、诱因等方面因素,综合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思想波动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尽心疏导和教育。

综上所述,倾听艺术在高校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从自身工作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现场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倾听艺术进行改革和优化,从而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辅导员状态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状态联想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