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大意义

2021-03-08 07:00宋巍夏晶晶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思政法律

宋巍 夏晶晶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引言

5G是移动互联网第5代通信技术,5G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交相呼应,深度融合。将5G新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的意义。

二、5G技术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和挑战

(一)5G背景下高职院校群体学生的新特点

5G时代媒体环境下成长的“00后”高职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大学生活没有详细规划,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持久,学习主动性差,教育所产生的作用不甚明显[1]。从个人兴趣出发,参与网络游戏,思政课堂存在“到课率”“抬头率”低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的教学效果。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需求做起,广泛运用互联网手段,敞开心怀,平等与学生交流沟通,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品格、品位和品质,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让课程变得更解渴、更精彩。

(二)5G技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讲授式授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新媒体环境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甚至让他们达到“痴迷”的程度,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作为00后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大多数时间神游在网络上,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将5G新技术引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课堂互动环境,提供大量鲜活的事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结合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利用了学生喜欢刷视屏的特点,如抖音、快手等视频网站带来的隐性教育,改变目前思政课上00后学生参与度低的现状。由于学生获取信息量的无限扩大,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会盲目地认同教师的教学,他们以可在网上查阅资料做验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5G技术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华为虽然引领国内5G建设,但依然面对重重障碍,而在5G平台的VR实践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技术上有待成熟。针对这种情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第一次将思政学科建设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从政策层面,支持将5G和VR先进技术引入思政学科建设,为5G技术引入思政教学带来发展机遇,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带来春天的信息。

三、加强5G引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从全球视角看,新一轮的技术和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5G是下一轮信息经济与技术的制高点,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知识呈现了爆炸式的更新,创新了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5G领跑全球经济增长进程,铸就了一个万马奔腾的新时代。

从国内看,5G蓄力争先,高速发展,建成了众多基站,覆盖面日益扩大,宽带运行加强,时间加快,我国的5G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从5G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看,5G创新驱动,提高智能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正在形成职能体系。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世界慕课大会上讲的,慕课网正在成为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中国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在数量和学习规模方面,位居世界第一。将5G技术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运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了教育时间、空间的界限,随心所欲地触摸过去,见证现在想达,未来能达,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丰富多姿,五彩缤纷。教育不再仅仅依靠教科书。我们积极探索以质量为首,公平为关键,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开放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了学习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

5G技术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系。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第一课,是青少年成才的必修课,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课,对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遵守党纪国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运用5G技术,将时代主题与现实主题,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教学创新发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插上科技翅膀,成为老师爱讲,学生爱听的热门课。

四、探索5G技术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的新路子

(一)重视5G技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技术与教学高度融合的优秀教学队伍。思政教师要适应角色转变,改变传统观念,学会信息化教学,运用5G技术三维视觉信息掌握新技术,达到身临其境效果[2]。运用5G科技和大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可以有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通过物联网发出学生最喜欢的手机短视频,学生可以将自己平时的作业及对知识点的疑问和见解,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在熟人圈分享,教师可将此计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成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短视频进行学习交流,传递学习心得,在寓教于乐中,满足学生玩短视频的心愿,也使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在短视频APP的活跃度,深入短视频平台,关注学生账号,了解他们并“走进”他们之中,看看他们关心什么,渴望接触到什么内容,根据学生需求添加内容,会大大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比课堂上讲授更亲切、更自然,在制作手机短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了知识。还可引入学生认可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生们一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好习惯。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将“互联网+教育”融入课堂,大数据获取与整理,运用人工智能科技,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2.大大地扩展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力。思政教师要紧跟时代要求,要有新视野、新维度、新高度。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弥补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有目的有针对性改变,获取思政教学的成就感和自豪感[3]。5G全新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运用VR新技术,及时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手段,适应时代的变迁,了解学生的特点,降低教学成本,打造无缝信息对接课堂教学,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感兴趣,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来越多,既安全又新颖。

3.高校层面,要关心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加大投入,提供平台,培训人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五、结语

5G、VR和人工智能信息化日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信息化教学是必然趋势,我们要高度认识5G在思政课教学重大意义,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思政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加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思政法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让人死亡的法律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