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争先,写好建设幸福河的济南篇章

2021-03-09 02:01崔保卫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洪济南黄河

崔保卫

習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引大河上下全力投入到建设幸福河的伟大征程中去。一年多来,济南黄河河务局牢记总书记嘱托,与全流域同心同向,对标对表学,落实落地做,从理念更新到实践探索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黄河战略”迈入加快落实的新时期,济南黄河背靠山东省会、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肩负着引领示范的使命,始终保持务实的作风、争先的态势,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写好建设幸福河的济南篇章。

一、紧密联系实际,学深悟透谋长远

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作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根本指导方针,集中精力学、随时随地学、对照问题学,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在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紧密联系济南黄河实际,正确认识济南黄河过往成就、当前面临问题和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

经过多年不懈治理,特别是这一年多的集中攻坚,黄河济南段“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完善;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备,防汛队伍作战能力得到检验;黄河水资源监管逐步精细化、科学化,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生态风貌带建设有序实施,沿河生态景观得到大幅提升;公、检、法、司与河务部门相继建立协作机制,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平台不断增多,声势逐渐壮大;流域与区域协作机制更加顺畅,融合发展规划系统性、可行性不断提高。

在改革创新实践中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问题又随之产生。主要是: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二级悬河”不利局面仍然存在,防洪工程短板尚未补齐,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等非工程措施还有薄弱环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低,生态引水配套设施不完善,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河道内生态环境脆弱,强监管能力、威慑力不足,水生态、水环境与人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缺少黄河专门法律,涉河问题牵涉范围广,相关部门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行业优势发挥受到限制;黄河两岸跨河交通通道少,堤顶道路建设标准低,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黄河文化研究浅、载体少、影响小。

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具体到济南黄河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要有:防洪保安全与滞后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矛盾;优质水资源与滞后的节水技术应用、节水设施建设的矛盾;健康水生态与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宜居水环境与偏低的财政保障率的矛盾;先进水文化与黄河文化载体松散、挖掘不深、缺少品牌的矛盾。

二、勇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开新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战略”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切实提升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就要紧贴实际,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人民最关切的问题入手,从最具可行性的问题入手,真抓实干,讲求实效,进一步完善防洪安全体系、供水安全体系、生态保护体系、融合发展体系、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发挥区位优势,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引领示范。

(一)进一步完善防洪安全体系

突出省会城市地位,以更高标准的防洪措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收好尾,统筹做好“十四五”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夯实济南黄河防洪工程基础。加快防洪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建立防洪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构建黄河下游信息传输网络;开发防洪工程安全监管平台、智能巡视巡检系统等,强化防汛抢险机械化应用水平。理顺防洪体制机制,逐步提升防汛指挥调度能力、防洪预案执行能力、防汛队伍抢险能力、防汛物资保障能力、滩区迁安救护能力、防汛科技支撑能力、依法治河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筑牢黄河安澜根基。

(二)进一步完善供水安全体系

坚持节水优先,发挥行业示范作用,以节水机关建设,助推济南市打造节水典范城市。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履行强监管职责,提升取水口信息化监测能力,从源头把好节水关,以最大刚性约束倒逼节水产业转型。推进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及时对病险引黄涵闸改建,完善小清河引黄补源等生态引水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全力保障生态用水指标,稳定黄河河道生态计流。

(三)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体系

建立黄河河道管理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流域岸线整治及“清四乱”工作,建立由河长总负责,水利(河务)部门牵头,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各司其职的河道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河道监管合力,共同维护河道生态环境。实施黄河滩区环境整治工程,在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滩区生态治理,有序恢复河滩湿地功能,促进河道生态自然修复保育。大力推进堤防工程绿化提升工程,打造更高水平的沿黄生态绿廊和防护屏障,推进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核心景区提升改造,力争“十四五”期间打造成AAAA级景区;结合济南市规划,对已有的千亩银杏林、险工、控导进行景观提升改造,打造形式多样的口袋公园,实施规范化物业管理。划定黄河两岸规划区域,形成城河一体的开发保护空间格局。

(四)进一步完善融合发展体系

坚持两元思维,既做好济南黄河代言人,又做好省会发展的局中人,在河城深度融合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全力配合济南市做好相关规划计划,积极协调服务,助力相关项目落地实施;支持跨河交通建设,加快“三桥一隧”建设进度,推进“三隧一桥”尽快实施,让黄河真正成为济南的“城中河”。配合实施堤路结合工程,依托黄河标准化堤防,将黄河两岸堤顶道路建设成高标准的滨河大道,进一步疏解城市交通压力,让黄河融入市民生活。

(五)进一步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统筹推进济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核心区建设。实施黄河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抢修和修复工程,对治黄成就进行系统整理,组织参与社会各界黄河文化论坛,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丰富济南黄河文化厚度和深度。推进黄河文化与区域文化深度融合,加强与主流媒体协调合作,多渠道、全媒体讲好黄河故事,提升人民群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打造黄河文化宣传前沿阵地,加快黄河文化展览馆新馆建设,丰富济南黄河文化核心区文化元素,联合举办“千里走黄河”等大型文旅活动,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一年多的实践为我们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也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未来,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努力建设更美丽、更幸福的济南黄河。

猜你喜欢
防洪济南黄河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黄河』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