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德育实施的路径选择

2021-03-09 20:20麦宇红庄楚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选择

麦宇红 庄楚雄

[摘 要] 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关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方向、速度甚至成败。通过还原“导师”知识训导和精神引导的双重职能、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及其身心发展的主客观规律、构筑协同育人之网、创新研究生教育的方式方法,助推立德树人在研究生教育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 研究生德育;实施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1-0043-03

习总书记曾言,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1];而对“人才实力”的全面界定自然也应包纳人才的“硬件”与“软件”即智育能力和德育素养两方面,这也是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构成主体——研究生育人模式改革的关键。

以往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道德熏陶的“跛足”式研究生育人必须彻底改变,德育与智育“双育并举”才是契合教育规律的研究生育人主旋律。这既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又是研究生教育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最好回应。通过回归导师知识和道德传播的双重职能、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及其身心发展的主客观规律、构建寓理于事的多方协同育人之网对研究生德育实施的路径予以探析,以期助力坚守教育领域立德树人的“最后一站”。

一、还原“导师”知识训导和精神引导的双重职能

“导”在《说文解字》里的释义为:“引也;从寸,道声。”因为“寸”的古义为“抓持”,所以“导”原指在十字路口抓住对方的手,为之领路;后引申为“指引”“带领”。由此,对“导师”的解读应是能起“指引”和“带领”作用之“师”,当然,不仅仅是在科研和学术上的“指引”,还应包括道德认知、判断的引导以及道德践行的倡导、带领等,这也是“师之所以为师”的主旨所在;而以往对于“导师”的认知和评价却多侧重于学术和科研,忽略了其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引导作用。

从“导”与“师”本原含义的逻辑关系亦可对“导师”的价值内蕴获得全面认识。导师,必定先是“师”,只有先成为“师”才能产生“指引”和“带领”的“导”之行为,“师”是“导”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遵从“师”之本真是导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而“师”之本真正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教书之责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育人之任,不论过去还是将来这都是“师者”须恪守不渝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师者”不仅应传道、授业和解惑,还肩负着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的职能。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因此,传授知识、技能和精神指引本就是与导师“师者”身份相契合的双重职能,二者不可顾此失彼。

从导师区别于其他“师者”的核心要义着眼,研究生教师之所以被称之为“导师”,关键在于其具有引领作用的“导”之能力。“导”既体现了导师职能的特殊性,又为研究生教师发展成为“导师”提供了价值追寻的目标和行为发展的方向。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既是研究生学术道路的领路人,更是研究生人生路途的导航者。因此,导师仅完成对研究生论文、课题指导等科研训诫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导师履行“导”之职能的一部分;唯有加上对研究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乃至意识形态观照等德育的导引和带领才真正促成了导师内涵的丰满和完善。

但是,曾几何时,导师一度偏离了“师”与“导”之价值本位。在追逐科研成效、不健康的教育体制驱动下,仅靠论文和课题予以维系的苍白、脆弱的“导”“生”关系,使研究生教育这一学历层次最高阶段的教育与教育的初心渐行渐远;让本应给研究生带来智慧启迪和道德提升的教育历程充满了世俗与利益的味道。以“德”为支点,还原研究生导师知识训导和精神引导的双重职能,不断规范导师的“师”之责和“导”之能是改革的关键。首先,导师要尽心尽责地完成“教书之责”的本分,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去了解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苦闷,以渊博的学识,以仁爱、包容之心,更以经历世事后长者的睿智做研究生心灵的播种者。其次,导师要严于律己、立德修身,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定拥趸者和实践者的同时,使“师”之价值传递与“导”之精神引领的双重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言传与身教的过程中,用对“德”之理念的身体力行,将“德”之内核深根厚植于研究生的精神世界、将“德”之精髓春风化雨般地浸入生之心田,从而引导研究生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追寻与道德创造的合一,在“转识成智”的过程中冲破个人认知于道德上的局限[3],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二、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及其身心发展的主客观规律

世界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寶贵的。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与适合的教育原则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是每个教育阶段须臾不能忘的初心与使命;而培养、塑造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是一切从学生出发、服务于学生成人成才的一切。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找准并充分遵循教育教学及研究生身心成长的主客观规律,将其始终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的核心和制高点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1.基于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树立并贯彻德育、智育融合发展理念

学制短、分散研习为主的教育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的主要特征。研究生学制虽只有三年甚至更短,但每个年度的学习任务和教育重心却各不相同。以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例,在以集中教学为主、个体分散学习为辅的第一年,除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外,“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教育是当年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各科任教师应充分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注重形成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想信念之“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德”以及慎独慎微之“私德”为主线的德育与智育交融渗透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方案,让研究生从入学伊始便将自身的身份与其所需肩负的社会责任、学者使命等同起来,树立远大抱负的同时亦坚定踏实践行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年的德育育人体系中,学术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教育是重中之重,北京大学甚至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天便实行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强力推行计划,在研究生踏进校门、开启科研征程之初便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深镌刻于其脑海中,并促使其将之作为三年乃至终身科学研究的行为指南。北京大学的学术道德教育堪称国内高校的典范。而国外高校普遍施行的却是“将专题学术道德课程和平时课程中的学术道德渗透贯穿于课程体系全过程”[4],相较而言,国内高校德育与智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亟待加强。

在过渡至以导师为核心的小范围集中式研习,甚至完全以个体为主研习模式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每个研究生个性特长、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呈散点状分布的研究生学习模式,势必要求研究生教育更具机动性和灵动性,能不受既有形式、标准、模式的束缚而能随时随机地进行,并同时向研究生生活和思想领域无限延伸。尤其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质和差异,以个性化培养为介质,因材施教地开展学术研究指导和学术精神的培育;通过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专业科研、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学术研究的价值与“中国梦”终极价值的内生逻辑、实现路径在科研创新和实践探索中予以深度交融。

2.基于研究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性把握德育的突破口

相比青春期的本、专科生而言,研究生年龄稍长。无论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大部分都已过了青年前期,其中一部分甚至进入了青年中期或者青年末期[5]。心理成熟度高,以及与心理成熟度如影随形的自我认知度的偏高使研究生的教育更多体现为“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6]。换而言之,研究生教育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特别是在其德育内化的过程中,研究生本人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旁人。加之研究生的“三观”基本形成,且已在其思想深处体系化而存在,所以他们对社会理想、社会道德的认同和接纳也会选择与己之价值观相吻合的兴趣点,这些都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德育的施行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破解?关键在于找准研究生价值需求与价值观教育的共振点,从共振点入手把握德育的突破口,通过解决研究生科研探索中的难点、解除他们人生规划中的困惑、安抚他们婚恋与就业中的失意来施行人文关怀,并与之建立价值旨趣的共情;在师生之间良性循环互信互动[7]建设的过程中,引导研究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其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合统一,并让社会理想、道德规范水到渠成地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

三、构筑协同育人之网

研究生教育以学科为载体进行,并贯穿于学科建设工作的始末。学科建设不仅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人力、物力、智力等硬件和软件的全方位支撑,而且在日益强调学科育人功能的当下,研究生育人宗旨之立德树人亦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与评价标尺之一。因此,学科建设中所有育人资源毫无疑问地都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整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之网,从而让导师践行以德治教拥有一个与其职责相协调统一、并辅助支持其职责任务完成的大环境和大平台。

多员参与、齐抓共管是研究生协同育人之网的关键点。导师、研究生辅导员、科任教师、主管领导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职人员在此网中均应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协同参与研究生的教育与治理。毋庸置疑,导师是此协同育人之网的核心节点,其关联着辅导员、任课教师甚至主管领导沟通协调的各方面,并促使不同人员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当然,在协同育人之网中,每个人的作用都不可替代:主管校领导或学院领导着重依据研究生教育的精神主旨制订培养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育人职责的具体落实提供制度保障;科任教师着重通过课堂将国家命运、民族发展与研究生个人价值实现的融合机理予以生动演绎,激发研究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雄心壮志;研究生辅导员则担负着心理健康监测与疏导的责任,对婚恋择偶、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等研究生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予以朋辈辅导。分散在校园学习生活各方面、碎片化存在的育人资源被串在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之环上,共同使研究生教育这一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珠链”熠熠生辉。

四、创新研究生教育的方式方法

要将大至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志,小至诚信守正和笃学力行的学术道德观浸润进研究生科研、实践乃至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并成为研究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信条,须对导师“德润身”表率作用的忽视、德育与智育践行时的“两张皮”以及无足轻重的评价与考量指标等研究生育人方式方法中存在的痛點、难点问题进行釜底抽薪式地革新。

首先,导师须以“德”作为自身修炼的座右铭,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过于理性的科研中增加亲切而丰盈的德行熏染,使研究生能感同身受地成为“生活在一定道德中的人”,既增加他们对道德的认知度和体验度,又能让其因“明了道德的来历和形成的过程”[8]而懂得遵循的必然,以期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最高境界。其次,借助研究生协同育人之网和学校、社会的整体育人之势,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中穿插与融入德育的主旨,用学习、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带动德育教育的鲜活化与常态化。如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结合专业知识组织的以“中美贸易战及应对”为主题的辩论赛;农学院响应习总书记“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伟大号召组织的投身乡村振兴和服务“三农”的科技志愿者活动;人文学院组织的针对各种文化思潮冲击的大讨论等。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还联合学生工作处成立了名辅导员工作室,定期到各学院研究生中进行国际形势、社会热点以及研究生能力素养提升策略等系列讲座。在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学校立德树人成效凸显。第三,将“德”作为导师考评及研究生评优的首要条件。在与导师切身利益攸关的各种职称评审、聘期考核、资质考评等评价考量中,以及研究生的评优和奖学金评选中,将道德素养和遵循情况作为凌驾于学术能力之上的重要标准,在增加立法供给的同时,配合相关奖惩措施的有力执行,使立德树人发挥真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1/28/20180528213245693444792_1.html.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刘万海.教学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7).

[4]李礼.加拿大高校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探析:以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2(9).

[5]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15.

[6]周建华,吴海涛.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7]刘晓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何以“全面落实”[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6).

[8]卢勃,刘邦卫,鲁伟伟,薛达.从管理到治理: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四维建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

(责任编辑:张宏玉)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基于系统论思想构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路径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JKDY049)。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选择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听《师说》公开课之我见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