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21-03-11 03:48李玉红魏红英肖孟鹃
黑龙江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患体验式关怀

李玉红,魏红英,肖孟鹃

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 德阳 618000

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在国外已有广泛的实践和理论基础,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1]。而护理教育人文关怀以及护患沟通是核心,因此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的护生成为当今社会对护理教育的迫切要求[2]。体验式教学通过个人自身的认识和临床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了护生的人文关怀以及护患沟通能力[3],丰富了临床带教形式,充分地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8 年12月起在呼吸内科实施体验式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及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80 人,将2018 年12 月—2019 年2 月的40 名本科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2019 年3 月—5 月的40 名本科实习护生为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临床教学。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毕业院校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课程教学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法。教学时间各4 周,每组同学每周1 次课程,每次2 学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及教师均相同,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带教。

体验式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经过反复的观察、实践、练习,使学生主动并创造性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体验,最终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临床实习教学要求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2)教学实施过程:根据临床经典案例创设情境、导入情境;讲解理论知识重点;组建团队、小组合作体验;小组体验分享并相互点评;教师总结、示教;临床实践应用并总结教学过程中与临床实践应用的差距和原因。具体体验式学习阶段与教学策略如下表。

学习阶段实际体验观察和思考抽象和归纳积极的试验教学策略模拟实践、案例分析、亲身体验、具体演示讨论、小组活动、集体讨论内容的分享和传递工作体验、实习、实际应用

1.2.1资料收集方法:在教学开始与结束后,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由带教组长统一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遵守知情同意、自愿原则,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完成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回收后数据均采用两人双录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2.2 评价方法:(1)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表。该评价表由李薇[4]等编制,共15 个条目,包括知识、态度、能力3个维度。(2)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由Nkongho 编制[5],马语莲等[6]修订使用,为自评量表,侧重过程评价。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包含理解、勇气、耐心三个维度37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制,由强烈赞同(7 分)—强烈反对(1分)。反向条目则反向计分。CAI 总分37~256 分,分数越高,关怀能力越强。(3)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该评价表由许亚红[7]编制,量表内容包括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共6 个环节43 个子项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制,由非常同意(5 分)—非常不同意(1 分),总分为215 分,大于172 分可以认为护生可以独立完成护患沟通活动。(4)教学满意度量表。在文献研究结合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设教学满意度评价量表,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用性等维度。(5)患者对护生满意度。(6)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分别采用t检验,检验,检验水准以α=0.05。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比较

通过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及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比较,试验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比较(±s) 分

表1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比较(±s) 分

组别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P理解73.56±6.23 63.39±6.63 4.832<0.05耐心56.42±6.63 52.85±5.43 2.783<0.05勇气63.02±5.23 56.89±4.78 4.128<0.05人文关怀(总分)193.02±9.83 176.26±8.70 6.213<0.05护患沟通(总分)199.05±8.23 176.31±9.62 6.304<0.05

2.2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及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度比较

通过教学满意度量表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调查将两者护生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操作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

通过出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人文得分)考试对两组护生的平均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试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护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19 世纪80 年代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组织心理学家库伯(D.Kolb)在Outward-Sound 实践活动培养学习知识的教育理念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主张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并将经验转换为知识,通过在教学过程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场景或氛围,以个体自我为基础,引导学生反复感受、领悟和反思,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顺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并促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8]。国内体验式教育追溯到1999年,我国少工委在全国第四次代会工作报告中鲜明地提出“在实践中体验”的教育思想,同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长期受“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很长时期都停留在以专业知识、实践技术操作等科学素养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上,知识传递以教师“填鸭式”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护生人文素养,尤其是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培养,导致国内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低于美国护生[8]。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期许除了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外,同时还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沟通愿望,期望从护理人员那里既得到疾病的护理,同时也得到人文的关怀与服务,从而满足疾病治疗下的心理安全感和疾病治愈的信心。人文关怀、护患沟通教学是一个融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演示的形式进行,以教师为主体实施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致使学生“换位思考”、“同理心”等情感目标匮乏,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9]。体验式教学通过创造真实世界经历的情境和实践,使学生在真实世界活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真实实践感受,同时将感知汇集成为知识并发展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体验的主体会产生情感体验,从而感知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同时,它所关心的重点不是学习者经由教学可以获得知识、认识事物的量的大小,而是在于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提高和显现。积极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消极的、病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产生抑制活动。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情境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实现学生被认同与接受的主体地位,即个人态度的改变。而知识与态度的改变对学生行为改变的发生程度有直接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护生修正护患沟通行为与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升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提高护生情感能力[10]。体验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真实案例为载体,为教师教学与学生转化知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但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熟悉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增加临床真实案例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相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调动了护生学习的兴趣于知识的迁移、整合、应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升,让学生学有所成,从而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表2 两组护生教学满意度及患者对两组护生的满意度比较

表3 两组护生操作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的比较与分析(±s) 分

表3 两组护生操作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的比较与分析(±s) 分

组别试验组(n=40)对照组(n=40)tP环境准备0.483±0.61 0.026±0.16 3.827<0.05操作沟通3.982±1.06 2.322±0.81 7.684<0.05患者安全3.850±0.81 0.989±1.31 10.198<0.05安置患者3.898±0.72 3.073±0.86 3.793<0.05理论考试93.56±0.61 85.03±0.51 7.187<0.05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更应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本科实习护生作为新时代优秀的后备人才是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其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11];本研究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半年来的教学数据(试验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人文得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体验式教学取得的效果和影响。但临床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尚不是最佳状态,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进一步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还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护患体验式关怀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水墨画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中排球教学的实践探讨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