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对比观察

2021-03-12 07:03张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声门喉癌声带

张冬梅

早期声门型喉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尤为严重。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病灶的具体位置,将喉癌分成声门上、声门下和声门型三种表现方式。声门型喉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现如今对患者通常应用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干预,但是手术方法选择还没有出现统一的标准。为有效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对早期声门型喉癌进行治疗的效果,本文特进行此次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 月到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 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通过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4∶10,年龄18~53 岁,平均年龄(38.46±13.5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18~55 岁,平均年龄(38.69±13.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入组研究对象经过诊断均得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调查对象的临床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获得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纤维喉镜检查,表面麻醉下明确病理诊断为喉癌,完善检查诊断早期喉癌(T1~2N0M0),诊断符合该病症的标准;②所有患者存在声音嘶哑的症状,通过喉镜检查可观察到患者声带结节样或菜花样新生物[1],声带运动良好,或声带运动受限;③所有患者存在完整的临床资料,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其他咽喉病症的患者;②存在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③对本文的手术治疗不耐受的患者;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患者;⑤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⑥因多种原因不能完成本文研究工作而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喉裂开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后,取颈前皮肤做U 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向上游离皮瓣悬吊,颈部正中颈白线处分离颈部带状肌,显露甲状腺,切断并缝扎峡部,暴露颈部气管、环状软骨及甲状软骨,予第三气管环做瘘口,插入7 号或8 号带套囊的气管套管,并固定,连接呼吸机。中线垂直切开环甲膜,探查声门下腔,注意声门下缘是否受累,垂直正中切开甲状腺外膜,两侧分离,正中切开甲状软骨板,探查喉腔,依据病变范围及术中冰冻示的安全缘(距肿瘤0.5 cm 以上)做声带部分或全段切除,声门上及声门下的病变组织切除术,如果安全范围不够,可行杓状软骨切除及甲状软骨的部分切除术,缝合喉内黏膜,声门上下黏膜分离以减少缝合张力,关闭缝合喉腔,甲状软骨缺失的用甲状软骨外膜代替,冲洗术腔,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肌肉层,皮下及皮肤后,术区加压包扎处理[2],术毕。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止血、雾化吸入、鼻饲饮食、支持、气管切开护理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通过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仰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依据病变程度决定是否行气管切开术,之后再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取头后仰,自口腔导入支撑喉镜,暴露喉腔,显露声门,内镜下探查病变范围,尤其注意声门下有无侵犯,明确病变范围后上支撑架并固定,用喉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对病变进行射频切除。射频刀的档位设置为消融9、凝血4。依据病变范围切除部分声带,声带全段,或声门上下病变组织。范围可为前至前联合后至后联合,上至喉室、室带下1/2,下至声带下缘0.5 cm以内的声门下组织,甚至甲状软骨内膜,送术中冰冻,保证安全边界,或进一步扩大切除,充分止血后,撤取支撑喉镜,术毕。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止血、雾化吸入、支持等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咯血、呼吸困难)发生情况以及发音情况。患者术后发音状况测试的环境为45 dB,使患者端坐,距离话筒30 cm,引导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发音“a”,持续的发音3 s,对谐噪比、基频微扰、振幅微扰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做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54±3.58)min 短于对照组的(52.16±3.58)min,术中出血量为(14.28±3.45)ml 少于对照组的(75.48±6.45)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373、40.9883,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困难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发生咯血5 例,呼吸困难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789,P=0.0162<0.05)。

2.2 两组患者发音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谐噪比、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音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发音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我国的喉癌发生几率在逐年的提高,喉癌是临床较为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临床大部分研究都认为这种病症的发生和病毒感染、吸烟饮酒等存在密切的关联[3]。

喉癌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是现如今临床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临床研究认为,早期治疗是降低患者出现不良风险的有效措施。相对于晚期喉癌,早期对患者进行喉癌手术治疗可以将患者的病情进行良好的控制。随着患者手术方案的不断完善,现如今为患者进行喉裂开手术方案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都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作用。喉裂开手术方案是传统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手段,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其治疗的原理就是通过内镜的引导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消融,促进患者病症的康复[4]。这种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创伤小,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出血,可控制患者损伤。而本文所得的结果也和张宝明[5]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因此可以进行学术性的论证。

综上所述,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喉裂开手术方案更好,能够优化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对改善患者术后发音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优质的手术方案。

猜你喜欢
声门喉癌声带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尴尬的打嗝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两种体位声门暴露程度的比较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