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对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的抢救效果分析

2021-03-12 07:03宋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阿托品有机磷医务人员

宋超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类病情发展速度快、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随着我国杀虫剂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和大量使用,其发生率正在逐步上升。研究表明[1],此类疾病患者易在前往医院途中失去生命,在此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合理的院前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应用价值极为明显。本文选择112 例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院前急救对于抢救患者生命的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112 例危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6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6 例;年龄最大65 岁,最小5 岁,平均年龄(30.75±11.42)岁;中毒方式:口服中毒40 例,经皮肤接触中毒11 例,经呼吸中毒5 例。观察组男32 例,女24 例;年龄最大66 岁,最小5.5 岁,平均年龄(30.13±11.96)岁;中毒方式:口服中毒39 例,经皮肤接触中毒10 例,经呼吸中毒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且都处于危急重症阶段;患者及家属已知晓实验的所有事项,在了解清楚后对实验参与表示自愿同意。排除标准[3]:肝肾心脑等系统存在严重疾病;精神系统存在意识障碍,影响研究开展;对实验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或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院内急救治疗,由家属送入医院后,将其安排进急诊科实施抢救处理,包括洗胃、灌汤等常规措施,并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药物选择纳洛酮,静脉注射剂量为0.1 mg/kg。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相结合的方式。院前急救措施如下:①在接入患者家属的急救电话后,医务人员应提醒家属不要惊慌,指导家属阐述患者现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合理自救,如帮助患者褪去沾毒衣物、催吐等,防止患者的病毒快速扩散[4];②以患者的实况为基准,准备好相应的抢救器械及药物,安排急救车前往患者所在处;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要时刻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实时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针对性指导家属对患者施行抢救干预;③在接到患者后,医务人员须检查患者的瞳孔情况、呼吸状况等,依据结果施行抢救;对患者进行阿托品注射,使用剂量为10 mg,每隔10 min 静脉注射1 次,直到患者出现阿托品化[5];对患者施行氯解磷定肌内注射,使用剂量为1 g[6];若发现患者存在呼吸不畅或窒息等不良情况,医务人员须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干预,保证呼吸的通畅[7]。④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即刻将患者送往急救室,进行院内急救的干预,治疗措施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阿托品化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心脏损害、阿托品中毒及中间型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阿托品化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阿托品化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阿托品化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表1 两组住院时间、阿托品化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救治成功42 例(75.00%),救治无效14 例(25.00%);观察组救治成功52 例(92.86%),救治无效4 例(7.14%)。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94,P=0.0101<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是所有杀虫剂中使用量最大的药物类型。据统计,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100 余种,而每年全世界约有数百万人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正因如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也成为了临床中必须重视的一类急症。在临床上,严重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等疾病,促使患者发生心脏损害,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对人们的健康及生命有极大威胁。经分析,有机磷农药主要通过3 种途径侵害人体,第一种为经口服入,多见于服食含有残留农药的食品或轻生者;第二种为经皮肤或黏膜接触进入,多见于喷洒农药时落到皮肤及黏膜上;第三种为经口及呼吸道吸入,见于空气中的有机磷农药被吸入体内[7]。在这三种途径汇总,最后一种的发病时间较早,在接触后的0.5 h 内即出现临床症状,且病情发展速度极快,病死率高。一般而言,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对院内急救的关注度较高,通过洗胃和应用解毒剂等方式,全方位清除毒物,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经研究证明,在重视院内急救的同时,院前急救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也极为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毒物的快速扩散,帮助患者减轻毒物的侵害[8]。在接入患者的急救电话后,医务人员指导家属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如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迅速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皮眣、毛发和指甲等,避免病情反跳,发生并发症[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阿托品化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75.00%高于对照组的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合理的院前急救,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促进毒物清除和疾病治愈,值得实施。

猜你喜欢
阿托品有机磷医务人员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有机磷化工废水治理方法探讨
有机磷改性纳米SiO2及其在PP中的应用
有机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研究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固相萃取填料对有机磷农残萃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