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3-12 07:03柳迎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艾司西普兰奥氮

柳迎新

抑郁症属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较多,目前多认为与遗传、应激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心境持久且明显低落,常表现出自卑抑郁、情绪低沉、悲痛欲绝甚至存在自杀倾向,易长期、反复发作[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助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均为常用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但单一用药效果不尽相同,多无法取得满意效果[2,3]。鉴于此,本研究予以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旨在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30 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 例。观察组:男36 例,女29 例;年龄30~59 岁,平均年龄(45.90±10.85)岁;病程1~4 年,平均病程(3.03±0.57)年。对照组:男34 例,女31 例;年龄31~59 岁,平均年龄(45.18±11.02)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97±0.6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 版(ICD-10)中抑郁症诊断标准[4];②具备小学及以上学历;③服药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双相情感障碍;②合并心、肾、肝等脏器严重病变;③酒精及药物滥用史;④合并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⑤入组前4 周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物;⑥有本研究涉及药物禁忌证。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91,规格:10 mg/片)治疗,初始剂量10 mg/d,晨起口服,给药7 d 后视病情增至20 mg/d。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5 mg/片)治疗:艾司西酞普兰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奥氮平起始剂量2.5 mg/d,连用7 d 后增至5 mg/d,晨起口服。连续治疗12 周为1 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1 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

1.4.1 临床疗效 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评分依据,HAMD 评分越高,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HAMD 减分率=(治疗前HAMD 评分-治疗后HAMD评分)/ 治疗前HAMD 评分×100%。以减分率>75%为显效;减分率45%~74%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神经功能因子 取治疗前后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行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MBP 及S100B 水平。

1.4.3 炎性因子 采用ELISA 法测定TNF-α、IL-2及IL-8 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MBP、S100B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P(5.44±0.91)ng/ml、S100B(1.53±0.42)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6.79±1.43)、(1.99±0.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NF-α、IL-2 及IL-8 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2 及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对比(,ng/ml)

表2 两组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对比(,ng/ml)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3 讨论

目前研究认为抑郁症发病机制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转为细胞因子有关,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水平紊乱是导致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神经递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TNF-α、IL-2及IL-8 均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TH1淋巴细胞亚群和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可使得吲哚胺2,3-双加氧酶激活,造成5-羟色胺(5-HT)代谢异常;可激活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进而导致抑郁。5-HT 是一种可使机体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机体内较低的5-HT 水平会导致精力、记忆水平下降,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将明显衰减5-HT 受体敏感性,但血小板5-HT 受体活动度和密度却明显增加,使得患者症状反复发作[5]。

MBP、S100B 是评定抑郁症患者病情的蛋白指标,前者具有维持稳定的机体神经功能的作用,较高水平提示较严重的脑损伤;后者则广泛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中,在抑郁症患者中常见较高的表达水平[6]。艾司西酞普兰是具有高选择性的5-HT 再摄取抑制剂,属于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代谢产物,可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突触前膜的再摄取。本研究予以观察组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P(5.44±0.91)ng/ml、S100B(1.53±0.42)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6.79±1.43)、(1.99±0.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2 及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在于,奥氮平是多巴胺(DA)和5-HT 拮抗剂,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可选择性的与中脑边缘DA 通路发生作用,提高前额皮质的DA 释放,对多巴胺受体D4、D1活动造成影响,抑制5-HT 的再摄取,从而增强艾司西酞普兰单一用药的效果,协同发挥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7]。此外,苏亚玲等[8]研究表明,小剂量的奥氮平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同时与抗抑郁药物联用时,可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这可能是本研究中观察组疗效更好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可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利于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减低炎性因子表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艾司西普兰奥氮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