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2021-03-12 07:03林树坤谭茵李春艺张海燕刘伟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乳汁泌乳母乳喂养

林树坤 谭茵 李春艺 张海燕 刘伟武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母乳喂养的好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女性的认同,母乳是目前最安全、最理想、最科学的新生儿食品,尤其是产后1~2 d 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抗体[1],有助于新生儿智力和体格的发育,同时对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产妇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母婴的感情交流,是全球范围内大力倡导的新生儿喂养方式,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目前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仍然偏低,存在一系列困扰产妇母乳喂养的问题,基于此,本院在产妇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产后乳房按摩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6 月本院收治的6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 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2~37 岁,平均年龄(26.75±4.55)岁;孕周36~40 周,平均孕周(37.28±2.51)周;初产妇190 例,经产妇110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4~39 岁,平均年龄(28.52±4.77)岁;孕周36~40 周,平均孕周(37.82±2.51)周;初产妇200 例,经产妇100 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经阴道分娩,且新生儿各项身体指标正常;②均为产后母婴同室;③产妇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④产妇临床资料完整,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即护理人员支持产妇给予新生儿母乳喂养,指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加强营养,鼓励产妇和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勤吮吸,每次吮吸不少于15 min,左右乳房轮流吮吸[2]。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房按摩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核对产妇个人信息:护理人员给予产妇乳房按摩前,应准确核对医嘱,确认产妇身体无异常状况,同时认真核对产妇的床号、姓名和手腕带等信息,确保相关信息均一致。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使用易懂的语言向产妇讲解乳房按摩的作用,强调通过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产后乳汁分泌,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有助于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而后告知产妇乳房按摩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3],提高产妇对乳房按摩的认知,增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产妇配合乳房按摩的积极性。③按摩前准备:护理人员应保证产妇病房的安静、整洁和整齐,维持室内温度在25~28℃,保持室内光线的柔和,可播放清洁、舒缓的轻音乐,放松产妇的心情,操作人员在按摩前应清洁双手,修剪指甲[4],按摩的最佳时间建议餐后0.5~1.0 h。④按摩方法:确保产妇的心情愉悦,嘱产妇平躺于床上,将乳房完全裸露出来,为避免产妇着凉,用按摩巾覆盖胸部以下部位,对产妇乳房及其周边部位进行清洁,用40℃左右的湿热毛巾热敷10 min。护理人员先按摩产妇一侧的乳房,按摩前往患者的乳房上均匀涂抹适量按摩油,护理人员使用大鱼际或小鱼际沿顺时针方向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按摩,力度由轻转重,按完一侧乳房再按另一侧[5]。每侧按摩10 min,使用正确的挤奶方法将乳房中的乳汁挤出,盛放于干净的广口瓶中,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完成乳房的清洁,并完成物品和床单元的整理。针对乳腺管堵塞或乳房胀痛的产妇,护理人员双手托住其乳房,由乳房根部至上的方向提拔,同时多次抖动乳房,然后向下逐步对乳晕与乳头进行轻压,重复10 次,右手对乳头进行不断的轻捻,因乳头比较敏感,按摩时力度适中,轻捻乳头能够促进乳汁快速分泌与排出。然后按摩产妇的少泽、肩井、膻中、乳根、中府、周荣、乳中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1 min 以上,按摩次数为4 次左右,若局部有酸痛感,停止按摩。对产妇的膻中、乳根穴进行按摩,可以调理产妇的气血,按摩产妇的周荣、中府穴可以将乳房中出现的肿块消除,并且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产妇的乳中穴进行按摩起到疏通乳络的作用,按摩产妇的肩井穴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按摩产妇的少泽穴,可以帮助产妇活络通乳,清心,使产妇在产后出现的乳汁少或者乳房胀痛等情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产妇的相关穴位,然后加以按摩,双手将乳房上部或者两侧进行振动,时间为4 min 左右,左右将乳房托住,右手对乳房进行推进,方向为乳根至乳头,注意手法轻柔,推按至乳房柔软,然后双手交替对乳房进行进一步按摩,对于其过程中出现的结节或肿块处,用手掌小鱼际进行按揉,时间为4 min 左右,初始按摩时使用轻柔的力度,然后逐渐加重按摩力度,当乳房皮肤温度升高后,乳房感到乳房柔软,此时可排出乳汁,根据这样的方法进行反复;对于产后出现的乳汁分泌较少甚至缺乳的情况,究其原因,为体弱气血不足,或者由于产妇本人气血瘀滞,阻碍了产妇的乳汁分泌。护理人员在按摩时,手部涂抹润滑油,使用推与揉的方法从颈椎处至两侧脊柱,以往返的形式行6 次左右,可以起到舒筋通络、遣散瘀滞的作用。对产妇的胃腧、脾腧、膈腧以及肝腧进行点揉,每个穴位持续1 min,然后对产妇的少泽、膻中以及合谷穴进行点揉,每个穴位持续的时间约为2 min 左右,能够有效对产妇的气血进行调节。按摩时,以环形按摩的方式对乳房按摩10 min 左右,用梳篦法对泌乳反射进行刺激。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于产后24、48、72、96 h 统计分析产妇的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判定标准:纯母乳喂养:新生儿除母乳外,不在添加任何食物;混合喂养:新生儿同时接受母乳和代乳品两种喂养方式;人工喂养:新生儿完全接受代乳品喂养。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尚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 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280/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ml)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比较(,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临床工作中发现,产妇产后女性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足、乳头凹陷、平坦、乳腺导管不通等均是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6],其主要与产妇产后身体虚弱、营养不均衡、精神因素和乳房因素等存在一定关系,母乳喂养一方面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对会产妇产后身体恢复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后护理工作的重点[7]。产后乳房按摩是产妇产后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其具体优势如下:①促进局部细胞代谢,改善女性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8],对于缓解乳房胀痛、消除乳房肿块和预防乳腺炎均具有积极的作用;②通过对乳房的按摩,可以减轻乳房基底膜肌间粘连,疏通乳腺管,并可以纠正产妇乳头平坦,改善乳头凹陷[9];③乳房按摩有利于刺激产妇的脑垂体,增加缩宫素和催乳素的分泌,一方面增强产妇产后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另一方面增加乳汁的生成和分泌[10]。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 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280/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产后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对于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乳汁泌乳母乳喂养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