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预防干预对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探讨

2021-03-12 07:03张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二聚体微创

张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卵巢囊肿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1,2]。一般对于卵巢囊肿主要是采用微创手术治进行治疗,由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气腹支持,从而会导致患者的腹内压增高,提高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因此对于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本文择取本院140 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全方位预防干预进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本院280 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6.74±6.93)岁。观察组平均年龄(35.36±6.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已排除有精神病史、已经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及含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本次研究已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干预,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及给患者讲解微创手术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预防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预防 在进行微创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例资料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给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术前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流程等,如是否需要正常饮食、大小便、是否需要保暖等,告知患者不要害怕,手术很快就能结束、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高等,从而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担忧的心情。并且在术前2 h 给予患者服用葡糖糖溶液等补充体内糖分。

1.2.2 术中预防 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20 min 内将手术需要的仪器和工具准备好,并且调节手术室的温度水平,使得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5℃左右,并在手术的过程中记录和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做好相关的保温措施,如加保温毯等,进行腹腔冲洗过程中注意将冲洗液等加温至36~37℃左右,同时对输液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减少患者非手术区域的部位暴露。

1.2.3 术后预防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指导、饮食指导以及环境干预等,并对患者的体征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康复指导主要包括对患者术后7 h进行翻身以及适当的上半身肌肉活动训练等,如可让患者进行上肢肌肉拉伸、活动关节从而促进体内血液流通,在术后10 h 可进行基本的日常活动,同时可利用辅助工具对患者的腿、足等进行充气,从而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一般术后6 h 后可进食一些清淡的流动性食物,适当饮用温水。同时,注意患者的病房环境清洁度,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被褥等,同时提醒患者可多开窗通风,注意病房内的空气流动,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14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21/140);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0.05)。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患者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为(1.68±0.21)cm,对照组患者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为(2.41±0.34)cm;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74±0.15)mg/L,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为(0.93±0.18)mg/L;观察组患者术后6 d下肢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14、9.595,P=0.000、0.000<0.05)。

3 讨论

女性卵巢囊肿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质量等具有一定的联系[4]。随着目前女性卵巢囊肿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微创手术等治疗,由于手术属于入侵式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气腹支持,从而会导致患者的腹内压增高,从而提高了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水肿、皮炎等,严重者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肺栓塞、死亡等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后续治疗进程以及治疗效果[5-7]。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该症状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的卧床等,从而会导致患者下肢血液流动出现流速变慢、阻塞等情况,导致血液与静脉壁产生摩擦损伤等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8]。对于卵巢囊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一般常规预防工作往往不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

全方位预防干预主要是在常规预防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预防措施[10]。术前预防主要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关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给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术前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流程等。术中预防主要包括了术前的准备工作,调节手术室温度、患者的保暖措施及术中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监测等。术后预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指导、饮食指导以及环境干预等,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等。通过全方位预防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其相关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患者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全方位预防干预能够对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6 d 下肢周径差和D-二聚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使用。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二聚体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