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尿常规中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2021-03-12 07:03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尿常规分泌物尿液

王伟

尿常规是临床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尿液进行收集检验,得出相关指标,根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疾病进行诊断。如果检查数据失真就会对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出现诊断失误情况。临床检查中发现[1],很多污染物会对收集标本产生感染,尤其是阴道检查中,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所以在临床检查中,需要做好标本的收集。在排泄物中,含有很多杂质,所以在检查时,需要对收集的尿液进行清洁,提高标本的质量,降低误差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2]。本次试验深入研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的影响以及控制方法,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清洁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2 岁和21 岁,平均年龄(42.6±9.8)岁;子宫出血、异位妊娠、人工流产、盆腔炎分别有12、10、8、10 例。对照组: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71 岁和22 岁,平均年龄(42.5±9.5)岁;子宫出血、异位妊娠、人工流产、盆腔炎分别有10、11、9、1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工作。②所有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沟通能力。②合并其它脏器方面疾病。③患者资料缺失。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医院中同一能力强、资质高队伍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前的禁忌事项等内容,检查仪器以及所使用的收集试管为立辉医疗器械厂家生产。在采集尿液之后,静置一段时间,≤10 min,然后检查。对照组在检查之前,使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对阴部进行清洗,收取中后段尿液进行检查,收集量为尿液量50%,>10 ml。观察组护理人员配合检查者,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对阴部进行清洗,清洗之后,做好清洁,将棉球放在阴道中,让患者排尿,收集中后段尿液检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生理盐水涂片对尿液标本的清洁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将清洁度分为4 个等级,Ⅰ、Ⅱ级为正常,Ⅲ、Ⅳ级为异常,级别越高,清洁度越差,清洁率=(Ⅰ级+Ⅱ级)/总例数×100%。②在检查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检出情况,计算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清洁度对比 观察组标本的清洁率92.5%(37/40),其中Ⅰ级20 例,Ⅱ级17 例,Ⅲ级2 例,Ⅳ级1 例;对照组标本的清洁率75.0%(30/40),其中Ⅰ级16 例,Ⅱ级14 例,Ⅲ级7 例,Ⅳ级3 例。观察组清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0.05)。

2.2 两组相关细胞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细胞检出率对比 [n(%)]

3 讨论

尿常规是临床三大检查之一,属于排泄物检查[3],通过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反映出身体的代谢状况,是很多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检查中,需要对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尿常规也是常用的实验室指标,通过尿液检查能分析出肾脏等方面的疾病,是初步诊断检查的重要标准。但是在临床检查中,结果受到检查标本的影响,所以在收集标本时,就要分析影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升标本的质量。在收集标本时,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因为女性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尿道口、阴道口距离较近,在收集尿液标本时,会受到影响,会对尿液标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收集尿液标本时,是很多医护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4]。

阴道分泌物对尿液标本会产生影响,阴道分泌物会造成高比重尿、高度缓冲尿液或者是碱性尿液,影响检查结果[5],蛋白质检查存在假阳性可能性,在污染尿液中,含有革兰阴性菌,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6]。女性因为病理等原因,阴道存在分泌物流出的可能性,如血液、白带等,一般污染物对检查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进行干化学试纸分析时,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尤其是红细胞,对疾病的诊断会造成影响,出现失误[7]。当然很多因素都会对标本以及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检验中,要提高对标本收集以及检查工作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控制措施:①在检查之前,要将检查注意事项告诉给检查者,并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加强宣教的力度,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熟知检查方面的内容,要对检查人员进行详细的宣教,尤其是初次检查者,在宣教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可以选择现场模拟的方法。②医护人员要掌握尿液的收集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医院要重视医护人员能力的提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聘请专业的人员讲解相关的方法和技巧等,提升医护人员能力。③在收集尿液之前,一定要对患者的阴道进行清洁和消毒,消毒之后,擦拭干净之后,要提高对阴毛过长患者的注意,避免影响到标本质量。在收集尿液时,要将带有药液的棉球放入到患者阴道中,要注意一定要采集中后段尿液,准确的中后段尿液对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8],还需要注意收集尿液的量,如果患者尿液量不足,或者膀胱内压力不足,就会导致尿液呈现曲线,无法形成直线,尿道口的分泌物无法全部被冲走,对标本产生污染。所以在收集尿液时,受检对象最好选择蹲位或者坐位前方接取尿液,一定要避免阴道口,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标本[9]。④在收集尿液时,要注意使用无无菌、清洁、干燥的容器,医院要提供一次性无菌尿杯和相应的试管,方便检查者对尿液进行收集。如果患者同意,医护人员可以协助患者来收集尿液,提高标本质量。在收集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检查,留置时间不能过长。⑤医院要对尿常规检查的流程进行规范,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优化,在采集尿液流程等工作做好对应的安排,并按照相关的流程操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在会议中,对表现好的员工要进行必要的鼓励和奖励,对于出错误的员工要进行指正和培训,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

尿常规检查非常简单方便,操作步骤比较容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检查之后,能快速得到检查的结果,在临床检查中,受到重视,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操作不当、不良饮食等,都会对尿液标本产生影响,所以在收集尿液之后,对标本进行清洁,并做好对应的控制,对检查工作来说,意义较大,能减少重复检查的几率,减轻检查者的负担,还能提升标本的质量,为检查的进行创造条件,提高检查的准确度[10]。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清洁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阴道分泌物会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提高阳性检出率,所以规范的尿液收集和处理能提升尿液标本的准确度,降低阴道分泌物对标本的影响,提高检查的准确度,为疾病的检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撑,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尿常规分泌物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跟踪导练(三)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