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2021-03-15 06:19杨九俊
江苏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重难点江苏省节奏

杨九俊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教学是一门促进生命成长的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节奏美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教师要注意塑造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其一,和谐美。首先,教师在教学时间把控上要缓急得当。比如,课始的导入环节,要言简意赅地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外引入课内;课堂的中间环节是学习新知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在重难点处,要缓下来、慢下来,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思路的剖析、矫正、转轨等过程;课尾的归纳、拓展环节,要三言两语就引导学生把思维发散到课外。其次,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也要有缓有急。比如,在教学的开头、结尾或非重难点处,教师的语气可以平一些,语速可以快一些;在教学重难点处,语速则要缓急有致,语言要有启发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其二,交替美。所谓“动”,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活跃状态,如学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等;所谓“静”,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讲、深入思考等。现实的课堂中普遍热热闹闹,但往往华而不实,部分学生兴奋过度,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够参与进来;或自始至终静寂,死气沉沉,空气中充满了过度的压力感和莫名的焦躁感。充满教学节奏美的课堂,应动静交替,学生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跃跃欲试,时而窃窃私语,时而互相质辩,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开展深度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三,交互美。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教学的基本秩序,也是课堂教学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师生的“让”与“进”。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讲与听形成了单调而枯燥的节奏;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必要地“让”,将师者中央让给学生,教服从于学,不断适应学的变化。

其四,转换美。在集体性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個个体,让学生身份在“群”与“个”之间不断转换,既保证集体性带来的效率,又发挥个体差异的力量,这体现了“学为中心”,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动力的。这样的节奏感受,很好地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教育是人学”这一主张。

综上所述,缓与急、动与静、进与让、群与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节奏,调控得好,能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让人产生一种美感,使师生双方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相通、思维相融、和谐自然的境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重难点江苏省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吃火锅的发现
轻快漫舞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