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2021-03-17 07:36周嫔陈琦甘梅富
浙江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胞质原发灶鼻咽

周嫔 陈琦 甘梅富

患者男,78岁。入院前1周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剑突下胀痛,疼痛呈阵发性,较剧烈,无其他不适症状。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右上腹压痛,肝脏触诊不清。于2019年3月15日入院后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肝脏右叶前下段可见团块状低密度影,首先考虑肝癌出血可能。遂在全麻下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胆囊明显增大,约12 cm×11 cm×8 cm大小,呈实性变,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常规切除胆囊。

病理检查肉眼见胆囊较破碎,黏膜面见一隆起型肿物,大小12 cm×11 cm×8 cm,充满整个胆囊腔,表面呈褐色,附污苔,切面灰褐色,质偏软,部分区见坏死,肉眼累及胆囊全层。镜检: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细胞大部分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椭圆或圆形,核膜清楚,可见大红核仁居中,散在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易见(图1a)。少部分细胞呈短梭形,胞质中等,束状排列似肉瘤样。肿瘤细胞内、外均可见深棕色颗粒,无折光性(图1b)。交界处胆囊黏膜上皮内未见交界变化。肿瘤间质见薄壁小血管扩张,可见片状出血、坏死,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胆囊肿瘤细胞均表达黑色素细胞分化标志物(Melan-A)(图2a)、HMB45(图2b)及 S-100(图2c),细胞角蛋白(CK)、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突触素(Syn)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阴性,Ki-67阳性率为80%。追问病史,患者于2016年9月因“鼻咽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行鼻内镜下鼻腔新生物摘除活检+鼻窦开放术,术后予放疗。复习2年前鼻咽部病理切片,瘤细胞形态类似(图1c),均表达HMB45及 Melan-A,CK、LCA、原肌球蛋白调节蛋白(MyoD1)及CD99阴性。

图1 胆囊肿瘤细胞HE形态学(a:瘤细胞呈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呈椭圆或圆形,核膜清楚,核仁清晰;b:瘤细胞内、外均可见深棕色颗粒;c:鼻咽部瘤细胞形态类似,可见少量黑色素颗粒;HE染色,×400)

图2 胆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所见[a:瘤细胞黑色素细胞分化标志物(Melan-A)阳性;b:瘤细胞 HMB45 阳性;c:S-100 阳性;En Vision染色,×200]

本例病理诊断:胆囊转移性MM。该患者术后未进行任何化疗、放疗,随访3个月后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

讨论MM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前体细胞的高侵袭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18%[1]。通常发生于皮肤黏膜,原发于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少见,部分病例原发灶不明而以转移灶形式出现[2]。其病程往往不可预测,有向几乎任何器官转移的倾向,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以广泛转移到软组织、肺、脑和肝等各个脏器为特点,其中转移至胃肠道系统比例约占2%~4%,这其中约15%转移至胆囊[3]。胆囊转移性MM患者预后差,据文献报道中位生存时间为7.5个月,5年生存率仅8%左右[4]。本例患者术后仅3个月即发生全身转移致死亡,预后极差。

胆囊MM的诊断难点在于区分原发性及转移性。胆囊原发性MM诊断标准包括发生于黏膜层的孤立性肿瘤;肿瘤外观呈乳头状或息肉状;病灶或邻近上皮内出现交界变化,即黑色素瘤细胞呈巢状和片状出现在上皮和固有层交界处;排除胆囊外其他部位的原发灶[5-6]。但以上诊断标准多为非特异性,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排除其他部位的原发灶应作为诊断胆囊原发性MM的重要指标。本例术中见胆囊内占位性病变,肿块较大且弥漫生长,于残留正常胆囊黏膜处广泛取材后均未见交界变化,病理形态学上符合转移性特征,且患者于2年前有鼻咽MM切除病史,经过全身体检、详细检查后排除其他部位MM可能,因此诊断为胆囊转移性MM。免疫表型亦支持该诊断。

胡英男等[7]认为胆囊作为MM转移的靶器官之一,极少作为孤立的转移脏器存在,往往是其广泛转移的一部分,确诊时已是疾病后期。复习相关文献[3-7],以胆囊为首发孤立转移部位的恶性MM首见报道于1998年,现已有8例报道。患者发病年龄37~75岁,男女比6∶2,转移灶最大径为0.3~3.7 cm,大体形态多为息肉状,临床症状常为阴性或非特异性,如腹痛、腹胀等;原发肿瘤部位各异,分别源于直肠、头皮、腋窝、鼻咽部、视网膜、足跟、回盲部及眼球等处。

胆囊转移性MM的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单纯依靠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与胆囊癌等相鉴别,本例患者肿瘤最大径达12 cm,远大于文献报道大小[3-7],因与肝脏粘连紧密,术前影像学考虑肝癌可能性大,易导致误诊,故确诊仍需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

猜你喜欢
胞质原发灶鼻咽
未分类嗜酸性肾细胞癌的重新分类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BnaNTT1调控油菜代谢和生长的分子机制
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术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初始不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策略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高亚麻酸萝卜胞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 712的选育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鉴别早期鼻咽癌与鼻咽良性增生的价值
肺癌伴不同肺叶结节的外科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