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1-03-22 06:25王小艳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竹竿教师应情境

文_王小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构建问题情境,利用数学史,联系生活实际,揭示数学本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倡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着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数学,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构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作为一门思维的科学,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数学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数学教材的重难点选择突破口,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进而生成急需解决而运用当前已有知识显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便形成了认知冲突。此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困惑,诱导学生引发对这一问题探究思考的兴趣。

例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日环食”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看“日环食”的过程探究两个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圆形纸片做相对运动,并画出运动过程中两个圆不同的位置关系,准确地理解圆与圆间的位置关系。

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一过程中无不彰显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彰显着数学家的聪明与才智。例如,《九章算术》中提及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刘徽提出了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数学史中体会数学家为真理而奋斗的人格魅力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联系生活实际,持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明白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的课堂上,教师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出示了这样的实际问题:一个人手持一根竹竿,想从一高为4 米、宽为3 米的矩形城门走进去,将竹竿横着或竖着都无法走进城门,而当这人将竹竿斜着顶住城门的对角时,刚好能手持竹竿进入城门,你能猜出这根竹竿有多长吗?学生对猜竹竿长短这样的实际问题很感兴趣,也感到好奇,这本质上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且和实际联系较紧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分析、研究并认识周围世界上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揭示数学美蕴,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美,让学生在享受数学美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美的内在情感,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中的“对称美”时,如杨辉三角,以整齐的三角形排列展示二项式不同方次展开后的系数;又如“九九歌”,将九的口诀从左向右整齐地排列。对称美在初中数学中还表现为某种对应性,如正弦对应余弦、指数对应对数、有限对应无限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凭借诸如此类的数学之美拨动学生的心弦,那么学生一定会乐在其中。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会对数学教学产生极大的作用。个别教师有时会将现成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运用抽象的语言硬性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只能机械接受。如果教师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究数学问题,学生便会犹如“研究者”“探究者”,主动地探索数学、发现数学规律。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并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应努力探索构建问题情境,利用数学史,联系生活实际,揭示数学意蕴,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竹竿教师应情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