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的技与道

2021-03-22 07:35
老年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花鸟画家山花速写

尽管我欣赏宏大主题的创作,但自己笔下却多为苦寒大地之上的山花野草。其实,我更乐于对少受关注的山花野草投以关怀,并希望能用传统的写意绘画方式为它们树碑立传。任何事物,无论是令人追捧的,还是被人忽视的,其实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都可以反映每个人心中的“道”,山花野草自然也不例外。通过长期对它们的描绘与表现,我对绘画中的“技”与“道”有了一番体悟,这不仅使我的画艺有所进展,也使我对人生和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尤其对事物之伟大与卑微有了全新的认识。至少对我来说,山花野草是伟大的,因为我看到了它们的不屈与坚韧。

速写,作为“技”的磨砺

我重视通过日常的速写来锻炼对周边事物的摄取能力,同时提升自己的造型能力。这与我绘画上的根底为现实主义有着密切关系。我关心身边存在的一切,不管是人或事,还是路边的花或草。我始终以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事物,努力地去记录它们的本质,而本质往往是平凡的,但又是动人的、耐人寻味的。因而我常常带着速写本,以便在灵感迸发时能快速且生动地捕捉到理想中的绘画素材。在我看来,不论是现实主义创作还是其他主义,灵活地掌握速写并自觉以其作为重要创作手段,是美术创作者应当坚持不懈的事。我坚持速写,因为我的创作体悟与心得,都是从速写中得来的。

鲜活,作为“道”的追求

《赏石》姚瑞江

《觅》姚瑞江

当“技”的磨炼达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可走向“道”的呈现。这就是古人“技进乎道”的道理。由于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有着各自的理念与艺术追求,因而每个人眼中的“道”是不尽相同的。说到底,我之所以坚持日常速写,就是为了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描绘对象的鲜活。在我看来,鲜活是中国画的内在要求。有鲜活,才有气韵,才有生机。若要生动地表达出对象的鲜活,需要创作者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创作者要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不论是在教学还是创作上,我都极为重视对造型能力的锤炼。客观地说,当代写意花鸟画创作者中,书法较佳的多,而有扎实造型能力的少。因此,缺少系统学院教育的创作者,或者造型能力薄弱的创作者,都应当直面造型能力的重要性。一方面,写意并不能成为回避造型能力的借口和挡箭牌;另一方面,写意的基础往往是写实,即创作者先具备一定的写实能力,才有可能在后期达到写意的表现,甚至于在很多时候,造型一旦足够准确了,所描绘对象的“神韵”也就自然地体现出来。

其二,创作者要具备删繁就简的能力,这点对写意花鸟画而言更为关键。如今,中国画形式语言丰富,表现趋向多元化。花鸟画家怎样从中选取适合自己“道”的形式语言,是一个横亘于他们面前的难题。古往今来,但凡优秀的花鸟画家无不具备删繁就简的能力,比如“留白”的运用能力。当然,删繁就简的实现难度较大,它代表画面的取舍有度,既有疏密的对比,又有空白处以丰富意境,且存在某种呼应关系;它既体现了创作者的胆量与魄力,也反映出创作者的“画外”功夫与修养。

其三,创作者要具备在生活中体察入微的眼光与习惯。对于画家来说,观察永远是第一位的。世间万物有着不同的形态、习性与特征,动物也好、植物也罢,其差异处往往就是其主要特征所在。花鸟画家应养成时刻观察生活的习惯,在细微处下功夫。一只鸟、一朵花,有时只是一个形态的瞬间变化,就能得见物象的本真,创作者若是将其“捕捉”到画面中,往往便能轻松感动观者,因为这直接反映出对象的鲜活。

在二十余年的绘画研习历程中,我不仅画过钢笔速写,也画过水墨人物。当这样的积累与经验转化到花鸟画创作中时,两者的表现语言与思维模式不仅不冲突,反而促进了彼此的向前发展。最明显的是,经由长期的人物画实践,我的造型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转至花鸟画创作中对描绘对象进行取形、勾勒之时,反而觉得游刃有余。这也是当前我对“技”与“道”的理解与感受。

猜你喜欢
花鸟画家山花速写
山花子
李瑞
刘光达
《青年速写·归》
钢笔速写
速写的图画
圣洁的山花
山花精灵的星星花
山花烂漫时——印象胡迈儿
遥看国色 玲珑韵香——记著名花鸟画家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