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样性评价”为导向的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探究

2021-03-24 11:03暴煜
艺术评鉴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改进策略

暴煜

摘要: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行动中,音乐基础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评价问题尤为突出。需要以评价改革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针对当前音乐基础教育中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办法不丰富、评价内容不充分的现状,采取恰当的行动策略,从本质上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多样性评价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2-0022-04

一、中小学音乐评价现状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和客观反映当前中小学音乐评价的现状,笔者在认真查阅和分析中小学音乐评价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等多个维度设计了《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问卷调查表。通过对区域内二十多所中小学音乐教师及500名学生问卷调查,之后进行结果统计、现状分析,呈现出以下问题:

(一)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仍然多以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考察为主,如期末考试的笔试试题、检测歌曲演唱掌握情况、检测乐曲演奏情况等,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等综合素质能力。而单一、片面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评价,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评价维度缺少形成性

在具体评价中,教师更多的还是以终结性评价的期末测评为主,而忽略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忽略了形成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评价维度的片面性。而自主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学习是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他的过去、现在与即将经历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去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引导学生在各个时期去认真实施,记录学习、发展的过程,以此为判断,自我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具体的、富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策略。因此,评价应伴随着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同步进行。

(三)评价标准忽略差异性

当前的中小学音乐评价标准中,过多强调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点、性格、爱好、能力、兴趣等都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而不是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强调评价标准共性的同时,建议从差异化发展的方向出发,努力体现学生的个性,才能让评价更真实、全面、公平,才能更加凸显评价的作用。

(四)评价主体带有主观性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教师,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容易造成评价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学生因个体差异性,教师所了解的不一定全面,很容易带有主观性,产生局限性的评价,将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情感体验、自信心确立等,无法全面实现评价有效的激励作用。

没有考虑到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本身具有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发展。而自主性恰恰是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实现学生自我激勵,提高自驱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从各个层面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二、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的重要价值

(一)音乐自主评价符合学科教学规律

由于音乐本身具有非语义性、情感性、抽象性等特性,因此实施自主评价具备合理性。如在音乐课堂中,检测一首歌曲是否真正掌握,对其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情感等能否完整的表达,是需要学生在一系列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演唱来判断哪些是已掌握的,哪些是有待提高的。而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也同样如此,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从自我了解角度出发,由自我进行准确真实的评价。通过表现、观察、思考的自主评价是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的,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评价。

(二)音乐自主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音乐自主评价是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衡量与判断。通过自主评价,教师不仅能多方面了解学生音乐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发展需求等,还能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中有效信息的反馈,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真正做到课堂中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因此,音乐自主评价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音乐自主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评价,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学生了解自身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在音乐方面的潜能,提高音乐学习自信心。能够使学生音乐审美趣味更加多元,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挖掘潜能,使学生在自主评价的氛围中养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些都符合当前艺术教育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的改进策略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需要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在考查音乐基础知识、演唱、演奏技能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与习惯。如:学唱歌曲时对音准、速度、节奏的掌握;欣赏不同风格音乐时语言的表达等。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认知风格,激励学生个性发展。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情绪、习惯培养等情感态度问题。如:学生是否喜欢本节课上所学的歌曲;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等。在考核结束后要对学生的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激励与改进措施。三是关注学生的感性体验,即关注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如:音乐表现是喜还是悲;演唱时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表达;除了演唱、演奏、语言、肢体之外还能用什么来表现美、创造美等,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加入到评价内容中。四是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知识与积累的学习经验中,作为平时自己理解音乐的判断依据。如将学生设定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能力的发展状况。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培养生活趣味,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二)评价维度多样化,促进评价全面客观

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评价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是教学的终点,是伴随着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同步进行的。因此,不能仅单单从结果出发,定性为优、良、差,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引发对音乐的表现、思考和分析,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因此,终结性评价要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使评价方式之间的不足得以互相弥补,使评价更加全面充分。在具体评价中,终结性评价可以在共同科目测试的基础上,增加学生音乐特长项目的展示,展现自己的特色“音乐技能”,如歌唱、小型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以音乐会汇报为主,将主持、节目编排等都交给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可从旁辅助。学生自由编排节目,各自选择擅长也能体现自我的表现内容,提供给每位学生展示、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样的形式,也能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而形成性评价则需要我们多去观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定期结合评价内容设计各项评价工具。例如: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上的相关教学软件作为评价的新载体。平板电脑能及时把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记录下来,建立便捷的学生音乐成长电子档案,为学生的自主评价提供有效资源。又如:没有此类实施条件的教师可为学生建立音乐学习记录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自评小手册”与“成长日记”等一系列的评价工具。这些记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我的发展变化过程,促进学生找到自身优势,发展优势。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鼓励、指导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放入相关记录袋,给学生提供分享、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创建标准化自我评价标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绽放个性色彩,以此为判断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具体的、可行性策略。学生通过评价工具检测单元学习成果,了解自我音乐学习态度,主动提升音乐能力,这些评价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每个阶段的进步和不足之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三)评价标准差异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去培养,而不是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因此,评价的标准应是多维的。一是学生要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当中,用自己制定的标准来评价,目的会更具体明确,在学习中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平时的表现与重要的收获,自己选择相关内容制定自我评价表的条目。如我是否对本节课感兴趣;是否知道本节课主要的内容;是否针对本节课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是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否主动思考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课堂任务;是否对自己在课上的表现满意等问题。二是评价标准的表述应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在以上教师提供的多维评价标准中,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实进行填写,填写的情况可从对自我检测的满意程度由1星依次增加;自己设计一些适合的符号(星号、三角)来标记,以便提醒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需课下回顾整理;结合音乐学科特点,f表示强,评价等级为优;mf表示中强,评价等级为良;mp表示中弱,评价等级为合格;p表示弱,评价等级为待合格。

1.课堂表现

f: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参与,带齐音乐书和课堂乐器,做好课前准备。mf:能遵守课堂纪律,较认真听讲,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带齐音乐书和课堂乐器,做好课前准备。mp:较能遵守课堂纪律或需老师的提醒下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偶尔出现不带音乐书或课堂乐器现象。p:不能遵守课堂纪律,说话打闹影响老师教学,经常不带音乐书和课堂乐器。

2.背唱歌曲

f:能自信、完整流畅、富有感情的背唱3首以上歌曲。mf :能较自信、完整流畅的背唱3首歌曲。mp:能完整背唱2首歌曲,音乐表现力一般。p:无法完整背唱歌曲。

3.班级乐器

f:能用课堂乐器自信、流畅地演奏出有一定难度的作品2首。mf:熟练演奏2首乐曲。mp:基本能演奏1首较简单的乐曲。p:无法进行课堂乐器的演奏。

4.音乐素养

f:能完整流畅的跟琴视唱简单乐谱,有初步的识谱能力;音准好,节奏稳定;乐理答卷85分以上(包含85)。mf:能完整流畅的跟琴视唱乐谱。音准较好,节奏较稳定。乐理答卷70—84分。mp:能跟琴模唱简单旋律,认识乐谱唱名;音準、节奏把握较弱;乐理答卷60—69分。p:跟琴模唱不准确、不识谱;乐理答卷60分以下(不包括60)。

5.作业反馈

f:提交作业积极,且质量、完成度高。mf:提交作业较及时,质量、完成度一般。mp:提交作业需要教师的二次提醒或质量、完成度不高。P:没有完成作业的提交。

(四)评价主体客观化,做到评价真实有效

在自主评价中,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学生可结合自己过去进行纵向的比较,同时又可以在相同内容中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判断,但容易造成的弊端就是评价主观性太强。例如:有些学生害怕老师看不到自己的表现与能力,会表现为对自己评价预期过高;有些学生害怕自己某些较差的方面被教师和同学知道,自己自尊心受伤害而逃避测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学生,而是帮助他们依据真实的内容,保持公平的态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此外,家长的参与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教育环境中,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是不能互换的。家长是学生在除学校之外行为表现的见证者,能够对学生的评价做到空间与时间的拓展、延伸,为学生多方面了解自己创造了条件,也是学生真实学习习惯、品格的检验者。因此,没有家长参与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可以结合一系列表格的形式,引导家长按照表格内容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真实评价,表格的内容可涉及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态度、生活表现等综合素质。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应坚持做到客观评价,正向引导。

以上内容是针对中小学音乐自主评价的几点思考,重点从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提出自主评价实施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向和学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使自主评价得到真正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静芬.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2(13):29.

[2]顾志成.探究音乐教学评价对其目标实现新路径[J].艺术评鉴,2018(14):100.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改进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论动画音乐进入音乐课堂
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