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3-25 08:56蒋敏链
成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蒋敏链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高中地理教学,以AR中学地球仪为例,对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综合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 AR中学地球仪

2017年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并提出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综合思维能力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更为出色的地理人。

1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分析

1.1 综合思维的内涵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是这样描述“综合思维”的:它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包括思想与方法论,思想:要素综合观(整体性),认识某种地理事象、要素的特征和地理要素的关系;时空综合观(动态性),时间变化、地理事象变化和影响及措施;地方综合观(地域性),空间分布、区域联系和区域差异。方法论:分析相互关系、分析事象成因、分析数理关系、分析发展策略和评价地理事象,而且它们均可以用逆向、发散、形象、聚合、联想、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诠释。

1.2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背景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高中地理具有自身的特性。例如:首先是其具有联系性。地理是一门介于文科与理科之间的学科,在高中地理属于文科,在大学地理又属于理科,因此,地理科介于文、理科之间,其具有较强的联系性与综合性。而且,在高中的地理课程里,必修一为自然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这已然已包括了时间与空间、个体与整体、静态与动态、地域与区域的关系。故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可以联系古今中外,符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奥妙。其次,其具有发展性。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很多都是具有发展性的,是动态的。例如,河流的凹凸岸,与河流的侵蚀与堆积有关,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又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又如,河流的洪水期与枯水期、各地区的年降水量与日降水量等均是动态的。2019年6月初廣东省的强降雨,主要受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印度半岛影响我省。这支急流在近日突然加强,并继续维持强盛态势。所以在广东省带来强降水,其中广州市增城区的增江将出现近20年来一遇的洪水。对于该知识点,地理教师在课堂可以利用AR中学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观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这章节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可视化,同时也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2 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

2.1 巩固基础,强化联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修一往往是最难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害怕地理必修一,但是必修一又是最容易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串联已学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此时,我们可以借助AR中学地球仪,AR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注册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AR中学地球仪与手机电脑同屏技术,把AR现象展示给全班同学,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看到AR中学地球仪信息。例如,讲授流水作用时,AR中学地球仪可以显示流水侵蚀作用:V型谷、瀑布、喀斯特地貌;流水沉积作用: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如讲解V型谷时有动态演示图出现,还配上语音:“V型谷是指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由于河床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侵蚀作用增强,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形成了呈“V”字形的河谷。这样既直观也明确地把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地理解与掌握。接着可以让学生留意近日派潭河的水位,联系AR中学地球仪的动画,串联河漫滩与三角洲的知识,把AR现象通过学生自己把知识现实化、具体化。可以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架构、延长思维导图链,AR中学地球仪起至关重要的位置。

2.2 强化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立体思维和整体思维能力。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也往往需要空间思维能力,有了空间思维能力就可以增加对地理图文的感觉,对学习地理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这一章节的内容,AR中学地球仪首先出现一个倾斜、有昼夜交替、有赤道、一直在自转的地球,其背景为宇宙繁星。然后又有地轴、南/北极点、赤道、地心距离和总结等知识分栏,每一点都能细致讲解并在AR中学地球仪上显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扩大其知识视野。

2.3 动静结合

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是每位教师希望自己学生做到的,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像我们学校这种第6生源组学生,我们的付出肯定要比其他人要多。所以为了使我们的学生对已学知识做到动静结合,我们充分利用了AR中学地球仪,使学生能够动静结合来理解、掌握和运用已学知识。例如,讲授昆明准静止锋时,有平面示意与剖面示意。平面示意是平面图加文字说明,平面图上出现冷暖气流相遇,准静止锋来回摆动。剖面图上则呈现昆明与贵阳的海拔,明确看到西南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每年的冬半年,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到达云贵高原的东部边缘,受到地形的阻挡,与当地的温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因地形阻挡,这个锋面停滞在此,形成云贵地区冬半年降水。由于昆明地势较高,基本在暖气团一侧,贵阳地势较低,总在冷气团一侧,因此冬季的昆明常常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而贵阳则多是冷湿的天气。

2.4 全局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高处,统领全局,逐级细化知识点,环环相扣。宏观上,AR中学地球仪APP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该内容已包含和细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把高中地理必修内容全部包含,形成知识网,让学生分析、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地理综合思维。微观上,如AR中学地球仪上讲授中国铁路干线网时,有政区图、地形图和综合图,把南北向铁路、东西向铁路、枢纽城市均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建设铁路时既要从行政区上也要从地形上考虑,因为铁路的选址一般要求地形平坦、途径人口多的城市,也要有经济或者资源的优势等区位条件,让学生可以多方位考虑,全局分析,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因为地理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更要更新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如通过巩固基础,强化联系、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动静结合和全局分析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AR中学地球仪让学生更加强化了对区域的认知,在课堂加深了对区域的了解,便于他们在课外形成人地协调观与开展地理实践力,又或者在社团课或校内其它活动中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以致用,把课本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活动当中。因为知识源于书本,更源于生活和社会,这一切均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更为出色的人才、国之栋梁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丁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14).

[2] 曾宪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1385)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
家乡山河亦教材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