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任脉通”“太冲脉盛”客观指征辨析

2021-03-27 05:24李佩双徐红梅彭佳华梁瑞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阴液精血冲脉

★ 李佩双 徐红梅 彭佳华 梁瑞宁(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任脉通,太冲脉盛”最早记载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任脉通达,太冲脉旺盛是经行有时及妊子的必要条件。历代中医著作多强调冲任损伤为妇科疾病发生之病机。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论妇人病,皆以损伤冲任立论;《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所致。”《医学源流论》曰:“凡治妇人, 必先明冲任之脉。”可见,冲任之通盛在女性生殖生理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灵枢·外揣》把内在病变与外在表现形象地比喻为日月之投影、水镜之照形,故而,寻求“任通冲盛”之外在表现对于临床洞察冲任通盛与否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任脉通

1.1 任脉循行及生理功能 对于任脉之循行,后世医家多综《难经·二十七难》所述“起于中极之下……至咽喉”。任脉在女性生理中的重要作用乃是:“任主胞胎”。《针灸大成》曰:“而任脉则为之总会……月事多主冲任,是任之为言妊也。”点明了任脉具有统任及妊养之意,与妇人月事、妊娠息息相关。此外,刘喆等[1]在论经络与女性生理病理之间关系中,将冲脉之主要生理功能进行梳理,谓任脉受脏腑之精血,与冲脉相资,得督阳相配,乃能通盛。任承阴血、津液以养胞胎,泌带液。

1.2 对“任通”的理解 查阅众多文献,发现对于任通冲盛的理解,前人多基于《内经》之理论,以“月事以时下”为外在观察表现,较为单一,然月经规律来潮为肾气盛,天癸至,脏腑气血充盈,任通冲盛等多方面协调下的一个结果,并不能单指任通冲盛。临床上对于任脉通,太冲脉盛并无其它具体的观察指征。笔者通过熟读经典医著,对于任脉通有了全新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任脉主司全身阴液,主要为精血津液,它们是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的,即精血津液之间互生互化之路必须要通畅;二是指任脉所司之阴液在全身的流通要通畅,阴液贵在流通,以通为要,任脉所司之“阴液”通过三焦流通全身,倘若津液停聚则生痰饮。

1.3 任脉通辨识 反复推敲任脉的循行及其功能,对于任脉通畅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口中津液是否充足及生理性带下量的多少与阴液之盛衰有关,故而选取口中津液和带下阴液为这两个外在表现作为观察任脉通畅与否的窗口。

1.3.1 口中津液《傅青主女科·带下病》有云:“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谓任脉上承津液,通过任脉所释放的经气,使津液下达入肾以化精。故而,我们可将口中津液看作是代表全身阴液的一个点,若口中津液不足,不能下达于肾,肾精血不足则示任脉不通。又云:“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言热邪存于下焦,阴液运行不通反生痰湿。《景岳全书·传忠录》曰:“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若是热盛伤津、阴虚内热、肺热津伤,皆可致阴液不足精血津液不能相滋互化,则口渴见矣。因热盛伤津而致口渴者,其渴多喜冷饮;因肺热津伤而口渴咽干者,常伴有鼻干唇燥(大便干枯);倘若是阴虚内热所致口渴,其渴夜间尤甚,多伴口干咽燥,并见失眠、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等症。除此之外,有湿热郁蒸、津不上承,而口干不渴者,是因湿阻水津不布而非津伤,故而口干不渴或不欲饮或饮不多,常兼见胸腕痞闷,泛恶干呕,肢体酸软乏力、苔黄薇腻之症;亦有水饮瘀血内停而口渴者,若是水饮内停,津不上濡于口,故口舌干燥而不欲饮,饮后不适;瘀血内停,口干欲漱水不欲咽。

1.3.2 宫颈粘液妇人“的候期”阴中润泽之液体(即排卵期宫颈粘液)乃任脉所司之精血津液化于胞宫泌至阴中之物。凡人体之阴液(包括精血津液),皆为任脉所司,司者,主也。《小尔雅》按语曰:“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说明任脉对全身阴液流通的统领作用,任经气通,其所司全身之阴液通过任脉所释放的经气及三焦等通道周流全身,满盈溢于胞宫,润泽阴道、外阴,而表现为生理性带下,提示种子之的候,反应阴液的充盈。王冰注曰:“所以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任养也。”梁师[2]认为排卵期宫颈黏液分泌增多(非湿热等炎症干扰作用)是为任脉通的标志之一,倘若排卵期宫颈黏液少,即为“任不通”,则月信失常、妊子无道,强调任脉通,精血津液充沛是满足生殖所需阴液的保障。

2 太冲脉盛

2.1 冲脉循行及生理功能 探寻冲脉之循行,《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众多书籍及各文献所论皆有不同,而冲脉循行实为冲脉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必要基础。《灵枢·逆顺肥瘦》云:“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其前者……渗诸络而温肌肉。”《灵枢·动输》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基于各种不同论述,而有冲为血海、为五脏六腑之海、为十二经之海之称。冲脉得任脉资助,通过肾气之煦濡、受后天脾胃以长养及肝血调节而发挥运行血气之作用,使血气渗灌五脏六腑濡养全身肌肤,与月经及乳汁的生化有着直接的关系[1]。

2.2 对“太冲脉”的理解 太冲脉是冲脉的下行支,并于足少阴肾经。肾与冲脉并为太冲。正如王冰所云:“肾脉与冲脉并行,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肾为冲之根”“冲为血海……下连少阴”。明确指出冲脉根于肾。冲脉气血满盈,则下注胞宫,形成经血。然冲脉盛当以肾气充足为前提,梁师[3]认为冲脉气血流向具有方向性,肾主纳气,血随气行,冲脉气血“下注”胞宫,有赖于肾的固摄纳气之功能以引血下行。故而,梁师[3]认为调理月经,冲脉气血与肾均需重视。

2.3 太冲脉盛辨识

2.3.1 肾主生殖肾气的基本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精化肾气,肾的一切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肾气盛则肾脏功能正常,封藏、吸纳有序,亦能保证三焦通行津液之能。肾藏精,主生殖。“肾主生殖”源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详细论述了肾气由未盛到渐趋充盛,并逐渐衰少及至耗竭的演变过程。肯定了肾气之盛衰对于女性生殖能力的重要性,亦明确了齿发筋骨肌肉等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4]。《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可见肾为月经之本,肾气盛首先表现的是月经按时而下,同时也是孕育胎儿的根本保证。《万氏妇人科·种子章》中“女子无子,多因经侯不调……此调经为女子种子紧要也。”可见古人种子之法多重调经。肾气盛,则肾司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生理功能正常,诚如《内经》所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若肾精不足,肾气不充,其外在表现以女子闭经不孕、过早衰老、性机能减退、腰酸,腰骶酸痛、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足软无力、精神疲惫、舌淡、苔少、脉细弱为特征[3]。

2.3.2 冲脉为月经之本冲脉在女性生殖生理中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是以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景岳全书》云:“脏腑之血,皆归冲脉……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可见,冲脉在女性生殖生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血充盈是行经的前提,故而相应的在治疗月经病、不孕症时,首先要保证女子气血的充足,冲脉气血旺盛,使脏腑经脉的气血充盛,经血化而有源。倘若冲脉气血不足,在女性生殖生理上则表现为月经推迟、量少、色淡、或闭经不孕等。

2.3.3 充肤热肉、润泽筋骨关节冲脉盛即指冲脉气血旺盛。关于冲脉循行及其功能之记载,《内经》中多篇论及。大抵概括为冲脉之循行上下左右内外,阴阳表里,贯穿全身,无所不涉,为气血的要冲,有“渗诸络而温肌肉”之功,张介宾云:“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故能温肌肉,温足胫,皆冲脉之气也”,冲脉之血气流注通行上下内外,上至头面则面色光明润泽,内而渗诸络滋养脏腑,外而温暖手足末节,充肤热肉,濡养肌肤,亦可润泽筋骨肌肉,使肢体运动自如,关节滑利。诚如《素问·痿论篇》所言:“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梁师[3]认为月经后半周期基础体温上升是太冲脉气血充盛的表现,与气的温煦作用有关。故而,我们重视冲脉气血之作用,并锁定全身“气血盛”的客观表现为冲脉盛的外在客观指征。倘若冲脉气血不足,失于温煦,则见畏寒肢冷,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肌肤少泽,毛发憔悴,肢体麻木,关节活动不灵,运动不利。

3 总结

随着时代的更替,对于冲任理论的理解在不断进步,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梁师[2]熟读经典,精研《内经》,深刻领悟“任通冲盛”之精义,提出超声下卵泡评价、宫颈粘液评分、输卵管通畅、宫颈粘液抗精子抗体等生殖免疫正常是“任通”的客观指征;卵巢、子宫动脉的血供、子宫内膜状况等是“冲盛”的主要客观指征。在此基础上,经过对经典著作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临床观察,我们再选定“口中津液”与“宫颈粘液”这两个指标为“任通”的外在观察窗口;选定“肾气盛”和全身“气血盛”的表现为“冲盛”的外在观察新要素。我们对于任脉通太冲脉盛的观察多以是否妊子为最终结局指标,故而这些观察指标及证候要素与“任通冲盛”之间的关联性,仍需通过科学设计、检验的问卷及中医证候量表等方式进行调查和进一步观察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来证实这些指标在临床中确有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阴液精血冲脉
中医名言拾粹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中医名言拾粹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
小议冲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