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arning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27 09:21张增强李剑勇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科室神经

张增强,李剑勇,崔 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1.老年医学科;2.神经内科,海南 三亚 572013)

神经病学具有专业性强、病种复杂、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神经科医生应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临床诊断思维是临床实践中运用各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利用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最终判断病情并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培养要求,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近年兴起的融合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无线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的产物,也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需求[1-2]。B-Learning教学模式主要由移动教学、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构成,其采取信息数字化教学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相结合方式,有助于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其许多学科中取得良好效果[3-4]。B-Learning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

1 传统面对面授课是B-Learning模式的基石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带教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5]。本院神经内科刚成立8年,科室医生具有年纪轻、学历高、工作年限短等特点,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博士学历占50%以上,大部分刚从院校毕业不久。因此,带教教师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发挥个人在不同研究领域的专长,进行自我学习、互相学习;同时,本科室借助解放军总医院本部神经内科众多知名专家的优势,将其作为教学支撑力量。

1.1科室学术讲课 所有学员虽然都经过医学院校系统培养,并完成神经病学课程学习,但作为神经内科专业医生需掌握神经解剖及生理、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影像等相关知识。讲课是进行基础课程培训、掌握基本知识的必备手段。科室学术讲课分为常态化科室学术讲课和院外专家不定时授课。每周举行1次科室内讲课,并制定详细的讲课进度表。讲课内容涉及基本的神经解剖、神经系统查体,肌电图、脑电图、神经影像等常用检查结果判读,常见疾病诊疗和最新临床指南解读,以及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神经变性病、神经肌肉病、神经免疫性疾病、认知障碍、癫痫、神经重症、头痛及睡眠障碍等各种专题讲座。兼顾从实习生到高年资住院医生不同层次学员的接受能力和领悟力,讲者由本科室医生轮流担任。另外,每年有大批全国各地医院专家来海南出差或度假,充分利用本院特殊地理位置优势,邀请这些专家来科室授课。这样可以开阔本科各级学员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方向,为学员在掌握神经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和课题设计方面提供新思路。

1.2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最重要的临床教学活动,是检验学员理论知识和临床素养,培养学员临床诊疗思维,向上级医生学习临床经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6]。本科室历来重视教学查房制度,频率为每周1次,由主诊医生或主管医生带教,全体住院医生、规培医生及实习医生参与。教学查房不同于日常医疗查房,其主要由主诊医生或主管医生针对具体病例进行分析、讲解。教学查房的地点一般为病房及病区内走廊,实施教学查房时,首先在病房外走廊由经治医生进行病历汇报,包括患者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给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同时汇报入院后处理措施及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情况。随后,全体学员进入病房,带教医生补充询问病史,经治医生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带教教师注意观察其查体手法是否正确、有无疏漏,再由带教医生进行规范示教,查漏补缺,完毕后退出病房。最后由带教教师对经治医生的病史汇报、查体及处理措施进行点评,向参加查房的学员提问。同时,对此次教学查房患者的病史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系统总结。教学查房通过床旁示教讲解可检验学员对基本理论、技能操作掌握程度,锻炼学员的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思维,促使学员养成并加强临床治疗规范;另一方面可不断提高带教医生的自身素质,形成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

2 网络教学是神经内科医生临床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7-8]。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变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学员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需求通过网络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因此网络教学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9]。此外,通过网络教学可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带教教师短缺的矛盾。

本科室主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如通过ZOOM视频会议系统实时收看国内重要神经内科专题会议,或利用丁香园平台观看各自感兴趣课程或讲座。近几年,本科室通过上述方式学习了包括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癫痫、睡眠医学、神经重症等方面会议或讲座,极大丰富了学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加强了学员对国内国际研究前沿的把握,刺激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形成了各自的感兴趣方向,为神经内科亚专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科室还充分利用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学专家众多的优势。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之一是难诊断、疑难病多、鉴别诊断复杂,因此本院有经常性举行疑难病讨论的传统。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与解放军总医院联动,不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学员可以先对疾病进行判断,再从各位会诊专家的分析讲解中得到印证和启发,从而不断提高临床诊疗经验。

3 微信公众平台是补充和完善B-Learning模式的利器

微信是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能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众多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医学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0-11]。本科室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进行教学。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按照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的步骤展开,围绕问题查阅资料,通过讨论加深理解[12]。而CBL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围绕典型病例进行讨论,掌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培养临床思维。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有如下优点:一是方便快捷,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无论在科室、家中、外出参加会议或度假,学员都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二是支持多种形式传播,如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等。传统教学会受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限制,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文字、语音、视频或文档传递,实现同步或异步的交流讨论及信息资源共享,其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缓解学员时间紧张、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4 小 结

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运用B-Learning模式能极大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增加学员学习积极性,促进了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对于培养和锻炼理论扎实、技能过硬、临床思维能力强、有各自感兴趣发展方向的神经内科临床医生及科室骨干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科室神经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