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易活用防己黄芪汤验案

2021-03-28 08:11黎崇裕廖堪善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4期
关键词:防己经方汤加

黎崇裕,杨 倩,廖堪善

(1.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2.广东省广州市固生堂岭南中医馆,广东 广州 510088;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金匮要略»中关于防己黄芪汤的条文凡三见,分别见于«痉湿暍病脉证并治»«水气病脉证并治»及该篇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原方主治“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系统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骨折后肢体水肿、特发性水肿、癌性腹水等[1]。

唐医易(1955年7月至2018年9月),民间经方名家,真名蒙顺成,生前常年在广东一带行医。唐师中医功底扎实,崇尚用经方原方,用药平和,加减用药亦多遵经方之品,临证善用伤寒方治疗外感之疾,喜用金匮方治疗杂病,用方或遵原方条文而用,或自出心裁,灵活应用。现介绍验案2则,以飨同道。

1 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水肿失眠案

患者,女,1934年2月18日生。2012年5月24日初诊,主诉:睡眠差、失眠数月。数月来睡眠差,难入眠,肝胆科检查未见异常,足肿数月,早起眼睑浮肿,稍后消失。刻下症:足肿,按之凹陷,心慌、紧张,食欲正常,二便正常。平素血压160/90mm H g(1mm H g≈0.133kPa)左右,舌色暗,苔白厚腻,脉牢滑,至数平。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水饮内扰证)。治则:利水消肿,安神助眠。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组成:防己15g,甘草片8g,白术12g,黄芪15g,生姜6g,大枣2个,茯苓12g,薏苡仁20g,桂枝10g,6剂。2012年5月31日复诊:前药有效,服后能入眠,足肿也消,但停药2d又复脚肿,睡眠差。守方再进6剂。2012年6月14日家属来电,药后诸症痊愈。

按语:此案患者失眠、水肿乃因水饮上扰所致,水饮上冲则睡眠差、难入眠、眼睑浮肿,水饮扰心则心慌、紧张。唐师用防己黄芪汤加茯苓健脾利水,桂枝振奋心阳,薏苡仁淡渗除湿,使心阳振,脾气旺,转输速,使水有下行之势而无上凌之患,故虽无一味安神之品,然饮去则神自安,不但肿消,眠亦佳,其症愈。经方防己黄芪汤由防己、甘草、白术、黄芪、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防己祛风除湿,黄芪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白术燥湿利水、益气止汗,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诸药,共奏祛风除湿、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2]。此方原不治失眠,唐师运用此方治疗水肿失眠,正是借其利水消肿之效,乃活用经方之法。

2 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黄带案

患者,女,2016年5月25日初诊。主诉:闭经、黄带4个月。患者近4个月闭经,全身不适,西医检查盆腔有“巧克力囊肿”,多次建议手术治疗。刻下症:白带偏黄,睡眠差,夜尿频繁,纳可,大便基本正常,舌质淡瘀,尖边绛,有齿痕,苔白灰腻,右脉浮弦长细紧,左脉浮弦长紧,至数平。西医诊断:非炎性带下病。中医诊断:黄带(肝郁湿热证)。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止带。方用加味逍遥散。组成:柴胡12g,当归9g,白芍9g,白术6g,茯苓12g,甘草片6g,煨姜9g,薄荷9g(后下),牡丹皮12g,酒栀子9g,6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016年6月4日二诊:患者睡眠好转,夜尿明显减少,夜尿后可再入睡,月经量少,色偏黑,纳可,大便正常,晨起口干喜饮,舌质略淡暗,有齿痕,苔白厚腻,六脉浮弦紧,至数平。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组成:防己15g,甘草片8g,白术15g,黄芪15g,知母10g,茯苓12g,生姜6g,大枣2个,6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2016年6月18日三诊:患者黄带症状减轻,精神、睡眠好转,纳可,大便正常,夜尿,晨起口干喜饮水,舌质略暗,有齿痕,苔白腻,有脉浮弦细紧,左脉浮弦紧,至数平。守二诊方再进6剂。2016年6月25日四诊:前药后带下量少,眠差,纳可,晨起口干,大便正常,偶有夜尿,舌质略暗,有齿痕,苔薄白腻,右脉浮弦长紧,左脉浮弦长细紧,至数平。改用一诊方再进6剂。2016年7月2日五诊:月经第5日,经量增多,经色无瘀黑,黄带消失。至此黄带和闭经皆愈。

按语:该案患者4个月来一直有黄带,夜尿频繁,苔腻,双手脉弦,说明是由水湿内扰所致,湿久化热,故带下见黄,且女性带下虽有虚实、寒热之分,然多以湿邪为患。«素问玄机原病式»曰:“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液涌溢而为带下也。”初则湿热明显,故用加味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止带,热清后睡眠尚可,夜尿明显改善,转以除湿为主,故改用防己黄芪汤。唐师应用防己黄芪汤正是借其除湿之功,治疗带下病而获良效。唐师据带下之五色酌情加味,如见白带下则合苓桂术甘汤或加苍术、山药、白芍等疏肝理脾,见青带下则合茵陈蒿汤或加柴胡、茵陈、栀子等品清热祛湿,见黄带下则合百合知母汤或加芡实、茯苓、知母等补脾益肾、清热燥湿,见黑带则合黄连解毒汤或加大黄、黄连、车前子等泻火解毒、除湿止带,见赤带下则合三物黄芩汤或加当归、生地黄、牡丹皮等清肝解郁。

猜你喜欢
防己经方汤加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本草图经》兴化军防己的本草考证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论《金匮要略》木防己汤应作术防己汤
粉防己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