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研究进展

2021-03-28 08:11张金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气阴灌肠病机

肖 秋,张金红

(1.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2.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指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DKD患病率也逐年升高,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糖水平,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等[1]。由于该病病程复杂,临床治愈难度大,单纯西医治疗存在诸多不足。近些年来,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总结了众多治疗方案及经验。DKD属“消渴病”变证,中医规范病名为“消渴病肾病”,气阴两虚是早期DKD的最常见基本病机[2-3]。本文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古籍中无确切的命名,其属消渴病变证,可归为“水肿”“尿浊”“关格”等范畴,现在中医规范病名称为“消渴病肾病”。«太平圣惠方»云:“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消也。”«古今录验方»载:“消渴病有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是肾消也。”传统医学认为,早期DKD的病因多为禀赋不足、劳逸失调、饮食失节等,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且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随着中医病机学发展,其病机也日趋系统化、多样化。临床观察显示,在早期DKD患者中气阴两虚型占总体患者的71.26%[3]。高彦彬教授认为早期DKD病位在肝、肾,肝肾阴亏,日久耗气,而致肝肾气阴两虚[4]。倪青[5]总结林兰教授学术经验,认为气阴两虚是消渴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早期DKD的基本病机。

2 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包括经验性组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单味中药治疗及药对配伍治疗。经验性组方重点在于临床推敲,且着重于个人见解,药物煎煮较为复杂,中药气味浓厚;中成药是在经验方剂的基础上加工提取而成,种类丰富,可为丸剂、散剂、冲剂等;单味中药及药对无煎煮及组方禁忌,安全系数大。

2.1 经验性治疗 杨霓芝教授采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DKD,辨证为气阴两虚型,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加丹参、泽兰等活血化瘀[6]。王耀光教授认为气阴两虚是该病发病根本,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DKD[2]。邬嘉琛教授认为,早期DKD以气阴两虚为本,涉及脏腑为脾、肾,治疗主张“补肾不如补脾”,常用四君子汤加味[7]。张太阳教授认为,2型DKD早期以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为主,故以益气养阴、运脾固摄、滋肾化瘀为大法,以芪黄消肾方(黄芪、丹参、生地黄、北沙参等)治疗早期DK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

2.2 中成药治疗 李鹏辉等[9]应用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DKD气阴两虚兼瘀型6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谢秋芳等[10]运用虫草补肾胶囊改善早期DKD患者中医相关的临床症状及糖脂类代谢,保护肾脏。温智勇等[11]应用中成药肾康丸联合舒洛地特软胶囊治疗早期DKD,发现其可降低血肌酐,减少尿蛋白排泄等作用。刘兴花[12]发现二参益气补肾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可缓解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证症状,且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2.3 中药单味治疗 王琴等[13]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利尿消肿、防止或逆转尿蛋白及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硬化过程等作用,对糖尿病肾病发展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方芳等[14]发现,穿山龙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提高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作用。孟妍等[15]实验研究发现,黄精可降低早期DKD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并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水平及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起到一定保护肾脏的作用。

2.4 常用药对 高彦彬教授发现,金樱子与芡实合用可增强益肾固精、消蛋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DKD[4]。赵玲等[16]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发现,早中期DKD气阴两虚血瘀证治疗方剂中丹参与黄芪药对组合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生地黄与黄芪、山药与黄芪。郭燕周等[17]发现茯苓与泽泻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中使用频率较高,用药以补益、利水渗湿、活血、清热之品居多。

3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灌肠、穴位注射、耳穴埋豆、艾灸等。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外治法是无毒副作用的自然绿色疗法,且疗程短、疗效快,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3.1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是老中医彭静山教授创立的一种特色微针疗法,基于络病理论及五轮学说。杜鹃等[18]利用眼针(双侧肾区、脾区、下焦区)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DKD,结果发现,可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白蛋白/尿肌酐。

3.2 中药灌肠 崔云竹教授运用中药灌肠(药物组成:大黄、牡蛎、蒲公英、附子、细辛等)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DKD,发现能明显减轻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19]。郭明明等[20]发现益肾排毒灌肠液(药物组成:生大黄、蒲公英、煅牡蛎、制附子、丹参)灌肠治疗早期DKD,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3.3 耳穴敷贴及穴位埋线 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薛艳晖等[21]证实耳穴敷贴(取胰腺、内分泌、三焦、肾、肺、脾、胃等穴)能有效缓解患者五心烦热、虚烦不得眠等症状。陈永斌等[22]发现穴位埋线(取脾俞、足三里、肾俞、胰俞等穴)治疗早期DKD,不仅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而且还可减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研究发现,肾俞、胰俞、脾俞等穴位埋线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舒缩平衡,从而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产生防治作用。

3.4 其他特殊疗法 黄菊等[23]在常规早期DKD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足浴(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羌活、黄芪、当归等)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该法经济安全独特,无不良反应。黄海等[24]发现艾灸(取肾俞、足三里、膈俞和关元等穴)可有效降低早期DKD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减轻肾脏损伤。

4 小结

多数医家认为,早期DKD属于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为主,如有兼证,再佐其他治法。中医药治疗早期DKD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相应指标,延缓疾病恶化进程,具有疗效好、成本低、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势。但中医药治疗早期DKD的研究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用药以经验用药为主,缺乏临床依据;缺乏干预用药治疗。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临床研究,以便使其更好地应用于DKD的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气阴灌肠病机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