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3-28 08:24柏成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后遗症中风针灸

柏成武

中风在中医中的治疗由来已久,而随着近年来中医与西医的相互交流,双方固定区域内的疾病治疗方法与认识在对方的医学理念中有了更加完整且科学的解释,并且在治疗方式和效果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中风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脑卒中和血管意外疾病,这类疾病发病急,进展迅速,致死致残率极高,并且在急救治疗成功之后,患者虽然生命安全受到了保护,但是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也就是中医中所说的后遗症,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异常等[1]。为了有效改善中风的后遗症,本文拟从中医角度探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方式,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内本院收治的130 例出现后遗症的中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 例。其中实验组,男39 例,女26 例;年龄55~82 岁,平均年龄(63.24±6.26)岁。对照组,男38 例,女27 例;年龄54~81 岁,平均年龄(63.15±5.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诊断标准,在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全面检查中进行确诊;患者及家属知悉本次研究开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合并药物过敏患者;合并心、肾等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分析患者病情,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常见使用药物有长春西汀、尼麦角林片、维生素B2、维生素E 等,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需要提前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和家属疾病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知识,告知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与不良反应,以此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重视程度,增加患者的配合程度,随后分析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剂量需要根据病情进展酌情加减,共治疗2 周,期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如果出现需要及时停药并进行解决。

1.2.2 实验组 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治疗,药物使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而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如下:首先分析患者病情,进行选穴,出现下肢瘫痪的患者可以选取阳陵泉穴、昆仑穴、双肾俞、悬钟穴、环跳穴、足三里穴、解溪穴、风市穴等穴位;上肢瘫痪的患者则可以选取合谷穴、曲池穴、外关穴等穴位;针对语言障碍的患者则选取通里穴、廉泉穴等穴位;针对口斜眼歪的患者则选择阳白穴、颊车穴、承浆穴、四白穴、地仓穴等。穴位选取完毕之后,给予患者毫针针刺,针刺之前要确保消毒达到规范,消毒后采用平补平泻办法针灸,得气之后留针,留针时间约为30 min,如果患者出现多方面的后遗症情况,则可以同时进行针灸,1 次/d,连续治疗10 d,随后休息3 d,持续治疗60 d,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口斜眼歪情况消失、肢体失调情况消失或者语言不流利等情况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疗之后口斜眼歪情况轻微或有效好转、肢体失调情况消失或者语言不流利等情况轻微或有效好转,肌力改善范围为Ⅱ~Ⅲ级;无效:患者各种后遗症状持续,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判定,分值0~42 分,分值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显效24 例(36.92%),有效36 例(55.38%),无效5 例(7.69%),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显效17 例(26.15%),有效30 例(46.15%),无效18 例(27.69%),治疗总有效率为72.3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27,P=0.003<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5±1.3)分,低于对照组的(8.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9,P=0.000<0.05)。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5.7±3.5)分,高于对照组的(39.8±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06,P=0.000<0.05)。

3 讨论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者受到身体自身因素、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多种脑血管意外而导致的肢体、语言、神经等方面的病症,具体表现为口斜眼歪、半身不遂、语言表达障碍等,这不仅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更为一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有效治疗患者的病情,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2]。西药治疗中,长春西汀是常见的治疗药物,作脑血管扩张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增加血管平滑肌的环二鸟苷酸(c-di-GMP)的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而尼麦角林片为半合成麦角碱衍生物,具有α-受体阻滞作用和扩血管作用,可加强脑细胞能量的新陈代谢,增加氧和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神经递质多巴胺的转换而增加神经的传导,加强脑部蛋白质的合成,善脑功能,但是可有低血压、头晕、胃痛、潮热、面部潮红、嗜睡、失眠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药物的时候,用药需要按照医治疗[3,4]。如果西药长时间的治疗都不见效果,那么可能需要考虑到药物效果的下降以及长时间大量服用药物所导致的负面影响,需要考虑采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的文化自信,过去中医受到西医冲击倍受冷落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已经学会客观的看待中医与西医的疾病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方式也被更多人所接受。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采用针刺或者火灸人体的穴位来实现疾病的治疗目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并纳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在长期以来关于各种病症的治疗效果得到了验证。中医认为中风是患者受到外邪入侵,导致浊痰内滞、血气淤存而出现的五脏六腑失养,气血不调,进而导致肢体不遂、言语表达异常等后遗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通脉活络。针灸作为特色疗法,能够通过对穴位形成刺激作用,可达到阻断神经异常放电和疼痛传导的目的,从而接触痉挛、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最终达到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5]。在中风后遗症状治疗中,根据不同的后遗症类型首先进行穴位的选择,随后进行规范的针灸刺激,患者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当前中西医联合治疗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风后遗症当中与药物治疗进行联合治疗,针灸能够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且对于经络血流起到疏通作用帮助药物更有效的在人体中运输,最终发挥作用,针灸在该过程中则起到了有效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出现了后遗症的中风患者,在中医治疗思想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办法效果十分明显,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同时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巨大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得以高质量延续,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后遗症中风针灸
春天的“后遗症”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