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2021-03-28 08:24李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左心室依从性研究组

李楠

近年来,心力衰竭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脏舒张、收缩功能障碍,静脉回心血量无法排出心脏,静脉系统血液淤积,最终导致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1]。因患者多为老年群体,自护意识和健康意识观念较差,再加之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患病后情绪波动较大,治疗依从性较差,对疾病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据数据显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依从性,对于疾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2]。所以,本次研究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予以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0 月本院收治的68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 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1∶13,年龄28~75 岁,平均年龄(36.54±12.82)岁。研究组男女比为20∶14,年龄29~76 岁,平均年龄(36.48±13.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准予研究;②无其他器官性疾病;③患者、家属知晓情况,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研究;②伴有精神、意识障碍;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制订护理路径表:由3~5 名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路径表,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并定期讨论,拟定护理目标以及教育策略,每日如实填写路径表,并发放于患者手中,让患者提前了解护理内容。②心理疏导: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病房、医院和主治医生情况,减少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害怕心理。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病因、预防措施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帮助患者疑难解惑,消除心中疑虑,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患者保持愉悦、开朗心情,从而提高积极性。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家属疾病治疗进展,让家属经常鼓励、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有助于提高依从性。③健康教育宣讲:可通过院内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宣传卡片等形式,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让患者面对面交流,相互熟悉、了解,互相支持和鼓励,活跃氛围,提高积极性,不断提高患者健康和护理意识,使患者认识护理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既能缩短治疗时间,又能提高健康意识观念,对于疾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④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喜好和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确保每日充足的营养补给,可多摄入高纤维、高蛋白质、易消化和低脂食物,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量,并要求患者忌烟酒。⑤环境干预: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房间向阳、通风。因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免疫力下降,易引起感染等症状,增加疾病风险。因此,要控制每日探视人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若夜间巡视时,要确保动作轻柔、走廊上禁止大声喧哗,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让患者养成养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既能提高舒适感,又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⑥运动指导:因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和耐受力较差,导致病情难以治愈,应根据患者情况,通过散步、太极拳等有氧活动,改善心血管,提高机体抵抗力,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应适当减慢,或者暂停15~30 min 后,继续锻炼。同时,对于卧床休息患者,可给予简单坐起和上肢运动,按摩受压部位,避免引起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运动时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并需要家人或者护理人员一旁看护,避免出现异常问题。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两组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包括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②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总分100 分,完全依从:分值≥85 分;部分依从:分值在60~85 分;不依从:分值≤60 分。依从率=(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物质功能和心理功能4 项,每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和生活质量之间呈正比关系,分值越高生活质量也就越好,反之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对照组心率为(74.58±15.68) 次/min、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4.85±18.59)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4.02±11.75)%;研究组心率为(84.88±15.79)次/min、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6.87±13.88)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12±11.63)%。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99、2.006、2.151,P=0.009、0.049、0.035<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15 例完全依从、11 例部分依从,8 例不依从,治疗依从率为76.47%(26/34);研究组患者中,20 例完全依从、12 例部分依从、2 例不依从,治疗依从率为94.12%(32/34)。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为(70.25±1.12)分、物质功能评分为(69.85±3.26)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0.29±2.5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71.47±3.06)分;研究组躯体疼痛评分为(88.63±4.15)分、物质功能评分为(89.03±1.26)分、生理功能评分为(89.39±5.12)分、心理功能评分为(87.25±4.21)分。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物质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3、31.999、19.471、17.679,P=0.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心肌功能受损后,左心室肥厚性扩张、重塑,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机体各器官供血量也不断减少,从而引起循环异常[3]。根据其疾病性质,可分为慢性和急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等症状,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会逐渐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提高对于该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重视,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以往,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仅采取常规护理,但由于患者年龄大,自护能力较差,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不利于疾病预后。因此,逐渐对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希望通过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症状,抑制病情恶化。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新颖的护理服务,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具有计划性、预见性,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流程以及诊断结果,将护理措施通过护理路径表的形式开展,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4]。首先,制定护理路径表,让患者提前了解内容,积极参与全部过程,不断提高患者健康和护理意识,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既能减少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抵触心理,又能提高护理目标性,确保护理质量。而有效的心理疏导,不断开导和鼓励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疑虑,使患者保持乐观、开朗心情,既能改善负面情绪,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其次,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和饮食指导,因患者为老年群体,记忆力逐渐下降,对于疾病认识程度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宣讲,可有效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再从饮食上合理搭配,保证每日营养摄入量,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对于后期疾病康复具有关键作用。最后是环境干预和运动指导,因患者身体耐受力较差,睡眠质量差,定期房间消毒和打扫,控制每日探视人数,减少噪音污染,既能确保患者正常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又能避免院内交叉感染[5]。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运动锻炼和按摩受压部位,改善身体机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等症状。此外,出院前告知患者回院复诊重要性、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定期回院复诊,便于医师及时了解患者情况,避免病情恶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疼痛评分、物质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疗效确切,既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依从性,又能促进疾病预后,提高后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左心室依从性研究组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