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干预方案与效果观察

2021-03-28 13:59牛雨晴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精神障碍满意率

牛雨晴

(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100)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癫痫病患者当中,大约有1/3的患者并发有精神障碍疾病[1]。对于该病患者而言,除了必要的治疗方案之外,还需要采用专业性的护理方案来辅助治疗,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当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疾病后为护理措施增加了较大的困难。而在当前的护理报道中,对于该疾病的护理工作也未见统一标准,因此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通过探究在癫痫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护理干预方案以及护理效果,从而为癫痫并发精神障碍临床护理决策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内来我院就诊的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100例,根据施予的不同护理措施分别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患者年龄为22~65岁,平均为(42.32±2.37)岁;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4∶26,患者年龄为23~63岁,平均为(43.16±3.12)岁。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特异性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入组标准:①研究方案及知情同意书经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正式批准此项研究。②所有参与研究的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均获得该研究的知情同意,并签署该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两组中合并恶性肿瘤、心脏、肝肾等疾病患者。②将对本次治疗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症状的患者排除。

1.1.2 护理方法 试验组予以加强护理方案:①心理护理方案,对于癫痫并发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而言,其本身就属于精神类的疾病,因此当出现病情变化之后,会对患者的生活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且由于生活影响还会让患者出现情绪波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紧张、自卑等负面情绪,而当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各类自杀、自残等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当中,在与患者沟通时需要保证话语的规范性,尽量不要刺激患者的心理情绪,如应用和善、真诚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沟通,降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警惕性。并且在护理当中,需要尽量满足患者各项合理的需求,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消除。②生活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性的作息时间,避免患者在生活中存在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智力功能障碍者需要给予日常生活护理,在患者吃饭、洗澡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护理帮助措施,保证患者的床铺干净、整洁,尽量清理房间内的危险品与障碍物,让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影响患者的精神。时刻准备着相应的急救工具。③药物护理,对于癫痫并发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保证在患者服药的过程中能够始终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服药,并且定期、按时嘱咐患者服药,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针对配合度较差的患者而言,需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劝诫,督促服药依从性,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对照组则予以一般护理方案,包括用药指导、环境清洁、饮食干预、运动训练、随访调查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护理满意率 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用来衡量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于护理后进行评估。护理满意率评定标准:90~100分:十分满意;65~89分:满意;0~64分:不满意。

1.2.2 暴力行为发生率 于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暴力行为发生率=(发生暴力行为次数/患者总数)×100%。

1.2.3 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于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自理能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社会能力评分、心理情绪评分、综合评分,单项分数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 试验组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分别有21例(42.00%)、26例(52.00%)、3例(6.00%),总体满意率为47例(94.00%);对照组中的各项例数则为16例(32.00%)、16例(32.00%)、18例(36.00%),总体满意率为32例(64.00%)。经比较,试验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暴力行为发生率 试验组患者中,其出现暴力行为患者有3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3例(6.0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暴力行为患者有9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9例(18.00%),研究可知,试验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较低,且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差异(P<0.05)。

2.3 预后生活质量评分 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前,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为(3.75±0.35)分、活动能力评分为(3.30±0.30)分、社会能力评分为(3.6 2±0.5 1)分、心理情绪评分为(3.31±0.54)分、综合评分为(3.85±0.58)分;干预后,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为(8.20±0.30)分、活动能力评分为(8.15±0.35)分、社会能力评分为(9.10±0.20)分、心理情绪评分为(9.10±0.34)分、综合评分为(8.88±0.53)分;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为(3.10±0.25)分、活动能力评分为(3.21±0.31)分、社会能力评分为(3.14±0.33)分、心理情绪评分为(3.22±0.25)分、综合评分为(3.17±0.23)分;干预后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为(5.46±0.02)分、活动能力评分为(5.29±0.40)分、社会能力评分为(5.44±0.80)分、心理情绪评分为(5.24±0.77)分、综合评分为(5.53±0.52)分;比较两组的整体评分可知,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

3 讨 论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特别是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而根据疾病特性而言,可以将其区分为发作性疾病与非发作性疾病,而在发作性疾病当中[2],主要是随着患者的情绪变化、精神变化而变化的,患者疾病的进展程度由患者的思维、感觉以及知觉来决定的。而对于非发作性疾病而言,其临床症状则是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人格特征以及精神障碍性来决定的,因而无论是哪种疾病,都会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3]。在癫痫并发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当中,由于患者用药的周期性较长,导致很多患者的用药的依从性较低,从而影响了病情治疗效果,此外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诱发该疾病的发展的诱因很多,所以,临床治疗上大部分都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服务,并且该疾病本身还具有相应的特殊性,当疾病发作后患者的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因而护理质量也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4]。

在癫痫并发精神障碍疾病而言,患者的激惹行为与攻击行为比较高,据临床研究得知,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还要高[5],并且情绪的变化也呈现着多样性与不稳定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抗癫痫治疗方案为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据相关报道得知,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而言,需要配以综合性的护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关注度,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内心的负性心理,维持良好的护理心态[6]。

在护理的过程中,首先予以患者心理护理,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7],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拥有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配合医师进行护理,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使用温柔的语气进行沟通,避免说出对患者具有刺激性的语言[8],并且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要求,对于无法满足的要求,则需要详细给患者解释。而在生活护理当中,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休息时间,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且还需要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让患者能够按照医师制订的方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9]。

在对患者使用加强护理方案后,与应用一般护理方案对比,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可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说明,加强护理方案应用于癫痫并发精神障碍患者中,对于其护理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暴力行为发生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将加强护理方案应用于癫痫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在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有着显著效果,并且还能控制好患者的情绪,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精神障碍满意率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所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