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神名词源流考证❋

2021-03-28 22:02李冬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神气精气内经

申 力, 杜 松, 刘 莹, 葛 瑶, 李冬雪△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070;2.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 100039)

望神是中医望诊的特色和重要内容,《中医药学名词2004》与《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定义望神“是用视觉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外在表现和精神状态的诊断方法”[1,2]。中医历来重视望神,“察神”“察神气”“观神”“观神色”“察神情”等相关表述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医书中,并且善于从形、色、脉象、舌象等多方面观察和体会“神”之所在。“望神”的提出、内容的丰富、理论的日趋完善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结合历代医籍分条缕析,对“望神”名词进行源流考证,以期理清“望神”理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脉络。

1 “望神”理论的起源

先秦两汉时期是望神之肇始,这一时期虽然并未明确提出“望神”一词,但却有大量关于“望诊”及“神”的记载,且多集中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这些论述为“望神”理论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概念之一,《内经》中关于神的论述有近200处[3],如“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血气者,人之神也”“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等,说明神是随人体生命而存在,源于先天之精,滋养于后天之精,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气血津液调和的体现。由此,《内经》中多处强调在诊病疗疾过程中应该重视审察神之有无。《素问·移气变精论篇》载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通过神的存在与否预判疾病的顺逆、转归。《灵枢·本神》载:“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曰:“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小针,即上文微针之谓。易陈者,常法易言也。难入者,精微难及也。粗守形,粗工守形迹之见在也。上守神,上工察神气于冥冥也。不但用针,诸治皆然”[3],都在提示医者针刺治疗时要关注患者神的状态。

根据《内经》的相关论述,主要通过望诊来审察神之所在。中医望诊理论在该时期已初具规模,书中多以“色”指代望诊,尽管记载比较分散,但较为全面地叙述了望诊的内容,包含有面色诊、形诊、目色诊、体态诊、毛发诊、尺肤诊等[4]。而神寓于人体的各个方面,通过以上多方面望诊便可了解神的得失。《灵枢·本神》言:“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月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提示可以通过观察人体的神情体态、肌肉、皮毛、色泽情况来反映神之有无,从而推断病情的轻重。《黄帝内经》特别注重对色泽的察看,《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说明正常人的色泽必须是明润而有光泽,含蓄而不暴露。色泽之神气是体内精气的作用和表现。观察色泽的神气,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状况,对判断疾病的转归、预后有重要价值。作为生命活动表现的神,不仅可以通过意识状态、语言呼吸、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而且可以通过两目反映出来。《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气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这即是重视望“目”之神的记载。所谓“视目之精明,诊神气也”,通过望两目的神采,能够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

2 “望神”理论的发展

唐宋时期,一些专科著作体现了对望神的重视。但主要是对《内经》相关理论的完善,且多集中于望面色的论述,依据色之夭泽来判定人体神的状态。如孙思邈《千金翼方》首次载录了专论气色的望诊专篇“色脉卷”:“是知人有盛衰,其色先见于面部”[5]。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谈到:“面白无精光”“生下面色无精光”[6],由面色观察小儿神之得失。

及至金元时期,医家开始重视诊脉以察神:“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人之神”,根据脉象是否冲和有力、诊察有神与否,即可判断人体气血的盛衰,推断疾病的吉凶预后。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设立“脉当有神”篇,元·滑寿的《诊家枢要》载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对于李东垣“脉中有力,即有神矣”进行了解释,认为“脉中有力”的中字为浮中沉之中,“有神”即言“有胃气”,说明脉之有神无神的重要性,望神可反映人体正气盛衰、五脏安和状况,而脉象之神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通过审查脉象的神气,帮助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外在表现和精神状态,这些察脉中神气的论述也为后世“脉贵有神”“于脉中求神”的诊脉要领奠定了基础。

3 “望神”理论的成熟

3.1 “望神”专篇出现

各代医家虽然尊崇《内经》中关于神的理论,并应用到诊疗实践中,通过望诊、脉诊的方法察神,但多为零散记载,一直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望神理论。直至明清时期,中医四诊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各诊法内容基本形成了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汇集诸家经验的基础上,四诊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层出不穷。其中在望诊方面,充分认识到望神的重要性。如《难经正义》中所言:“观《内经》论色,分死、病、平三等,虽未明言神气,而神气即寓其中。然五色内应五脏,此道其常,而病则有变,甚有五色不应五脏者,此又变中之变也。若能察神气,因其常而识其变,则于望色之道,得其要领矣。[7]”并确切地将察神气列为望诊的主要内容,如林之翰《四诊抉微》“望诊篇”中详论“察神气存亡”,石寿棠《医原》中专设“望病须察神气论”,但这些著作中均未明确提到“望神”一词。

3.2 “望神”一词首现

“望神”首见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其载曰:“医家造精微,通幽显,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贤之旨。[8]”此处虽言望神但并非望诊时所观之神,而是代指望诊,同“望而知之谓之神”之意。可见,古代医学主要将“望神”称作“察神”“察神气”。

3.3 系统归纳“望神”理论的内容

这一时期对望神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补充与完善,使望神理论趋于成熟。张介宾根据《内经》的精神和临床实践,提出以临床患者的目光、形态、动静、神志、面部表情、言语声息等作为“望神”的主要内容,详细形容了神之存亡的状态,同时指出在脉诊和望神出现矛盾时,以望神为判断病情首要依据。如《景岳全书·传忠录·神气存亡论》所述:“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皆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9]”《四诊抉微》“察神气存亡篇”提到“察神”,不仅包括察“形”之神,同时也包括察“脉”之神[10],全面总结了“察神”的内容。

该时期医家对通过色泽体察神气的认识更为深刻详尽,进而丰富了望神理论。如《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中,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色泽的描述做了详细注解,有理有法,提出其有神气即是有胃气之说,其载曰:“夫人之神气,栖于两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察其清浊,以辨燥湿;察其动静,以辨阴阳;察其有无,以决死生。如是而望始备,而望始神……不论何色,均要有神气。神气云者,有光有体是也。光者,外面明朗;体者,里面润泽。光无形,主阳主气;体有形,主阴主血。气血无乖,阴阳不争,自然光体具备……盖以平人五脏既和,其色禀胃气而出于皮毛之间。胃气色黄,皮毛色白,精气内舍,宝光外发,既不浮露,又不混蒙,故曰如缟裹……即重有神气之义。盖有神气者,有胃气者也。[11]”《医门法律·望色论》指出观察人体色泽的要领就是看神气的盛衰,其载曰:“人之五官百骸,赅而存者,神居之耳。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察色之妙,全在察神。血以养气,气以养神,病则交病。失睡之人,神有饥色,丧亡之子,神有呆色,气索自神失所养耳。[12]”此外,汪宏在《望诊遵经》中首次提及“观舌之神”并载曰:“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鲜明,得之则生,失之则死。[13]”他以舌质的色泽、灵动程度作为神之存亡的标志,并据此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从而拓宽了望神的内容。

综上认为,明清时期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望神的内容,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的望神内容,注重从人体皮毛、肌肉、色泽、目睛、神情、体态、言语声息、脉象、舌象等多方面望神、察神。

4 “望神”名词的规范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系列教材,全国中医药院校一版教材望神色中解释了精与神、神与色、气与色的关系,并单独列出“诊神”,强调“一望得之”,这一望得之首先要注意病人的目光神态[14]。二版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1964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认为望神色包括望精神和望气色[15]。四版教材也是将“望神”作为望诊中望全身情况的首个论述内容[16]。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正式提出“望神”[17],规范了“望神”的定义及内容,包含观察精神状态及外在活动状态2方面,以目光、神志、面色、形态等作为望神的重点,并将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也纳入望神的内容,而古代医著中提到的望舌之神、察脉之神则分别归属于舌诊、脉诊篇,与“望神”分开而论。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2004》[1]以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2]以“望神”作为规范名。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文献的标引和检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也以“望神”作为正式主题词。现代有代表性的教材如《中医大辞典》[18]等也以“望神”作为规范名,至此,“望神”作为这一诊法的规范名已成为共识。

神为五脏所生之外荣,望神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睛光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为得神之象,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为健康状态,或虽为病态也属善候。反之,依据目光、面色、神志、形态等方面的失常程度表现出少神、无神、假神,神乱等,反映了机体精少神亏、正虚邪盛等整体状态的异常,如出现除中等假神征象则为恶候,预示脏腑精气衰竭。因此,能够通过望神掌握五脏的盛衰、精气的盈亏、病势的进退、病情的善恶及预后等,从而指导临床诊病用药。

本文对“望神”从源流做了系统考证,证实了其应用价值,对其的继承、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神气精气内经
神气的公鸡
植物活体状态精气成分测定方法与估算模型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神气小老虎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
神气小羊
保养精气,节欲防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