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2021-03-28 12:11安晔
考试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小学德育新时代

安晔

摘 要:新时代的发展对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对于该阶段的德育管理必须以创新为指向,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意识和三观的培养,推动其身心健康成长。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小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开辟有效的德育管理路径,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有效路径

一、 前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与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中,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讲授,更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优化学生思想意识,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小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必须从认知、途径、策略等各个方面出发,以创新为主要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实施个性化培育,与学生认知世界建立充分联系,关注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思辨思维发展,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但实际教学中,无论德育管理目标、内容,还是德育管理方法与评价上,都与新时代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探究基于新时代背景的小学德育管理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二、 小学德育管理分析

德育管理与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体现在内容上。德育是一种教学过程,涵盖了所有的教学因素。而德育管理是一种活动,主要为了保障德育的顺利有效实施。其次,体现在对象上。德育管理与德育相比,除了学生外,还涉及教师以及所有在校教职工等。

因此,小学德育管理主要涉及目标管理、组织管理、课程管理、制度管理、环境管理等。要求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年级德育目标,并体现出整体与局部,建立多元的评价方法。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德育管理组织机构,将德育工作分解到各个部门,并与家庭配合,组建家校共育的网络。还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改进各种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优化学校环境和教室环境,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氛围。

三、 新时代下开辟小学德育管理有效途径的重要性

上文提到小学德育管理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基础课程中的德育管理外,还包括校园生活中的德育管理等,针对不同方面的德育管理,新时代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具体要求,小学德育管理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途径,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德育管理的要求具体如下。

基础科目课程管理中,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找到课程内容与德育之间的契合点,在开展课程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完成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养成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准则的行为意识。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教育主题,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宣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扶危救困等传统美德,或者丰富校园活动类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高德育管理有效性。

四、 小学德育管理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主要针对教育合力所涉及的对象,具体包括教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求三者在思想和行为意识上必须就学生德育管理达成一致,凝聚教育力量,让此种力量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在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发挥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对于小学道德管理,单靠学校一方面力量难以实现,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德育管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活动性原则

德育管理本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实施中必须遵循活动性原则。此外,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通过组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与感受,获得深刻认知。为此,小学德育管理要善于组织致力于学生良好品德塑造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一种健康的行为倾向,无形中渗透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使其心灵受到滋养,提高管理有效性。

(三)生本性原则

该原则主要指小学德育管理要避免成人化,善于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从实际生活出发,改变传统德育形式,挖掘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新课标改革强调“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要求将学生作为一切教育和管理活动的核心,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

五、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分级制定德育管理目标,明确德育方向

道德认知是人精神的一种内化,更是外化与行为的一种过程。它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从一开始的自由走向自我约束。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是不同的,决定了德育目标与要求不同。为此,小学德育管理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一个科学、系统的目标体系,制定多元目标,尽量满足学生的年龄需求与特长需求。此外,还要尽可能多地融入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挖掘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能和天赋,提高抗挫能力,促进精神层面、能力层面的综合发展,落实新时代教育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培养方向不同,将德育管理目标分为自理、自律、自主三个阶段。以三四年级的自律为例,处于该阶段的学生逐渐拥有了独立性,面对强制性管束有了反抗的意识,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单独处理问题的能力、抗挫能力还不足,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此时德育管理者要重点培养学生遵守班规和尊重家人的自律能力,在学校学会与同学和谐相处,勇于承担学习任务,在家庭与社会中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增强责任和服务意识。

(二)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

笔者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发现,直觉学习在一个人的生涯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直觉学习最初是从家庭、社会开始的,属于一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学校教育经过严谨的教学设计,拥有很强的目的性,直觉学习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家庭与社会是学校德育中外部环境的有效补充,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互补性。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要加强对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共同建立德育网络体系。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小学德育新时代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