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水杨酸辅助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2021-03-29 20:47侯燕穆延芳韩金斗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疗效

侯燕 穆延芳 韩金斗

[关键词]超分子水杨酸;玫瑰痤疮;皮肤屏障功能;疗效;不良反应

与寻常痤疮不同,玫瑰痤疮一般不会出现粉刺,但因毛孔粗大及毛细血管扩张,在炎症与皮脂腺分泌过度的影响下常易形成表皮斑块,2018年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的调查显示,玫瑰痤疮患者常会因误诊或治疗方式不当而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1]。对于红斑毛细血管型、丘疹型的玫瑰痤疮,临床多采取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对于反复感染、累及眼部的鼻赘型,常以激光治疗为主[2]。水杨酸作为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具有抗炎止痛、止痒止汗等多种作用,但常规制备的水杨酸,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长期使用可引起灼伤,甚至是眼损害[3]。超分子水杨酸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不仅有滋养调理的功效,也可达到皮肤深层的清洁,从而闭锁毛孔,抑制油脂分泌[4]。周书帆等[5]将超分子水杨酸与窄谱强脉冲光联合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胡南等[6]将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联合用于中度痤疮的治疗,均获得了显著疗效。为明确超分子水杨酸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玫瑰痤疮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26~62岁,平均为(41.5±7.2)岁,病程8周~6.5年,平均(2.4±0.6)年,红斑毛细血管型26例,丘疹型20例,鼻赘型7例;研究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4~60岁,平均(30.7±7.0)岁,病程7周~7年,平均(2.6±0.8)年,红斑毛细血管型28例,丘疹型20例,鼻赘型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②皮损多见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炎症性毛囊丘疹等,符合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7];③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维生素A等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④能坚持和配合治疗,并完成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等;②不耐受任何浓度水杨酸治疗者;③为脂溢性皮炎、家族性酒渣鼻样疹等其他皮肤疾病;④合并面部恶性肿瘤或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1.3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均禁烟禁酒,采取清淡饮食、保持生活规律,并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盐酸米诺环素片(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263,规格:0.1g×12s),首次剂量0.2g,然后每天1次,每次0.1g;甲硝唑凝胶(江苏知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213,规格:0.15g:20g),清洗皮肤后取适量本品薄涂患处,2次/天。共治疗8周,或根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及治疗计划。

试验组:给予超分子水杨酸辅助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清洁面部后,在眼睑及嘴唇外周涂凡士林以保护两处皮肤,取适量30%新型超分子水杨酸焕颜面膜(上海瑞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均匀涂抹于患处轻柔按摩5~10min,若皮损处出现白霜或强烈灼痛,立即用清水洗净,再用医用面膜敷15~20min,医用保湿喷雾喷1~2次。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首次治疗后的第4天进行维持治疗,即取适量2%新型超分子水杨酸均匀涂于患处,轻柔按摩15~20min后清水洗净,1次/天。治疗期间注意防晒,避免使用其他护肤品。

1.4 观察指标:①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均用Visia皮肤检测仪和CK公司的Multi Probes AdapterMPA5/9软件在常温环境中(室温20℃、湿度40%~60%)对患者的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油脂、表皮含水量及红斑量进行测定;②临床疗效:由两位临床经验10年以上的皮肤科主治医师分别进行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结节、瘙痒6项皮损评分,每项0~3分,取总分平均值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总分-治疗后皮损总分)/治疗前皮损总分×100%。痊愈:疗效指数100%;显效:疗效指数80%~99%;有效:50%~79%有效;无效:疗效指数<50%;③不良反应;④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0软件处理数据,“n (%)”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后,对照组的TEWL、油脂、红斑量显著高于试验组,表皮含水量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84.91%,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53%,显著高于试验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5.66%,与试验组的复发率1.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6,P >0.05)。

2.5 典型病例:患者,女,48岁,玫瑰痤疮6年,采取水杨酸辅助常规治疗。

3 讨论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皮损常发于颜面中部,常规治疗虽能封闭毛细血管,促进红斑毛囊消退,但对皮肤表层含水量的改善作用却较差,尤其对皮肤屏障功能较差的患者,光疗、药物等反而会增加皮肤的敏感性,强化外界因素对外分泌汗腺和皮脂腺的刺激,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皮损范围和深度扩大[8-9]。对照组治疗后的TEWL、油脂、红斑量显著高于试验组,表皮含水量显著低于试验组,可见超分子水杨酸能在促进神经血管调节功能改善的基础上,提高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达到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保湿滋润的目的[10]。利用超分子技术制备的水杨酸无需添加有机溶剂,既保留了传统水杨酸的抗炎、杀菌、去角质等作用,又降低了水杨酸对皮肤的刺激性,充分提高了玫瑰痤疮患者的受众度[11]。因此,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低于试验组。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脂有润滑皮肤,缓解皮肤干燥和防止部分病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过度清除油脂,会增加表皮水分的流失[12]。因此,笔者建议治疗玫瑰痤疮的同时,应注意保证皮肤的水油平衡,避免油脂分泌过少,皮脂腺萎缩,加速皮肤老化。

甲硝唑凝胶主要通过阻碍细菌代谢和促进细菌凋亡达到控制炎症的作用,而盐酸米诺环素片对浅表性皮炎及各类细菌有明显的疗效,但其不利于皮肤角质层水分的保存,还可引起维生素缺乏、光敏性皮炎,加重或诱发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问题[13]。此外,盐酸米诺环素片对某些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的抑制,可致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出现[14]。水杨酸则可降低皮肤的紧绷、干燥感,缓解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故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也有不同的研究认为,相对于水杨酸的副作用,甲硝唑凝胶、盐酸米诺环素片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其实更小,若患者无明显的光过敏史,还可联合光疗,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不良反应[15]。郝飞等[16]的研究表明,水杨酸的大量积累可提高植物防御真菌、细菌及病毒侵袭的能力,并对其产生持续抗性,从而调节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但人的表皮,对从柳树皮、白珠树叶等植物中提取的水杨酸的适应性并不高,特别是眼部及唇部等较薄区域的皮肤,水杨酸积累量过多时,可致末梢神经功能丧失[17]。因此,使用30%超分子水杨酸作用于玫瑰痤疮时,部分患者仍会因油脂、角质的溶解出现瘙痒、红斑和灼痛等。对此,除湿敷之外,还需根据患者自身的皮肤温度、pH值、角质层厚度调整水杨酸浓度,如:酸性肤质,可适当降低水杨酸治疗浓度及维持浓度,待损伤部位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至正常浓度,以增强疗效,减少皮肤不适感。

綜上,超分子水杨酸辅助临床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皮损消退,短期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超分子水杨酸的临床使用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是否对不同类型的玫瑰痤疮具有明显疗效还未可知,其远期疗效还需扩大样本数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