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021-03-31 06:50戴晶晶阳泉路达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阳泉045000
砖瓦 2021年3期
关键词:裙房后浇带钢筋

戴晶晶 (阳泉路达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在高层建筑中需要大量混凝土,为了避免混凝土收缩、沉降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应用后浇带进行分割,在混凝土沉降、收缩完毕后,再将后浇带各个区域相互连接,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十分重要。尽管后浇带施工流程不复杂,但是其中包括大量的技术要点,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 后浇带的使用意义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更加复杂,结构材料表现出高强化的特征,也出现了大量超厚、超宽大型建筑。针对此类建筑,在设计上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以释放由于变形效应而引起的能量,避免建筑出现裂缝,但是,如果设置变形缝,会给结构的防风、防水、保温等造成问题,在地震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会破坏变形缝的两端结构,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施工期间保留临时性变形缝,这就是后浇带,根据后浇带的作用,包括三种类型,即沉降式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与收缩后浇带。后浇带的原理是“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混凝土结构对于温度应力的影响只是集中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在超过这个范围之后,温度应力的影响就会减小,为了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需要尽可能减小伸缩缝的设置,并降低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抗裂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结构的收缩沉降变形都是出现在施工阶段中,施工完毕后,温差与收缩变形就会减小,这就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活动期,尤其是在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多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早期裂缝的出现,降低温度收缩应力,那么,需要将结构总温度收缩变形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在温度收缩变形时,需要将超长混凝土划分为不同的小段进行分段施工,避免各段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在结构释放后的温度收缩变形后,就需要将各个小段浇筑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温度收缩变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裂缝,也取消了伸缩缝,不会对建筑物带来过大的影响。

2 后浇带的施工要点分析

2.1 底板后浇带设置方式

后浇带需要设置在建筑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目前,在建筑施工环节,一般会在梁、板变形位置设置后浇带,此外,也可以在梁、板的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在设置时,需要控制好后浇带的宽度,一般集中在80cm~100cm之间,如果后浇带位于板的中部,那么,宽度80cm 即可。如果下移后浇带垫层,需要增加控制面标高,以便后期清扫后浇带中的垃圾和杂物。在施工环节中,还要利用水泥砂浆将整个后浇带底部覆盖、抹平,再进行浇注处理,以确保底板厚度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

2.2 后浇带钢筋的设置方式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是沉降式后浇带,那么,需要将钢筋保持一个贯通状态,如果应用的是伸缩式后浇带,就需要将钢筋断开,减小钢筋的约束力,避免混凝土开裂。在施工后期,对于后浇带钢筋的设置,需要根据差异沉降的变形情况来作为依据,增加钢筋数量,在整个设置过程中,还要严格开展密封管理,避免污水、杂物、垃圾进入后浇带,在底部后浇带两侧需要设置砖带,对于底板转角等位置,要及时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再进行密封,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2.3 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要求,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混凝土块松动,将其中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2.4 底板后浇带防水处理

对于底板后浇带的防水处理,需要应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标号要严格控制,并在其中加入膨胀防水剂,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不需要截断底板钢筋,要适当增加附加钢筋,将钢筋设置在后浇带两侧,应用收口密目钢丝网来拦截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还可以提前铺设卷材防水层,以提升防水抗渗效果,避免地下水的进入。另外,为了避免施工废水和雨水进入到后浇带,还要设置挡水墙,采用防水砂浆涂抹,以提升墙面的防水效果。

2.5 后浇带模板施工

在墙体后浇带两侧钢筋橡胶垫位置,需要设置拉钩,保护好保护层垫块,在预留后浇带时,要控制好其大小。施工环节也可以应用双层钢丝网作为侧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后浇带二次浇筑后,混凝土还没有完成浇捣处理,或者未达到设计值之前,避免将支架拆除,在二次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后,再从上到下将模板与支撑拆除,避免误拆而影响施工质量。

3 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被称为“临时性变形缝”,该缝根据具体情况,保留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封闭,从而将结构连成一无缝整体结构。但是,设置后浇带的目的是取消结构中的永久性变形缝,其作用的发挥受到横穿后浇带的钢筋、后浇带设置形式、后浇带的处理方式和建筑结构形式四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为了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如下几个方向着手。

3.1 严格判断好沉降量

高层建筑是由楼体和裙房组成,实际的施工环节,需要保证上述两个结构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后浇带施工环节中,需要将楼体和裙房相分开,在大部分沉降完毕后,再将高低层之间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如果采用拼装式的建造方式,那么,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施工,由于楼体本身和裙房结构是不同的,其受力状态也具有明显差异,特别是高层建筑,本身约束力较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校验、核对工作,调节好压力差,减小施工环节中的压力,降低对建筑的压力。对于底层部分裙房,是以交叉梁作为基础,会增加对基础建筑的压力,对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控制好时间差,先建造楼体,在楼体建成后,再建造裙房,并严格核对两部分的沉降情况,科学控制裙房标高。

3.2 按照标准流程来施工

《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1999)[29]规定主裙房采用整体基础时,主楼与裙房基础之间应该采用后浇带方法,其处理方式与施工缝相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也规定了主裙楼不设置沉降缝时,应该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位置可根据具体要求设在主楼边柱的第一跨或第二跨内。在施工环节中,需要根据要求设置后浇带,针对较长的建筑物,每隔30m 左右,需要设置一个后浇带,并且应用膨胀性混凝土,以更好的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高层建筑中,大体积的混凝土长度较长,会增加温度应力,因此,在施工环节中,需要确保混凝土温度下降到标准之后,再进行浇筑,后浇带至少要保留30d以上,以避免浇筑变形问题的产生,在二次浇筑时,需要应用高一级的混凝土来进行施工,避免新旧混凝土在混合时出现裂缝。

3.3 避免漏水问题的发生

后浇带涉及较长的施工时间,在温度、天气、风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伸缩裂缝。另外,在密闭完成后,如果后浇带中有杂物落入,也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可能出现渗漏现象,为了避免该种问题的出现,需要提前采用止水处理法,设置橡胶止水带,避免出现渗水问题。

3.4 重视维护管理

在确保后浇带预留长度满足标准的要求下,施工人员可以设置挡水设施,避免污水、杂物落入后浇带,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处理各个环节,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在后浇带的隐蔽验收环节,需要及时拍摄图片,避免隐蔽位置的问题遭到掩盖而影响施工质量,在编制监理细则和施工方案时,需要明确图像重点内容和拍照部位,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3.5 控制好钢筋材料间距

在后浇带施工中,钢筋材料和间距的控制是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重点,这直接关乎工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对此,要科学设置施工间距,根据施工情况的变化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比如,温度变化会影响后浇带间距的伸缩,钢筋数量和设置形式也会对后浇带间距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后浇带的功能严格选择钢筋,以确保各项工作均能够顺利开展。

4 结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重点,后浇带施工也是问题的多发环节,在不少的建筑中,由于后浇带材料不过关、位置不合理、养护不到位,导致建筑出现了裂缝,不仅影响了建筑的正常使用,也造成了质量安全风险。为了保障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取得理想的作用,相关单位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后浇带设置、模板安装、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来着手,采用科学的技术把控措施,将问题消除在源头外,让建筑主体结构能够与后浇带紧密联系起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出后浇带对建筑工程的作用。

猜你喜欢
裙房后浇带钢筋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风环境视野下杭州基座与毗邻式裙房布局分析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高层建筑工程中裙房钢结构桁架的施工探讨
长春市高层办公建筑裙房周边风环境设计研究
截钢筋
这批没收钢筋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