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2021-04-02 12:47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紫癜诱因过敏性

崔 玲

过敏性紫癜又称自限性急性出血症,属于过敏性血管炎,其会对患者机体皮肤与其他器官的细小动脉与毛细血管造成侵犯。儿童为过敏性紫癜的高发人群[1]。过敏性紫癜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痛、胃肠道出血等症状,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损害。根据目前研究证据表明,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可能与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药物作用等引发机体出现IgA或IgG类循环免疫复合物,在机体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发生沉积,诱发血管炎有关[2]。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特征,为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94±2.60)岁,住院时间2~12 d,平均(5.49±1.77)d。①纳入标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3];初治患者。②排除标准:其他过敏性疾病患儿,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其中16例患者发生肾损伤,74例患儿未发生肾损伤;依据临床表型差异,包括12例单纯型患儿,24例关节型患儿,19例腹型患儿,6例肾型患儿以及29例混合型患儿。

1.2 研究方法 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发病特征、临床表现、转归情况等资料进行收集,采集患儿晨起空腹静脉血,采集量为5 mL,进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D-二聚体(D-D)、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检测,并对患儿的尿液以及粪便标本进行提取,实施尿粪常规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ESR、BUN、CRP、D-D与血清IgA水平,对患儿的发病季节、发病诱因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为患儿开展6个月时间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季节分析 本组患儿中19例(21.11%)春季发病,10例(11.11%)夏季发病,30例(33.33%)秋季发病,31例(34.44%)冬季发病,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要集中于秋季与冬季发病。

2.2 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分析 本组过敏性紫癜患儿中,36例(40.00%)存在明确诱因,其中28例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包括11例存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8例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存在流感病毒感染,2例存在EB病毒感染,1例存在柯萨奇病毒感染,1例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其余8例患儿中3例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2例存在食物过敏,2例存在肺部感染,1例存在药物过敏反应。

2.3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分析 本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存在皮肤紫癜症状,其中最为明显的为双下肢紫癜,12例为单纯皮肤紫癜,24例为皮肤紫癜合并关节症状,19例为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及关节受累,19例为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6例为皮肤紫癜合并肾脏受累,6例为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及肾脏受累,4例为皮肤紫癜合并关节及肾脏受累。

2.4 肾损伤患儿与非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相较于非肾损伤患儿,肾损伤患儿的尿蛋白水平与尿RBC>5/HP率更高(P<0.05),合并关节症状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肾损伤患儿与非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2.5 不同临床表型患儿实验室指标比较 混合型患儿CRP与D-D水平、关节型患儿ESR水平、肾型患儿BUN水平均高于其它类型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表型患儿实验室指标比较(x±s)

2.6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情况与随访情况 本组患儿接受治疗后,85例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3例患儿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剩余5例患儿病情无明显改善,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在对过敏性紫癜进行诊断时,仍应用传统检测指标。本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主要集中于秋季与冬季,同时上呼吸道感染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发病诱因之一,CRP异常率较高。

过敏性紫癜会对机体多个系统造成影响,具备多样化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存在皮肤紫癜症状,且紫癜发生位置主要集中在集体负重位置,可能受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导致红细胞容易通过静脉压高的血管内漏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4例患儿为皮肤紫癜合并关节症状19例患儿为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及关节受累,19例患儿为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因此临床上对于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一过性关节肿痛的患者,需对其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为其实施全面体格检查,从而降低过敏性紫癜的漏诊与误诊率。

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害会导致疾病救治难愈,也会对疾病的远期预后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需做好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肾损害预防工作[4]。临床上在诊断肾脏病变时,肾穿刺活检为金标准方法,但其会对机体产生明显的检查损伤,用于早期肾损害的效果较差。早期肾损害预防中D-D与IgA检测具备较好的效果,同时其操作简单,对机体产生的损伤小[5]。过敏性紫癜患儿自身机体的血小板功能加强,血管明显收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D-D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具有一定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非肾损伤患儿,肾损伤患儿的尿蛋白水平与尿RBC>5/HP率更高,但两组D-D水平与IgA水平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IgA免疫复合物在皮肤、肾脏等组织的小血管壁上沉积,外周血内的IgA损耗,因此外周血内IgA水平无法真实代表肾脏本身的IgA水平。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可能是导致肾损伤患儿与非肾损伤患儿D-D水平无明显差异的原因之一。

总之,过敏性紫癜发病集中于秋冬季,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尿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尿RBC>5/HP表明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合并肾脏损伤。

猜你喜欢
紫癜诱因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农村“微腐败”发生的诱因及治理对策——基于全国38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感冒
——鼻炎
图书真人秀节目的探索之路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现状研究
心血管疾病发病诱因及内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