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发展路径

2021-04-02 12:07王晓旭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发展路径

摘  要: 双循环”大格局下我国经济面临高质量发展,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将引发产业发展格局重塑,这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然而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长期存在的“小、弱、散”、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有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双循环”格局下促进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技术为主线,以标准为引领,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构建“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双循环”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  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被列为我国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方面至关重要,在“双循环”格局下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探寻新环境下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发展路径意义深远。

一、“双循环”的深刻内涵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遭到了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受限,与此同时,逆全球化势力有所抬头,保护主义和单边贸易倾向逐渐显现,国际局势更加紧张,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2020年5月1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双循环”概念被第一次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企业家座谈中又一次明确指出:“国内循环为主,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地发展”。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

“双循环”的提出并非针对短期国际环境的应对策略,而是从一个长远视角出发提出来的,是我国“十四五”经济部署的重要基础。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基本落脚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资源,立足内需,建立完善的国内市场引领国际贸易,促使我国从国际秩序的跟随者变成构建者。“双循环”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开放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格局切实可行。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大市场,这一点已经被现实所验证。我国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经济“双循环”是切实可行的。我国国内统一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经济发展更加高效。从消费者角度看,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4亿之多;从市场总规模看,2019年我国已经突破400万亿元。同时,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国内市场潜力存在广阔潜力待挖掘。内循环为主与改革开放相互促进。“双循环”经济中的内循环为主并不等同于闭关锁国,与改革开放不相矛盾,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外循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必须以全新的方式参与外循环。

二、“双循环”格局下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国内外市场

(一)国内市场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服务范围广,可包涵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公共产品属性极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巩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地位的重要依托。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被誉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产生和运行的经济学原理就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推动经济发展。目前,中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国内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中国市场也是成长最快的市场,2010-2018年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年均增长率19%,产业增速双倍于GDP增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检验检测相关机构增长至44007家,同比增长了1149个百分点;2019年实现营收322509亿元,同比增长了1475个百分点;与检验检测相关的从业人员12847万人,同比增长94个百分点;检验检测报告当年出具527亿份,同比增长2313个百分点,日出具报告达14438万份。以上数据表明,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与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保持同步增长趋势。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市场容量也不可小觑。检测认证参与度和经济体量是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两大基础,2020年我国潜在市场已经远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潜在市场国。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是制造业的伴生产业,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为检验检测认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二)国际市场

2019年,随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在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下釋放了新的市场活力,促进了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向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方向良性有序发展。

检验检测认证被公认为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减少国际壁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着全球检测行业的发展,各国检测体制总体趋于一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不断深化改革,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顺利通过了国际同行评审,为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使用国际互认的标识,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于各行各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监管要求,细分市场相对独立,因此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呈现碎片化特点。这就决定了即使是行业之首的知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相对而言较小,需通过并购切入新领域和新地域,实现跨领域、跨区域发展,拓展国际市场。

国外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与国外相比,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由于起步晚,目前仍呈现“小、弱、散”的特点,尚未形成有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国际市场上还未形成国际公认的知名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在国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竞争中话语权较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中仅有162张境外机构颁发的证书和国外认可证书。

三、“双循环”格局下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深度参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以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对外贸易进入稳规模、提质量、转动能的重要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难看出,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供的是质量信用背书这一特殊产品,必然将在中国“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重要历史阶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从经济层面看,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根植于经济,直接服务于产业,主要矛盾转换、高质量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直接对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必将随着经济升级、产业调整等催生自身升级。从社会层面看,质量意识的觉醒、法律法规的完善、全球质量服务外包趋势及老龄化催生了巨大的质量服务需求。预计全球检验检测认证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趋势,中国市场增速也将保持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水平。

2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需求,“互联网+”和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是真正把技术创新转化成生产力的一种运营模式,它是将网络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一种平台经济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和中国特有的互联网环境土壤,或将在重塑未来的同时催生大质量革命。未来也可能产生若干行业级巨无霸型的“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型企业,对检验检测认证业格局产生重大冲击。

3新冠疫情将引发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格局重塑。目前,75%的检验检测机构还未涉足国际相关检验检测业务,因此基本上不受境外疫情蔓延以及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所影响,剩下25%有一定国际业务的检验检测机构中,有10%的机构认为会存在一定损失。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全球危机,不仅使国内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变化,也将对未来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格局面临重塑。疫情将加速产业互联网、平台型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质量、安全、健康、环保意识提升,全球经济或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全新阶段。疫情后全球资产低估,或将是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海外布局的窗口机会。

(二)挑战

1“小、弱、散”特点显著。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倡导下,事业单位体制在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的占比逐年下降,民营企业增多,市场化程度持续扩大,但仍然存在市场无序现象,集约化程度有待继续提高。跟欧美发达国家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相比,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普遍偏小,布局分散,服务能力弱,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都很难与国外知名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相抗衡。国内约3000亿元的市场有近4万家从业机构,分散程度世界罕见。因此,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在整合重组、集约化发展和市场化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政策引导整合重组、集约发展。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作为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迫切需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增强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技术储备。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高端技术设备90%依靠进口,还不能满足建设质量强国的需求。由于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在高新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大空白,因此较难提供涉及高端技术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国际逆全球化局势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中国进口高端设备的困难,这也是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3有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制尚未形成。对于我国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来说,中国加入WTO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刺激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加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加入WTO时并没有对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设置条件和限制,未能有效地防范外资机构的渗透,导致相关市场对外资的全面开放,加之我国对相互认可机制的保守态度未能有效推进双边互认,目前,我国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不受国际认可,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国际市场拓展。

四、“双循环”格局下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路径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双循环”格局下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需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采取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积极整合行业资源,以技术为主线,以标准为引领,通过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构建“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路径。

(一)坚持以技术为主线,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是公认的技术密集型產业,对技术要求较高,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是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的支撑,随着检验检测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检验检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技术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部分核心技术、设备仍需要进口,建议从国家层面构建产学研检标相结合的技术体系,跟踪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修订情况,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标准研发能力,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掌握检测核心技术,提高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和研发,人才培养是关键。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长期存在高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建议建立完善的人才选聘和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创新性、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以标准为引领,规范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秩序

标准是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核心,是行业秩序和生态的看门人。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标准和法规仍不完善,特别是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和与互联网相关的电信诚信、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明显欠缺。在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标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国内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标准制定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德法两国在对工程质量方面实行严格的“标准化认证+抽查检测”制度,对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实行“生产标准化认证+供应商承诺+样品检测”制度。对于从事检测认证的工作人员也有严格要求,必须持有法律规定的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三)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契机,推动“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运营模式的出现,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迎来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模式逐渐发展起来。“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的建设推动了资源优化、整合,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推动了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不仅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也避免了重复认证的问题。同时,“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平台的建设和推动,有利于充分拓展国内市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实现检验检测认证的便捷性。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能 远来看,市场在检验检测认证领域发挥的作用将日渐加强。目前中国仍旧有近30%的检验检测机构为事业编制,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我国检验检测认证领域的积极作用,分离检验检测机构与行政机关的所属关系是当务之急。建议国家加大力度推进各级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转制与脱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转企业进程,除国家必须保留部分用于科研的检验检测中心和公益性检验检测机构之外,凡其主体业务市场已经能提供服务的事业单位均应转制为企业。除特殊业务外,取消法定检测进入壁垒。总之,消除市场竞争主体的不平等性是市場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进而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

(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国家应高度关注检验检测行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加速整合,打造一批能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国内企业。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数量众多,呈现“小、弱、散”现状,机构分布分散、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全球TIC行业最大的SGS营业收入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中检集团的5-6倍,利润是其3倍左右。应加大国内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整合力度,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拓展整合区域联动机制,培育全国性的行业领头企业,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ZK(#]梁琦中国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王广成,柳杨“互联网+”对技术机构形成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计量,2017(12):70-71

[3]吕泉福等浅谈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和发展[J]检验检疫学刊,2015(3):13-15

[4]陈奇勋,谢玉华,连静论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12/5):42

[5]凌桂明检验检测:一个被忽视的平台型产业[J]决策2015(6):68-69

[6]王腊芳,李细梦,何江“十三五”时期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5(5):11-15

[7]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3-4

[8]汪传雷,许冰凌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3(5):297-300+302

[9]张梅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0):11-12[ZK)]

(王晓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双循环发展路径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双循环”实训模式研究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