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1.5T核磁共振与16排CT对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对比

2021-04-09 05:31王延正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磁共振

梁 爽 王延正

胆囊结石并发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多且严重,往往由于结石出现嵌顿,对胆汁流出以及胆道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导致黄疸及感染等发生,甚至导致胆源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疾病。术前应注意对结石大小以及所在部位进行明确诊断,还应注意了解胆道结构及异常状况,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目前,临床上关于胆囊结石诊断的医学影像学技术日臻完善,常用影像学技术包括B超、CT以及胰胆管造影等。由于胆道系统的生理学解剖结构特殊,且受到结石因素的影响,各种检查方式局限性较强。本研究选择74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GE1.5T核磁共振与16排CT对其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16排CT检查(对照组,n=37)与GE1.5T核磁共振检查(观察组,n=37)。本研究入选对象中,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62~82岁,平均(64.30±6.56)岁;结石数量为多枚、2枚、1枚例数分别为14例、38例、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胆绞痛、黄疸以及右上腹疼痛合并发热症状。经医学影像学检查显示:胆总管直径均≥7.0mm。排除胆囊息肉及胆囊炎等胆囊疾病患者;均遵循平等和自愿的基本原则,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进入本研究。

1.2 诊断方法 两组对象分别接受16排CT与GE1.5T核磁共振医学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分别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且其在检查前对本组患者病情均不知情。①16排CT检查方法: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喝1000ml的温开水,以完全充盈胃肠道,为检查操作提供便利。参数设置情况:管电压120kV,管电流175mA,层间距及层厚度均为5.0mm,准直0.65mm。采用常规平扫,然后从右端的膈顶扫描至胰腺钩突以下的位置,且按照单管的走线,重建图像曲面。②1.5T磁共振检查方法:患者在接受检查前的8小时禁饮、禁食。采用仰卧位对患者进行检查,参数设置情况:TE900ms,TR6316ms,层厚度为1.8mm,矩阵为256×192,FOV为360mm×360mm。收集腹部线圈与呼吸门控监控信号,且于不同的呼吸触发条件下完成高分辨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扫描。应用最大的信号强度投影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师阅片,当出现相悖的意见时,共同协商进行议定。标准为手术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医学影像征象加以判定,对两组确诊率及不同大小结石的诊断情况进行比较。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对比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率比较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结石的临床诊断情况对比 两组对于直径≥8.0mm的结石的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直径<8.0mm的结石的确诊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结石的临床诊断情况比较

3.讨论

在磁共振的影像图像中,结石的影像是低信号,形状可以多样,可为圆形、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CT检查速度快,检查之前无须禁食、禁饮,可对急诊患者快速作出诊断。CT检查的特点为成像速度快、伪影少、分辨率较高等,可以对高密度结石作出准确、快速地诊断。由于CT具备上述特征,其容积效应极易对CT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且对泥沙样结石不能清晰地分辨(图1),常出现误诊。

图1 CT对泥沙样结石等密度的结石的临床诊断敏感性较低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结石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胰胆管的形态以及实际走向进行水成像技术实现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过程中,结石图像主要表现为类圆形、圆形或者不规则的低信号充盈缺损,周围胆汁信号强度较高。由图2可以看出,胆总管下端结石出现嵌顿,主要表现为倒置杯状的充盈缺损,胆道系统处于扩张状态。相关文献资料报道表明[2],磁共振胆管成像对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在95%左右,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确诊率为97.29%,相关资料确诊率出现稍低的原因可能同研究对象的选择、设备操作者熟练程度以及样本量低等方面的原因有关。此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辐射小、不需要添加造影剂,且对机体无任何创伤,还能够从多个角度清晰观察胆道,清晰显示胆道结构的异常状况,能够很好地评估胰胆管造影插管失败等患者的状况。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查对胆总管微小结石确诊率可达90%以上[3,4]。本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对直径在8mm以内的结石检出率为93.75%,与上述报道结果基本相符。

图2 结石在胆总管下端出现倒置杯状的充盈缺损,胆道系统呈现出扩张状态

综上所述,与16排CT相比,GE1.5T核磁共振对胆囊结石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检出率更高,且可对微小结石准确检出,应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磁共振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261例诊疗体会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