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聚焦地理教材解读

2021-04-09 08:36沈朝伟
地理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考试卷考试题命题

摘 要:纵观多年选考(高考)地理试卷,以教材的文字、插图为载体进行命题,已成为新高考试卷的重要特征。文章分析了试题回归教材的表现、聚焦教材的三大特征,并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聚焦教材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材;高考试题;聚焦;农业

自2014年9月浙江省启动新高考以来,已经组织了十次选考科目考试。纵观所有浙江省地理选考试卷,命题已凸显出新时代的特征,地理试题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材的文字、插图为素材直接或间接命题。教材是编者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中《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且必修课程的内容应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以考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试题聚焦地理教材的表现

笔者全面统计十次浙江选考试卷,统计发现试题聚焦教材的分值比重一直稳定在20%~40%,其分值远远高于2016年及之前的文科综合卷(表1),试题往往以教材素材为切入点,其本质就是直接命题或加工后命题。这样考查有利于教师、学生更加重视回归教材、聚焦教材,也为一线教学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复习方向。

地理选考试卷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基础上命制,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原理与规律、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高中地理网络体系,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图1)。

二、试题聚焦地理教材的特征

近年来,地理选考试题愈加侧重“关注热点、聚焦教材、注重基础、凝聚能力”,复习中发现选考(学考)试卷正在逐渐聚焦教材的回归。如例1,可从教材示意图中直接判读得出答案。试题呈现出凸显主干知识、关联地理要素、全面覆盖教材的特征。

例1.(2019年4月选考第6题)美国生猪养殖实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图2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

(1)乙农业带为

A.棉花带 B.混合农业带

C.亚热带作物带         D.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参考答案:(1)C

教材链接:必修Ⅲ教材P53,插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图(图3)。

1.凸显主干知识

历届地理选考、高考试卷立足三本必修教材和两本选修教材的所有章节,强化对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特别凸显出对地理主干知识、核心考点的落实[2]。同样,新课改新选考以来,在主干知识的考查中,更加凸显出聚焦地理教材(图4)。

通过统计十次地理选考试卷,发现“资源跨区域调配” “土壤的形成因素” “洋流分布影响”“各大洲分界线” “农业地域类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大自然区四大经济地区”等考点出现频次较高,其中农业专题相关考点合计频率最高,这类考点在复习中需要强化“教材聚焦”,提高复习效率。

2.关联地理要素

选考(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题的切入点就是各地理要素的联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与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之间的联系,结合教材时需更深刻、彻底地把握各知识点的逻辑联系,笔者将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國为例”来深入探讨,如例2。

例2.(2018年4月选考第3题)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图5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1)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参考答案:(1)C

教材链接:①同例1;②必修Ⅱ教材P64,阅读“商品谷物农业”(内容略)。

第一步,判读图5中甲地农业带,按照教材示意图(图3)可知,对应的农业带是“玉米带”;第二步,根据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与特征,该地的典型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图6)。

3.全面覆盖教材

地理试题要求聚焦教材,回归课本,从新选考开始一年两考,无疑对命题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中所有正文、活动、阅读、插图等内容都值得关注,这都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和答案,需要学生细读、精读、通读教材的每个部分,如例3。

例3.(2018年11月选考第26题第4小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略)。

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1)从农业生态保护的角度,简述乙地农场发展苜蓿与玉米轮作的作用。

参考答案: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

教材链接:必修Ⅲ教材P56,阅读“保护性耕作”(内容略)。

乙地为美国五大湖附近,苜蓿与玉米轮作的作用在教材中是以阅读的形式呈现,容易被教师、学生忽略。阅读内容、活动内容是对主干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细枝末节”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聚焦地理教材的教学策略

教材是命题之本、命题之源,选考试题的素材甚至答案都是取之教材,同时又高于教材,复习时需要重视教材与基础,深入理解教材,构建更系统、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落实综合思维的培养。

1.初识教材,解读术语

地理专业术语一直是选考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且随着近年来试卷对学生认知能力考查的提高,解读教材专业术语更是解题的关键,课堂复习中加强概念教学势在必行。地理教材中原本就有众多的专业术语,这都是地理教材的基础,是构成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地理学科思想的枢纽,教学中需要重视概念教学的重要价值。如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厘清和研究每个专业术语的含义(表3),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例4,图7所示该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用到GPS,另外还有RS、GIS,根据之前的聚焦教材,解读地理专业术语,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是“精确农业”。

例4.(2015年10月选考第17题)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图7示意的是

A.精确农业           B.有机农业

C.节水农业           D.生态农业

参考答案:A

2.开发教材,形成网络

合理开发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显性、隐性知识。第一步,细读教材,根据《考试说明》细读主干知识,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概念、原理、规律,包括重要的示意图;第二步,精读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把握各知识点的联系,融会贯通;第三步,研读教材,探究命题素材和规范答题技巧,精益求精,对教材进行有深度的延伸与拓展,提升复习效率(图8)。

3.整理教材,完善知识

从第一次浙江地理学考到第十次地理选考,笔者搜集并深入研究所有试卷,统计试题中与教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与试题素材相关的、与选项答案相关的内容,每次整理都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依托学考、选考试题,本着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原则,笔者主要围绕必修教材,整理适合不同考试的“填空”系列,从“初级版”(共4页),到“中级版”(共20页),再到“提高版”(共45页),全面聚焦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表4)。

4.挖掘教材,寻找亮点

挖掘教材需要立足基础、多元综合、活跃思维、寻找亮点。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正文文字、阅读材料、各类活动与地理插图等,这类素材都是正文的补充与延伸,特别是地理插图可分为地图、景观图、统计图、示意图、实物图和其他。在地理新课改“无图不成题”的背景下,以地理插图作为素材命题,无疑是地理学科的一大亮点与特色。在运用插图时,按照认识、解析、拓展等过程,重视图图联系、图文转化,为教材插图学习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3](图9)。

以教材中“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插图为例,其呈现直观形象,渗透隐性知识,通过图文结合、图图结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图10)。

题在书外,而理在书中,聚焦教材回归,解读选考试题,提升课堂效率。

高考总复习是高三学生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再整合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深入夯实基础知识、培养综合思维、提高分析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需立足近几年浙江地理选考试卷的命题特点,研究教材、聚焦教材、超越教材,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林霞.浙江選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启示[J].地理教育,2017(07):41-43.

[3] 沈朝伟.例谈高中地理教材插图的高效运用[J].地理教学,2018(08):11-14.

猜你喜欢
考试卷考试题命题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对一道中考试题的研究
一句话也没说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平行线的性质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