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危机下高校开展心理救援的对策研究

2021-04-13 19:56梁燕玲陆卓林陈伟贤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高校

梁燕玲 陆卓林 陈伟贤

【摘要】近20年间,中国及国际上发生的多起重大卫生危机事件为公共卫生事业敲响了警钟。尤其2020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对高校而言,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使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产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为此开展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在疫情危機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探索开展心理救援的途径与对策,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复学复工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  心理救援  高校  心理危机

分类号:G645.1

一、前言

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回想起近20年来,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4至2005年的禽流感,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以及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不仅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面对疫情肆虐,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党中央果断做出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先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开展防疫工作[1]。

公共卫生事件,跟地震、突发洪水灾害和战争等一样,因其具有突发性、不可抗力、破坏性极强,尤其是卫生事件更伴有传染性强、缺乏特效药,稍不注意便可能危及生命的特点,它极易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受到学者专家们的关注。樊富珉在《SARS危机干预与心理辅导模式初探》文章中讲到,大量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担心会削弱身体抵抗力、减低心理免疫力,反而更容易患病,同时也可能引发非理性的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秩序造成威胁[2]。面对疫情危机,人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力是抵抗疫情战胜疫情的有力保证。因此,如何帮助人们度过严重的疫情危机反应,恢复心理平衡,已经成为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专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易凌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中提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也称作心理干预或心理救援)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重视”[3]。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对公共危机事件中人们的心理干预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此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者对唐山大地震后进行的适应性研究,我国才开始了心理干预的尝试。2004年,国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法律上明确了心理危机干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4]。今年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开展新冠病毒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从SARS疫情,到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社会公共卫生治理和人们卫生意识和身体健康保护敲响了警钟。自从2003年爆发SARS疫情之后,国内学者多从社会或政府层面,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得比较多,如王保真的《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认为,应该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专门领导机构,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强化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建立财政资源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等方法来建立和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肖仁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研究》一文中也提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社会共同努力,健全法制,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赵旭东、钱铭怡和樊富珉等人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心理-社会干预系统的建立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个人层面则侧重社会大众在疫情下的行为分析、心理健康状态或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陈萍的《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焦虑心理_以SARS为例》、昌敬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等。社会上一旦发生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高校作为一个特别敏感而又十分重要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恰恰是这一方面的研究探索比较欠缺。陈昌贵,牛端等人在《SARS与危机中的高校管理》中指出,我国在抗击病毒疫情方面面临着三大棘手问题:一是最难点:控制流动人潮;二是最焦点:守住校园堡垒……之所以将学校列为抗疫防疫的三大重点之一,学者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具有诸多不同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特点:一是人员高度聚集,尤其是高校,聚集了成千上万名学生;二是以集体活动为主,吃饭、住宿、上课,进行各种活动与聚会,都是集体行动,极易出现病毒交叉感染;三是社会联系广泛,一个学生的安危,不仅牵动众多亲人的心,一旦疫情在学校蔓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群体正是从生理成熟逐渐走向心理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三观”正处于逐渐成型的不稳定期,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真假信息铺天盖地,而他们对信息的真伪鉴别能力尚不足;加之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各高校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均作出延迟开学的决定。学生对信息辨别不足,又被较长时间地“禁足”在家,免不了会使部分大学生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烦躁或恐慌甚至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应激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拟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哪些普遍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疫情居家隔离的现实状况,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救援的途径方法。对疫情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是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救援的对策研究是目的,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在公共卫生危机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方法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组织发动了某高校大学生自愿参与线上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中下旬,参与调查的学生共有6745人完成了问卷填写,样本来源分布覆盖粤东、粤西、粤北等本省各个地区以及少部分广东省以外的,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有6745名学生参与并成功完成问卷调查,有效錄取率为100%。

在6745名参与者中,男性占62.3%;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9-22岁,占84.6%;大多数参与者认为他们的睡眠质量处于很好(43.2%)或较好(34.6%)的状态;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很好(72.2%)或较好(21.7%)的状态等,具体如表1所示。另外根据表1列出的总样本(n=6745)的基线特征将样本分为四种可能的COVID-19认知:认为COVID-19感染可以预防且疾病可以治疗的学生(“可预防和可治愈”组)(n=6412);那些认为可以预防感染但疾病不可治疗的人(“可预防和不可治愈”组)(n=135);那些认为感染不可预防但疾病可以治疗的人(“无法预防和可治愈”组)(n=149);而那些认为感染是不可预防的,这种疾病是不可治疗的(“不可预防和不可治愈”组)(n=49)。其中,19-22岁的受试者和较新的受试者更容易进入“可预防和可治愈”组(5421/6412,83.3%);在“可预防和可治愈”组,认为自己睡眠质量处于较好或更好状态的人数比例达到77.2%,而在“可预防不可治愈”组、“不可预防不可治愈”组以及“不可预防可治愈”组,认为自己睡眠质量处于一般或更差状态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1.9%、36.3%和42.9%。

1、心理健康状况:选择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状态“很好”的占72.20%,“较好”的占21.70%,“一般”的占5.50%,认为“很差”和“较差”的占0.60%。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在睡眠质量方面欠佳,占 22.20%。

2、情绪调节效能感:情绪调节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这种自信心能够帮助个体运用良好的情绪调节方式,有效地调整情绪。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的维度平均分较高,但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的维度平均分较低,管理生气/愤怒的情绪效能感最低。

3、调查结果显示,81.94%的接受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要“注意锻炼身体”,71.70%的学生认为要更“注意个人卫生”,73.73%的学生人认为“作息要更加规律”,说明通过这次疫情事件,大多数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和注意个人卫生对于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功能是影响应对疫情心理压力的重要变量,调查显示,82%学生在疫情期间一直努力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但也有 4.0%的学生在这方面存在沟通不足等问题。有14%的学生自认为自己的家庭功能存在失调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5、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缓解压力和焦虑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有67%学生每日使用网络5小时以上,28%学生每日使用网络 3-5 小时,提示疫情背景下互联网既是大学生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也可能提示出现了网络过度依赖的情况。在2月份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有2%的学生寻求过心理医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烦恼会主动交流或通过热线咨询的有2748人,占41%。

6、在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恐慌情绪及行为表现主要有担心自己和家人会感染新型肺炎(占64%);对发热、咳嗽症状的敏感(占63%);待在空旷、空气流通很好的地方也仍然想戴口罩的强迫行为(占59%);心里总想着跟新型肺炎有关的事情,没有心思干别的事情的占5%;在疫情比较严重期间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的学生占7%。

四、公共卫生危机环境下高校开展心理救援的必要性

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群体,是每个家庭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更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主要接班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年期向成熟期转化阶段,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尚不足,容易受危机事件的影响出现心理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聚集地,高校心理工作应当立即反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给学生带来的恐慌和混乱,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心理环境。

2、法律法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及十部委关于《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中均提出,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要立即组织开展个体的危机干预和群体的危机管理,提供心理援助的服务,及时处理急性的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公共卫生危机环境下,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五、高校开展心理救援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不确定等特点,学生易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体验。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高校应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在上级主管单位的统一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援助工作,避免学生出现因对疫情的模糊不清、对学业就业因受疫情影响而焦虑紧张甚至出现极端事件。

2、科学性原则: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发生,谣言四起,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难辨真伪,容易相信网络上的谣言,运用科学的知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纠正学生的不良认知。

3、 协同原则: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后,以心理中心和学生处为主导,

院系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摸底调查学生心理动态,建立异常学生工作台账,对高危个案要携手合作,主动介入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六、公共卫生危机环境下高校开展心理救援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1、开通线上心理援助服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一般会导致学校停课、

学生居家隔离等情况发生,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工作部门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开通QQ、微信、热线电话等线上心理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建立心理互助共享系统:以今年疫情期间心理抗疫工作为例,全省各高

校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委员会(省高心委)的组织下,各大高校共同建立心理互助共享系统,遇到棘手个案,可以在系统中及时寻求督导,或转介个案以获得对个案更好的帮助。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通过微信、QQ、 公

众号等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心理学科普知识;还可以开展线上心理拓展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群体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情绪的稳定发展。

4、加强家校联系: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一旦涉及是具有传染性质的,往往要

求学生居家隔离,那么对异常学生个案的监护和心理疏导便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加強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必要的情况下,让家长知道转介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家长和学生推荐可靠的心理治疗专科机构。

参考文献

[1]范鹏、成兆文等.新冠肺炎疫情期民众心理与行为分析及对策建议,社会纵横,2020年2月,总第35卷第2期

[2]樊富珉,SARS危机干预与心理辅导模式初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9期

[3]易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7月第26卷第7期

[4]易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7月第26卷第7期

[5]王倩,焦虑!关注疫情“次生害”.商学院FEB-MAR,2020,118-119

[6]陈昌贵,牛端等,SARS与危机中的高校管理. 高教探索,2003年第2期

[7]符国帅,王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心理月刊,2020年第04期

[8]刘伟亮,谢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理论建设,2020年第1期

广州软件学院   广东广州  510990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高校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