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2021-04-14 21:52张向东唐文文方朝庆
卷宗 2021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学分会计专业

张向东 唐文文 吴 玉 方朝庆 张 阳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99)

据2019年发布的国务院“职教20条”中的相关要求,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同时启动试点工作,协同该项政策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加强“1+X”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大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1 “1+X”证书制度的相关概念

“1+X”证书制度中涉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其中的“1”就是指学历证书,“X”就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在高职院校进行技能学习时,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业就能获得该校发放的学历证书,如果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还额外参加职业技能的各项考试而且获得对应的等级证书,这些证书对他们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会计专业对应的“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不同等级[1],不同等级对技能的提升要求不同,等级越高对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每个等级之间有一定的关 联性。

2 “1+X”证书制度下会计教学的意义

“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范围是比较广的,涵盖了关于智能财税的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相关岗位的操作技能,这些考核范围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代理记账、财务共享、业财一体和内控管理等知识,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能够提升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并能减轻学生未来工作的负担压力,以此达到财务岗位工作需求。

一般情况下,将企业会计作为主体,进而拓宽到社会共享和企业共享中心,将代理财务、代理税务、代理客户和外包服务等会计领域的工作叠加到原先的工作任务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步入工作后的高强度和高压力。

“1+X”证书制度的设立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通过学生获取证书情况来进行学生的学分认定,将学生对会计领域的工作认知与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进行衔接,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推动会计教学的发展,不断开发会计专业的教学资源和职业技能等级的教学资源[2]。

“1+X”证书制度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相互融合。该背景下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学历教育和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在会计专业教学课堂上,将会计专业理论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职业技能进行同步教学,教师灵活地把相关知识理论穿插到实际应用中,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等级。同时,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除了注重会计知识的教授,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财务业务能力的培养,让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同时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中。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熟悉会计专业实训之后,再通过会计方面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获得等级证书,从而拥有该专业的职业资格。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学生职业能力认定的客观性证明依据就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的获得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认可,是将来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重要参考条件。通过这样的等级考试,能够让学生毕业后不用苦于寻找工作机会,能够马上适应到财务工作当中。

第二,该背景下能够有效促进职业技能等级的教学资源和会计专业的教学资源共同开发。对学生进行动态培养,加强会计教学的技术开发,在会计教学资源开发目标中,首要关注的就是最新的市场技 术[3]。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适当融入到实际会计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将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财务人才需求,实现学有所用,促进会计专业教学良好发展。

3 “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现状

3.1 学分数量达到的同时,学分质量不足

在高职院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选择学分制管理,学生在毕业前要修满一定数值的学分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最终统计时,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分数量中,没有注重学分的质量,导致学生也没有好好地接受相应课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欠佳。

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毕业率和就业率,选择“让学生尽量通过”的方式,不管是在常规的考试还是补考重修过程中,注重通过率,导致忽视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真实的学习水平以及掌握情况,以最简单的过关考试来完成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分的获得方式就比较简单和顺利,他们能够快速拿到满足毕业条件的学分,轻而易举地毕业,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对工作中所需的会计职业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缺乏一定的工作能力,在步入社会之后难以适应工作生活,并不能更好地 发展[4]。

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对会计职业所设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项目是比较多的,大多数都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但往往由于企业更多以利润为导向,学校主要以人才输出为导向,这样两者的目标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最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充分。这样一来,会计专业的教学就缺乏相关平台的支撑,学生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没有详知,对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项目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3.3 “1+X”创新性和开拓性不足

“1+X”是一种适合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制度,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在实际财务工作过程中,会计与税法不分家,又因财税知识的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不断涌现新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要实时进行更新教学方案,增加专业知识储备。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计工作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然而,当前部分会计教学方式仍然采用的传统方式,学生学习现代社会中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受到一定的限制。

4 “1+X”背景下会计教学改革策略

4.1 加强学分管制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尤其注重实务能力,所以更加注重学分问题,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的主要目的通过学分的积累进而督促自己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适当调整考试试题难度,切实牢固课堂知识,更加注重学分和会计专业技能的匹配程度,让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职业证书,真正达到“1+X”制度教学的目的。

4.2 加强校企合作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配合程度也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和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提前签订合作合同,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给予他们足够的优厚条件去参与岗位竞争,适应社会工作压力。尽力加快行业协会和职教集团等各种平台的建立,为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4.3 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为了满足“1+X”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现代化会计专业发展需求接轨,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开设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等线上教学方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不断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外界先进的会计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1+X”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相应的改革策略来完成人才培养,提高财务工作者的实务水平。在高职院校中,需要不断投入“1+X”的教学模式来促进会计课程教学的进行,让学生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学分会计专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