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的措施

2021-04-15 01:22杜娟娟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库房文物保护藏品

杜娟娟

(哈尔滨市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馆藏保护是博物馆保护文物的重要职责。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工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对藏品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现阶段,随着博物馆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水平,要重视结合实际,科学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从而总结更加高效的藏品管理方案,加强藏品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博物馆文物传承水平。本文基于基层博物馆工作实践,总结了具体的管理保护措施。

1 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基层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进而回溯古代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内容和物质产品,过去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基石,人民群众是未来的创造者,也是历史遗产的使用者。因此,通过博物馆,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感受过去,进而感受到历史文明。

除此之外,基层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有效的体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提升,城市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GDP进行评判,而是将城市生态化、现代化、文明化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量,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体现在本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方面,还应当体现在本地的文化保护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基层博物馆承担着当地历史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几种保护的作用,因此基层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都十分重要,对于文化遗产的收藏和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良好的基层博物馆构建能够丰富民众精神生活,进而更好的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帮助城市更好的展开日后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基层博物馆藏品保护和管理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而言十分重要。博物馆中收藏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科研而言十分重要。学术机构和相关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文化遗产存照古代历史的线索,进而更好的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更好的延续历史长河,运用这些信息也能够更好地针对过去的社会生活进行总结,结合经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2 博物馆藏品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2.1 完善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制度

结合我国针对博物馆的储存需求和策略,各个博物馆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专属的管理制度,为后续的作业内容奠定扎实基础。所以,博物馆在展开管理作业前,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管理流程,针对不同的藏品内容和保护需求,有规律地进行归类整理工作,并且加强统计作业,避免有出现遗漏或顺序混乱的问题。博物馆的内容大多是稀缺性较强的文物内容,所以还需要对不同的藏品设置不同的管理、保护策略,使得藏品能够被完善存储。所谓的藏品管理制度的界限非常大,除了有管理制度以外,还包括了对其养护的策略。与此同时,博物馆要加强对自身职能人员的培育工作,使其能够拥有更为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技术,实现良好的管理运营。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的策略方法,建设专属于本博物馆的数据库,在清点、整理藏品的时候能够更为高效率,实现精准化的管理工作,契合制度的发展需求。

2.2 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在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博物馆的管理手段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和完整,通过不同的技术方法,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成效,帮助人工的成本与压力切实降低。例如,在组织管理藏品作业的时候,就可利用好“大数据”的云端技术,将藏品的基础信息以及注意要点上传至互联网服务器,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取用,达到高效率的规整目的。博物馆还可以运用指纹锁等高科技产品,进而更好的保证藏品在运输过程中提升安全保护程度。还可以针对藏品进行定位,避免文物流失。在进行藏品管理的过程中,电子信息能够更好地提升藏品管理的工作效率,进而推动管理工作更为现代化和科学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当在数据库内录入原始数据,根据程度进行检索和统计,进而更好的帮助后期针对藏品数据、信息等内容展开管理。除此之外,在保证藏品安全的过程中,应当安装适当的电子报警设备,进而更好的保证藏品的安全性。

2.3 做好分类与库房管理

2.3.1 按照类别放置

藏品在正式入库前,工作人员应当做好研究工作,明确藏品的年代、出土年份等内容,在展开之后的管理。藏品入库是藏品保护的第一环节,做好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展开之后的养护工作,因此,应当合理地进行排架。

藏品入库前应当展开科学分类,针对藏品的形式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存储,通常情况下,藏品的排架是根据自身的性质进行确定的,如果是刚出土的藏品,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不强,在存储时需要隔绝氧气。

2.3.2 认真管理库房

藏品入库后,为了更好地保证藏品的安全性,必须要强化对于库房的管理,进而更好的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首先,所有的藏品都应当放置到专门的库房进行存储,因此,库房需要保证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进而更好的从各个房间保证藏品的安全。除此之外,针对价值较为珍贵的藏品,库房内需要安装电子探头,针对藏品展开实时的动态化检测,进而更好的保证藏品安全。

为了更为循序渐进的展开管理,应当针对文物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进而更好的引导工作人员展开管理工作,可以适度的开展突击检查工作,进而更好的保证管理、存储的实际效果。库房需要保证清洁程度,应当不定期地进行扫除,库房内部不能放置危险物品,这一点在易燃易爆物品上尤为突出,切忌将其与藏品直接接触。藏品的存储室需要关好门窗,在进出库房之前,都需要经由专业的人士进行检查,确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进入、离开库房。以这样的严谨措施,才能更好保证库房的使用安全。在藏品入库前,还需要加强对其清洁处理工作,避免其自带的灰尘或其他杂物影响其他藏品,入库前还需要做好登记工作。对于部分出现破损或存储不当的藏品,在对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之前,需要请示专门的领导或者上级部门,只有得到准许认可的前提下,才能提取藏品,并且登记好相应的信息,便于后续的统计工作,进而更好的保证藏品的安全。

2.4 认真保护、高效保养

对于文物藏品而言,不仅需要运用规范的入库方式,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活动,进而更好的保障藏品的安全,下面将针对养护作业展开具体讨论:

2.4.1 对于人为破坏的应对

文物由于自身具备的属性,经常会到各地进行展览,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输,如果存在包装不合适的情况,就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每一次外出运输前,都需要针对运输文物进行专门的包装,进而更好的避免文物受到灰尘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

2.4.2 对于外在的破坏的应对

湿温度的影响:大多数文物对于湿度和温度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文物在实际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可适度增加包括空调等设备的使用,才能把博物馆内的温度控制在合适范畴,满足藏品的使用、存储需求,避免对其二次破坏。

光线影响:根据传统的经验看来,大多数文物在存储过程中对于光线都具备较强的实际要求,不仅仅是自然光,库房内部的光线也可能会对文物的存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库房需要结合文物的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灯光,进而更好地避免对文物造成光损伤。

气体成分的影响:气体成分具体实施大气中的一些气体,例如一些稀有气体就可能会对文物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文物变色或其他情况,而沙尘则可能会引发蚊虫或是造成霉变,这些可能会导致文物的整体或者部分受到破坏,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因此,博物馆需要提升对于这些因素的重视程度。

2.5 鼓励全民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文物保护工作而言,仅仅依赖于博物馆内的单独部门是远远不足的,博物馆要联动当地的居民,一同参与到我国的文物保护作业。具体而言:首先强化对文物的宣传、教育工作。博物馆应当和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联系起来,展开合作,提升对于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意识传播,使得群众也能够更为准确的了解到运用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文物保护的工作,每一位群众的保护意识也能因此提升。其次,博物馆在陈列优质藏品、输出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吸纳来自社会的补助和福利,从而对藏品的修复、挖掘工作给予更多的帮助。这样的募集方式,也能够更好、多元化地满足博物馆的保护需求。在这样的方式下,文物保护作业的成效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保证。

全新的技术也能够更好契合当今博物馆的文物保护需求,但与此同时也给予了博物馆更多的挑战。所以,博物馆为了更好加强文物保护的成效,就需要对全新的技术领域有一个挖掘和学习的工作。从本质上来分析,不论是哪一种技术或者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人才都是保证其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人才是当今博物馆最为重要的资源。在平日工作的基础上,博物馆需要有意识地加强人才吸纳,引导更多的专业人员投身到博物馆的管理中去。其次,要加强对已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力求将新知识、新方法教学给工作人员。此外,博物馆还可以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出色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更好的选择适当的人才展开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基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以及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基层博物馆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也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水平。在新的时代,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的方式做好新时期馆藏的保护工作,总结更加高效的藏品管理方案,加强藏品保护能力,从而提高博物馆文物传承水平。同时,博物馆要重视加强优化管理,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全面的构建更加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进一步推进地区经济与精神文化发展。

猜你喜欢
库房文物保护藏品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罗妍妍藏品欣赏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