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4-15 01:22陈蔚辉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档案馆档案管理智慧

陈蔚辉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档案馆,福建 三明 365200)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统一化保存、集中化控制、有效化利用的有效举措。但是由于我国数字档案馆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完善、积累、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更加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优势、原则及实践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优势

1.1 有助于提高档案资源影响力

数字档案馆不仅具备传统档案馆应有功能,如传播知识和文化,提供决策依据、法律凭证、历史经验等等,而且打破时空限制,更加广泛的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提高档案资源的影响力,增强公众对档案资源的认知,促进档案事业规范有序发展。

1.2 有助于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

数字档案馆可以实现档案资源管控一体化,提高档案资源处理效率,对档案资源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档案资源的产生、整理、存储、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管控,以此来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通过对档案资源实行统一规范化处理,简化档案资源处理不必要的程度,可以提高档案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实现档案资源管理透明化,从而更加便于档案资源的管理及追踪,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及真实性,而这对于档案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1.3 有助于扩大档案资源服务范围

数字档案馆可以实现档案服务网络化,扩大档案资源服务范围,深化档案部门服务职能,使档案资源更多范围、更大规模传播,为更多个人、组织提供服务。一数字档案馆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打破空间、时间限制,促进的档案资源交流、互动,将分散、孤立的档案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构成系统化的档案体系,以此来降低档案收集困难,避免档案收集不全现象的出现;二数字档案馆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档案资源不再仅仅服务于线下受众,而且能够服务于接触网络的所有受众,而这也使得档案资源的受众面显著扩大,极大地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原则

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受制于信息化取向及发展目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协同性。协同性具体是指数字档案馆在对档案资源管理时需要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相交融,即在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信息的同时,及时采用新的档案信息,而这就需要业务部与档案部有效配合,实现档案外务与内务相协调;二是广泛性。广泛性具体是指数字档案馆在搭建数据供应链过程中,不仅将供应对象局限于无形的档案资源,而是要扩大供应范围,将所有对未来发展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文件都纳入供应范畴;三是差异性。差异性具体是指数字档案馆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定位、类型加以建设,切不可对其他成功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照抄照搬。这是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数字档案馆在运行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差异,照抄照搬会使数字档案馆后期运行、管理稍显乏力,而这对于数字档案馆长期发展运行是极为不利的。

3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实践

3.1 对数字档案馆加强研究了解

在新的技术背景、政策环境下,数字档案馆需求日益多元,而这也使得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重点任务与普及应用时期、试点探索时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已由信息管理代替实体管理,由全文管理代替目录管理;由区域管理代替分散管理,由档案电子化代替档案数字化;由资源建设代替技术应用;由数据共享代替局域网应用。而这也使得数字档案馆建设不再仅仅是满足普通检索、数字加工、软件应用、系统开发,而是需要不断向前端延伸,与外部业务相协同,逐步向智慧智能、安全可信方向发展。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全流程、全要素信息管控的新型数字档案馆,以此来推动数字档案馆更好的发展创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对数字档案馆加强研究认识,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对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战略加以研究;要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对数字档案馆的智能智慧服务、数据资源组织、目标战略规划加以指导;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新型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进新型档案人才交流、合作。

3.2 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数字档案馆建设一项牵涉较广,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工作,必须在对业务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问题的解决当中,构建一条依靠信息技术带动实践创新、业务创新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之路。同时要依照数字档案馆各方面发展现状,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对建设内容进行合理的构想设计,既要“着眼未来”,又要“脚踏实地”。条件一般的档案馆,要依照《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简称指南),构建好数字档案馆基础性内容,然后根据数字档案馆后续发展情况,按计划循序渐进的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最终达成理想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目标;条件较好的档案馆,可以在《指南》的基础上,秉持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结合数字档案馆智慧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更高水平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3.3 推动智慧档案馆建设

首先,智慧档案馆是在智慧城市理念下提出的,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也是城市数字化后的更高发展形态。随着智慧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新业态。而作为封存传统、保留记忆的档案馆,在智慧社会的背景下,必须秉持需求及服务、数据即档案的原则,逐步向智慧档案馆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智慧社会发展需求。

其次,作为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新形态,智慧档案馆建设日益受到业界重视,开展了许多针对智慧档案馆建设的研究,实践方面各地也陆续开展了智慧档案建设的探索。智慧档案馆归根结底就是对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提升,因此智慧档案馆建设必须给基于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秉持泛在服务、整体协同、智慧处理、信息感知的基本原则,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知识管理平台、基于与计算的数据处理平台、基于物联网的档案感知平台加以完善,以此来实现档案设备、数据、人员、业务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当前随着政策、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档案馆建设时机已然到来,在此过程中必须对智慧档案馆建设做好政策引导、整体规划、技术规范、试点运营,以此来有效保障智慧档案馆建设质量。

3.4 遵循三点基本建设原则

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建设原则。一要实现单位效益最大化,在建设之前广泛听取各界意见,认真做好预算分析,将有效资金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果;二是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所有公司平等参与到建设竞标当中,不存在任何忽视性、倾向性,而是根据竞标公司给出的方案合理加以选择;四是坚持透明公开的原则,无论是采购需求编制,还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编制,都对外进行公示,广泛听取业内人士意见,不断加以完善改正。

3.5 建设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数字档案馆建设不仅需要高效的软件、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而这就需要许多了解档案管理知识,具有较高计算机素养的人才加入到数字档案馆建设当中。因此,档案馆必须加大投入、加大力度,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档案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要对原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传授他们数字档案管理理念及方法,并将数字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当中,构建学习型档案管理队伍,使其更好地满足数字档案管理需求;二要加强人才引入,引入信息化应用及信息技术人才,以此来为数字档案馆运行、服务奠定人才基础,确保数字档案馆健康有序发展;三是从各个部门抽调一部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各个环节、流程加强研究,以此来确保数字档案馆更好的建设、运行。

3.6 逐步提高数字档案馆国产化软硬件比例的迫切性

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先进性和国家间利益冲突,进口电子元器件可能会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被人为植入后门,如IP核可能被嵌入后门、掩膜制版及高端封装也可植入后门。这些后门可窃取我国装备的数据甚至摧毁设备,并可能进一步通过网络传播病毒和木马,严重影响我国的信息安全。在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建设中如果不能实现软件和硬件的自主可控,则会始终处于受制于人、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始终会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档案馆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档案馆不仅具有传统档案馆应有功能,而且可以扩大档案资源影响力,更广泛的发挥档案资源作用。因此,各大档案馆必须顺应时代趋势,对数字档案馆加强建设,通过对数字档案馆深入研究了解、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智慧档案馆建设等举措,切实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质量,更好地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档案馆档案管理智慧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