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作用分析

2021-04-15 01:22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舞台剧舞台民族

杨 虎

(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在现代音乐艺术中,舞台剧作为一种在舞台上呈现的戏剧艺术,它可以分为喜剧、悲剧、正剧三大类别,在表现形式上,舞台剧又可以分为歌剧、舞剧、哑剧等方式,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作用。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舞台的配套设置更加完善和先进,灯光、配乐技术的更新使舞台剧的展示效果更加新奇,而对于舞台剧的音乐融入,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特色化。借助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入,能够充分调动表演者的舞台情绪,将传统、现代的艺术思想融会贯通,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感,使民族文化变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1 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

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艺术欣赏的需求在加速转变。对于舞台剧而言,将听觉和视觉融合在一起,能够呈现出综合性的表演形式,使舞台剧艺术能够具备更加独特的艺术优势,甚至超越文化属性和艺术价值,推动舞台剧艺术创作更加协调、实现全面的协调和更新。从整体上看,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创新性

相比世界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别具一格的文化气韵,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国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呈现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古筝曲《渔舟唱晚》,通过传统音乐和舞台剧的搭配,体现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气韵,在交响作品、唱腔作品和音乐剧的结合上,呈现深厚的创新价值。

1.2 象征性

2012年,在中国台北上映的舞台剧《殷商王后》在配乐中运用了大量的汉唐音乐,为了更好地展现出威名垂史的商王武丁和他的王后妇好的故事,舞台设计者在选择音乐的时候,以笛子、古筝、琵琶为创作元素,体现出了深刻的文化气韵。2016年,舞台剧《等待戈多》中也将中国传统音乐和当代剧目进行结合,开辟了新的艺术途径,使作品的呈现既有东方美学的然转清丽又有西方音乐作品的大气恢弘。

1.3 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中,包含了各民族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这些传统音乐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转化,演变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在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包含了璀璨光辉的音乐文化。以八音孔笛为例,所演奏出来的乐曲具有极强的文化特色,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在话剧《菩提青蛇》中,通过传统音乐的加入,能够更好地塑造舞台形象,让剧中的人物角色更加形象,因而呈现出深远的文化特性。

2 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作用

在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入能够使演出呈现出独特的气韵,借助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将民族歌舞剧中写实和写意的部分紧密相连,形成更加优秀的音乐案例。而从整体上看,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作用主要体现在表演风格、表演主题和音乐概要三个方面:

2.1 突出表演风格和音乐主题

在现代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融入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音乐题材的创新。和其他音乐不同的是,舞台剧中的音乐题材更加注重对音乐、画面的组合搭配,在当代艺术的创新中,中国传统音乐能够达到烘托和感染的作用。表演风格和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融合,能够保持突出的故事结构,以戏剧性的艺术效果,明确舞台音乐主题,加深舞台剧目给受众的独特感受。

例如,在重庆歌舞团民族舞剧《杜甫》2019首场巡演上,设计者为了更好地讲述“诗圣”杜甫颠沛流离的传奇人生,通过音乐、灯光、LED大屏等方式,zai 表演中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展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在四个篇章的配乐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群舞《丽人行》,这段配乐中,结合舞台情绪,编导者在保留了原音乐离情别绪、深沉忧郁情调的基础上,将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改变了原有的音乐对特定友人的劝酒送别之情,转而呈现出了“深宫怨妇”无尽的怨恨与情爱。在舞台剧的配乐上,抛弃了原琴歌中对别离时节的景致描写,而添加了对女主人公深埋于心的情感的节奏刻画。通过对音乐框架的调整,将音乐和舞蹈形象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乐、舞、神、形的重构,呈现出了更加独特的舞台音乐效果。

2.2 民谣类元素的构建和融入

在舞台剧表演中,故事是支撑舞台的核心,而音乐则是舞台剧的灵魂。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入,进一步加强音乐舞蹈和故事结构的紧密连接,通过通俗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创作现代音乐剧时,通过一些民谣类艺术元素的融入,能够以更加通俗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增强民族音乐的吸引力。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民谣的融入上,民间音乐中对劳动者情感、生活、生产变化的结合,能够凸显出浓郁的地方元素,使之成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

例如,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戏剧《民谣戏剧夜——爱在日落日升时》,在传统音乐的运用上,就融合了民谣、戏剧等诸多元素,使民谣能够成为传递节目情感的重要特征。悠扬悦耳的曲调、富有东方特色的戏曲,在不同艺术形式的构成下,带给受众深刻的艺术感受,并借助舞台剧的舞台融入日常表演之中。

2.3 民族器乐的巧妙运用

舞台剧中,民族器乐的巧妙运用能够使舞台效果更加突出,例如,在壮族舞台剧目《白马姑娘》《张四姐下凡》中,通过铜鼓等不同民族器乐的运用,能够呈现出凝重、洪亮、清脆等不同的乐曲形式。在铜鼓艺术的烘托下,舞台剧的表演能够更具艺术韵味。除此之外,壮嫪作为壮族的一种打击乐器,也具备了洪亮的音色,舞台曲目的呈现深度地展示了当地不同地区和民族在历史、天文、地理及劳动生产技术上的生活习俗。通过民族器乐中具备固有气息的传统音乐,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进一步推动了传统音乐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具体的应用和发展上,主要体现为两大方面:第一,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配合之美。在舞台剧中,艺术底蕴能够体现出古典音乐的深刻造诣,在舞台剧所展现的艺术之美上,能够通过民族器乐和西洋音乐的相互融合,呈现出较高的张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从舞台剧伴奏音乐的质感上,西洋音乐所具备的丰富的艺术形象和多样的乐器特点,形成了综合化的艺术品鉴。例如,西洋乐器中的钢琴、小提琴,在和中国二胡、笛子、古筝、琵琶的运用上,实现互补的舞台剧表现形式,将西方乐曲融入到日常创作,确保所塑造的舞台剧配乐更加独特和协调。例如,中西方乐器打造出来的经典舞台剧配乐《夜莺》,就是借鉴了东方古典音乐和西方古典乐曲的相互融合,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音乐氛围和舞台意境。尤其是通过独特的演奏旋律,以东方乐器的婉转清丽、搭配西方乐曲的大气磅礴,使演奏的曲目能够达到旋律、情感和氛围的紧密融合,为舞台剧艺术展示出极大魅力。

在民乐乐器月流行音乐的艺术融合上,现代舞台剧对于这种模式的运用更加常见。中国古典音乐中凝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既能够体现出隔绝尘世的超然之气、又能够呈现出古朴雅致的书香氛围,还能够烘托千军万马的壮阔辉煌。这些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是琵琶、二胡、扬琴、笛子等演奏器乐的独特优势。将其融入到流行乐曲之中,能够带来直击人心的独特旋律。而这种乐曲魅力所烘托的舞台剧氛围,能够更好地烘托舞台效果,打造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

一方面,民族器乐焕发出新的生机,能够给人别具一格的艺术感受;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中也深刻融入了传统民族乐器的元素,如《新贵妃醉酒》《知否、知否》《琵琶行》《青花瓷》等等。将这些音乐融入在舞台剧之中,能够达到民族乐器和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在传统因素的广泛推动下,通过全面的艺术融合,达到对民族乐器的良好推广,加速对民族乐器的发展和传承。

3 总结

综上所述,舞台剧中中国传统音乐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借助于动静结合的教育方式,观众能够具备更加独特的审美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调动观众对表演的期待和想象。使传统音乐成为角色情感的重要陪衬,确保舞台剧的人物角色、表演氛围得以显现。使舞台剧能够呈现出独特的价值魅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音乐剧中的艺术价值。除此之外,中国传统音乐还应该借助本民族固有的艺术形态,将更加璀璨的音乐文化转化为舞台艺术的艺术陪衬。通过对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和创新,能够促使传统音乐文化为现代舞台艺术增光填色,让更多的舞台剧艺术爱好者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使传统音乐项目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

猜你喜欢
舞台剧舞台民族
军迷大舞台
我们的民族
军迷大舞台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舞台剧
舞台剧
多元民族
舞台剧改编电影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