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信息公开驱动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例

2021-04-16 12:33
兰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政务信息参政议政驱动力

杨 巍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政务信息公开对突发事件中的社会舆论引导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和实施已有十多年,“信息公开”已经成为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基本诉求和权力[1]。政务信息公开不是简单的政府公布信息,而是信息公开主体、公开客体、公开对象、法律依据、公开方式、公开后的影响等多方面要素间博弈的结果[1],每种类型的信息都有自身的公开路径,应在区分信息属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公开方式,确保行政透明化,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满足公开对象的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稳定民众情绪,信息公开显得更加重要[2]。

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是典型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在本次突发公共事件中,如果信息披露更加及时、透明,舆论也许会更加积极正面,疫情也许会更加可控。期间,新闻媒体要求更加及时的病情通报,去做舆情引导;普通民众和医护人员要求更加准确的病情披露,去克服恐慌心理,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国内外学者要求更加详细的病情病理报告,去研究消除病毒的医学手段。新闻媒体、普通民众、医护人员、国内外学者等各类人员,作为信息公开的对象,都有自己的公开诉求,这些诉求是公开对象从自身角度驱动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动力。刘可文,杨涵雯的研究中提出公众、社会组织、政府、新媒体等动力源耦合成“压力——推力——拉力——场力”的动力机制模型,推动政府信息公开[2]。阎波等人通过事实证明政府信息公开由领导意愿、资源、居民压力、企业压力和环境压力等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推动[3]。但是,目前基于公开对象视角出发的信息公开驱动力研究还不多;从政务信息公开对象视角出发,研究信息公开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对指导政务信息公开,包括建立开放透明政府、指定信息公开范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基于公开对象视角,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发,研究公开对象视角下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务信息公开驱动力影响因素。

一、理论综述及建模

1.知情权是宪法赋予公民获取信息最基本的权利[4];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充分发挥公开对象的知情权对于稳定公众情绪、引导社会舆论有重要作用[5]。基于Kahneman与Trersk提出的预期理论[6],如果政府公开的信息没有能够满足公开对象的需求,公开对象就会对公开信息不敏感甚至产生紧张情绪[7]。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5]进一步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心理,并产生各种形式的谣言,进一步导致舆论不可控。因此,公众有更加强烈的了解事实的诉求和辨别谣言的诉求。同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开对象也有更上层的高阶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当低级需求满足后,其他需要就是新的激励因素而成为高层次需求[8]。在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公众安全,公众需要了解疫情严重程度、传染方式等满足自身的安全需要。因此,公民的安全诉求也成为公开对象的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由此,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知情驱动力对政务信息公开有正向影响;

假设2:了解事实动力对知情驱动力有正向影响;

假设3:辨别谣言动力对知情驱动力有正向影响;

假设4:安全动力对知情驱动力有正向影响。

2.有学者认为政务公开是推进公民监督的有效措施[9];反之,公民为了行使监督权,对政务信息公开也有极大的诉求。阎波等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政务信息,参与政治事务[3];肖鹏等也指出随着“纳税人权力意识”的觉醒,公民和社会组织有积极接收政务信息、参与到社会政治事务、行使社会监督权力的诉求,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公众有主动参政议政的动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10]。同时,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作为信息公开对象的网民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产生着巨大影响,甚至直接成为推动信息公开的重要影响因素[11]。在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有4000万“云监工”24小时轮班监督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造施工进程[12];新闻媒体和广大网友时刻监督湖北红十字会物资使用情况,对将口罩发放给莆田系医院提出质疑[13];公民基于政府公开的疫情传播方式和增长速度,提出的延长假期、武汉封城的建议,也被政府采纳。在公众的监督诉求和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的诉求中,形成的公众的参政议政驱动力迫使政府信息公开变得更加透明。公开对象,包括普通民众、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参与政治事务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驱动力。

由此,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5:参政议政驱动力对政务信息公开有正向影响;

假设6:监督动力对参政议政驱动力有正向影响;

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快递公司快递塑料袋样品进行了分析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可以根据样品特征吸收峰的不同对快递塑料包裹袋样品进行区分。在刑事案件中发现快递塑料包裹袋时,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检验,进而达到对样品快递塑料包裹袋区分的目的,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方法对检材无损,检验快捷方便,结果可靠。

假设7:智力支持动力对参政议政驱动力有正向影响。

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根据自身科研等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14]。科研人员可基于政务公开信息,研究可以辅助政府决策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赵伟等[15]指出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诉求和知识创新诉求也日益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压力之一。在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科研人员基于尽快解决疫情的动力,也不断探索试验研究防治病毒的有效手段。高福[16]等基于政府的疫情信息,分析病毒传播模式,推进国内外专业同行及时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评估和研判疫情,改进防控策略;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军事科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在Vero E6细胞上瑞德西韦和磷酸氯喹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17],探索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治疗的可行性。

由此,可以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8:科研驱动力对政务信息公开有正向影响。

4.模型假设。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表1)和模型(图1,见下页)。

表1 模型假设

图1 理论模型

二、量表开发

2.数据收集。笔者首先在网络上分发预调研问卷,并将回收的43份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检验,发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满足要求,故笔者采用此问卷在问卷星上发放,以问卷星为平台,通过朋友圈在校友群、大学群、高中群等分发投放,共回收431份,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为92.02%。通过统计样本学历方面基本情况,本科以下占20.9%,本科学历占34%,硕士研究生占28.2%,博士研究生占18.2%。分析发现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科研驱动力平均分也逐渐提高,说明从人口统计信息上看,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群除了了解事实、监督、安全等需求之外,对参政议政、提供智力支持,以及科研需求也比较认同,详见表2。

表2 被调研人员基本情况驱动力平均分统计表

三、数据分析及实证结论

1.信度分析。本研究利用SPSS25.0软件,采用Cronbachα系数和CITC对全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表3。

表3 信度分析

通常,当Cronbachα系数在0.7—0.9之间,CITC大于0.5时,则表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由表2可知,本问卷各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CITC均大于0.5,说明通过了信度检验。

2.效度分析。效度分析是检验量表变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子分析测量表是常用的效度检验途径,因此本研究抽取全样本数据9个变量的主成分因子,分析发现9个变量题项的累积解释量均大于50%,详见表4,说明本量表通过了效度检验,具有较好的效度。

表4 效度分析

3.拟合度分析。基于图1的假设理论模型和量表数据,并利用AMOS,对样本数据的量表题项进行拟合度分析,模型图结构如图2(见下页)。

观察AMOS输出报告得到模型拟合优度结果(表5,见下页)。

图2 模型结构

表5 模型拟合优度结果

由表5可知,结构方程模型中绝对拟合度指标和相对拟合度均在建议值范围内,较符合要求,其中卡方自由度比x2/df=2.50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8,值为0.076,拟合优度指数GFI值为0.921,大于0.9;相对拟合度指标IFI、TLI、CFI的值均大于0.9,分别为0.938、0.915、0.932。因此,笔者认为本研究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4.假设检验分析。基于图2,并利用AMOS检验各个假设路径的显著性情况,得出的全样本数据下的检验结果,详见表6(Estimate表示影响系数,置信度校验表示可信度)。

表6 假设检验结果

从全样本模型结果表6中,可以看出:知情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正向影响作用最大(H1影响系数为0.48);其次是参政议政驱动力(H5影响系数为0.336);科研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没有显著影响作用(H8没有通过置信度校验)。其中,参政议政驱动力对信息公开需求有显著正向作用的情况下,智力支持动力H7没有通过置信度校验。上述模型结论说明,在公开对象视角下,主要是知情驱动力,包括了解事实真相、消除恐慌、识别谣言,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动力,推动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同时,公众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执政情况的监督动力,对政府信息公开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另外,全样本模型结果中H7、H8没有通过验证的原因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提到公开对象可以根据自身科研需求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说明科研动力应该是日益增长且被认可的影响因素。赵伟等人的研究中也证实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等科研需求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驱动力之一。从样本数据表2,也可以发现随着学历的层次的提高,科研驱动力平均分也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探求检验结果和理论假设出现不一致的原因,笔者尝试选取本科学历以上的高学历问卷样本重新进行模型建模分析及检验,同时同上文校验过程,模型通过信度校验、效度校验和拟合度校验,得出检验结果,详见表7。

表7 检验结果

从高学历样本模型结果表7中,可以看出:参政议政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正向影响作用最大(H5影响系数为0.438);其次是知情驱动力(H1影响系数为0.305);科研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8影响系数为0.252)。上述模型结论说明,在高学历人群中的公开对象视角下,主要是参政议政驱动力,包括监督驱动力和智力支持动力,对政府信息透明公开的推动作用最大;同时科研驱动力,对政府信息公开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比全样本模型结果表6和高学历样本模型结果表7,可以发现:在公开对象视角下,知情驱动力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有稳定的重要影响作用;同时随着公开对象的学历提升,参政议政驱动力和科研驱动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上述比较分析说明:一方面,高学历人群有着更高的参政议政民主权利意识,更有意愿去监督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执政能力,同时愿意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知识为政府出谋划策,这些意愿也就转化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高学历人群作为特殊的信息公开对象,有意识通过科研资源,研究突发事件现象和原理,支撑政府更好地应对突发事情,这种意识也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驱动力。

5.研究结论。通过上文分析数据,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公开对象视角下,不同群体下的公共对象中,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驱动力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2)整体上,知情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正向影响作用最大(H1影响系数为0.48);其次是参政议政驱动力(H5影响系数为0.336)。(3)高学历公开对象中,参政议政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正向影响作用最大(H5影响系数为0.438);其次是知情驱动力(H1影响系数为0.305);科研驱动力对公开对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8影响系数为0.252)。

四、研究启示

通过实证性研究,笔者得出如下启示:(1)在整体公开对象上,知情驱动力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有稳定的重要影响作用。政府部门在评估突发事件后,应该简化信息公开程序,加快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进程,及时向公开对象公开突发事件的事实真相,在舆论上引导公开对象理性对待突发事件,及时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谣言和恐慌。(2)在公开对象视角下,不同群体下的公共对象中,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驱动力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层次公开对象的需求,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质量,优化信息公开资源的分配。(3)高学历公开对象有较强的参政议政民主权利意识,同时有比较强的动力通过科研资源,研究突发事件现象和原理,支撑政府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对于特定需求的公开对象特别是科研人员,要开辟信息公开的绿色通道,在法律制度的许可内向其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以便为政府解决突发事件提供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政务信息参政议政驱动力
采埃孚集团董事柯皓哲: 创新是产业转型的驱动力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河南省人社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在信阳举办
基于关键驱动力要素的情景构建应用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形成动态更新的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既要把握正确方向又要“接地气”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浅谈对环保政务信息工作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