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初探

2021-04-20 21:37李汶娟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数据档案管理

李汶娟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目前,处于大数据时代,国家的档案数量开始不断增加,进而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开始加大。档案管理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档案管理包含收集、整理、保管等内容,这足以看出其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的一项工作。而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工作方式。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都开始利用大数据,通过构建网络档案,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来优化和促进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大数据的不可控性,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利用大数据,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大数据在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中的使用不熟悉。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文化建设

引言

随着国家不断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及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转型。

1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档案管理包含八项工作,分别是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档案研究和档案提供利用。从这八个方面可以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在大数据之前,档案管理内容是具体的纸质的,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去整理和管理。八项工作都很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组成了档案管理。档案中的内容都很重要且有用,社会对于档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国家发展的每个阶段,档案管理工作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它能够服务于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档案管理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文献信息系统之一,其对于整个社会的科学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是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石,所以档案管理是需要所有人都重视的一项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不仅对于某些单位有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也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档案,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转学或是工作调任,档案都是必不可缺的。

2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特点

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备受关注,这一点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同时功能非常强大。许多互联网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發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以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为基础,积极构建云备份,促进档案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档案的利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差异化发展,确保不同信息的全面汇集以及归纳整理,为后期工作人员的查阅以及利用提供相应的参考,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高效,灵活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技术来进行分析及调整,抓住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点。以电算化管理为基础,避免人工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障碍,实现全机械化的运作协调,充分彰显新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优势,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非常显著。最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客观性,能够避免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人工操作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大部分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整体运作模式非常规范,具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

3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与数字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3.1对档案的内涵予以延伸

由于大数据背景下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档案管理部门优化和完善档案管理方式,对其内涵予以延伸,从而提出新的管理办法。比如对事业单位而言,在构建数字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有实际价值的相关信息记录也视为档案,因为单位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新的数据信息,需要将其收集到计算机中并进行保存,以便于在需要之时可以有效访问和查找相关信息。这些都是人工所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手段和方式,同时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提升技术手段和认知水平,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地归类。

3.2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重的一个原因就是纸质档案的数量过多,不便于管理。所以要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整合档案,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能够避免某些自然灾害对纸质档案的损坏,更加方便保存,还能够减少档案资料的磨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文化建设也少不了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进行文化建设。

3.3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才,才能够保证这项工作顺利的进行。以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相关人员自身没有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所以在档案管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工作人员无法掌握专业的操作技术,并造成系统自身的作用无法全部发挥出来。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关单位在工作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中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人才要求更加严格。因而,具体的培养人才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当地政府应该鼓励高校在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同专业人才;其次,研究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这种模式实行一定的优化来为己所用,从而培养出专业化人才;最后,相关单位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3.4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化

虽然大数据的到来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网络化管理中,无法有效地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一些不法人员只要通过网络中的漏洞就可以轻松获取想要的信息,进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在信息化的工作中只需要一个储存卡就可以将大量的档案信息全部记载进去。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只要电脑在运行中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储存卡造成破坏,最终导致档案信息的损坏。可见,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极为重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增加安全保护意识,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对档案信息实行保护,防止档案信息在网络中被盗取。

结语

大数据时代与网络信息化也给档案管理和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所以要通过对大数据背景的分析以及对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的理解,克服困难与挑战,通过各种措施改正档案管理出现的错误,减少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总而言之,大数据背景有助于更好且便捷地进行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努力去完善。

参考文献:

[1]邵敏.大数据背景下民政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初探[J].卷宗,2019(11):551-552.

[2]肖雅芸.大数据背景下民政档案管理与文化建设初探[J].城建档案,2019(07):77-79.

[3]苏焕宁.浅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之价值提升[J].档案与建设,2019(09).

[4]戴晶君.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J].卷宗,2020(25):54-55.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大数据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