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膏药外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4-20 03:15孟照明孟兆亮孟宪昌孟献圣孟宪长李学朋
系统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腰腿痛体征椎间盘

孟照明 ,孟兆亮 ,孟宪昌 ,孟献圣 ,孟宪长 ,李学朋

1.新泰孟氏医院中医骨伤科,山东新泰 27120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一科,北京 100102

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1],而药物止血具有方便、高效的优点,多数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止血,避免失血性休克,是基层医院的首选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在治疗方法上,中医与西医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操作方便、无创伤、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当然,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缺乏对操纵的生物力学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在中医中尚不清楚,针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不明确[2]。该研究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80 例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孟氏膏药外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180 例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90 例。治疗组平均年龄(53.8±1.68)岁;男 44 例,女 46 例;病程(48±1.65)月;对照组平均年龄(50.7±1.67)岁;男 44 例,女 46 例;平均病程(48±1.83)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纳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该组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领会该研讨内容并志愿介入;②根据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诊断原则,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患者;③患者对该研讨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④患者未存在可对该研讨成果发生影响的疾病。

1.2.2 排除标准 ①患者存在外伤或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②患者的病历资料存在缺失及患者对该研讨的认同度较差,患者或其家属不肯参与该研讨。

1.3 方法

治疗组实施孟氏膏药外敷法治疗,先用酒精对耳朵进行消毒,将孟氏膏药在粘胶布的中心,再贴在耳洞上,适当按压耳朵,使其发热、肿胀、疼痛。每次按一个耳穴,每3 天更换一次。在耳穴按压过程中,指导患者每天自行按压4 次,每个穴位2 min/次。治疗及注意事项为1 个疗程,共4 周,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手腕的后伸,每天坚持做肘关节的屈曲和手腕的转动。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即取1 粒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为J20140072,规格为0.2 g/粒)给予患者口服。分析两种措施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 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 cm 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3]。这是目前骨病疼痛最常用的量表,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更有利于评价疼痛变化[4]。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数越高,患者的健康状态越好,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越高。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症状、体征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不足30%[5]。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0%。采用JOA 腰椎评估分数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含临床指征、症状、日常生活首先程度以及膀胱功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第14 天、第28 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 14 天、第 28 天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14 天 术后第28 天治疗组(n=90)对照组(n=90)t 值P 值12.95±2.93 13.04±2.76 0.212 0.832 8.36±2.68 12.43±2.79 9.981<0.001 5.09±2.41 8.77±2.60 9.848<0.001

2.2 腰椎 JOA 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下腰背痛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第14 天、第28 天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 天、第28 天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腰椎JOA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段腰椎JOA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14 天 术后第28 天治疗组(n=90)对照组(n=90)t 值P 值25.60±1.06 25.56±1.03 0.267 0.798 15.46±1.03 18.72±1.21 19.463<0.001 5.12±0.65 8.45±0.88 28.876<0.001

2.3 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n(%)]

2.4 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

治疗组满意度评分 (98.1±2.12) 分高于对照组(92.7±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20,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加[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加剧,腰椎盘突出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临床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及生活质量[6]。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病”“麻木”等疾病的范畴。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许多疾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相似,积累了丰富的非手术治疗经验。孟氏腰椎间盘突出症医院应用孟氏腰椎间盘突出症石膏结合孟氏腰椎间盘突出症化瘀通络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为广大患者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福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第14 天、第28 天的中医证候积分(8.36±2.68)分、(5.09±2.41)分以及JOA 评分(15.46±1.03)分、(5.12±0.65)分均低于对照组(12.43±2.79)分、(8.77±2.60)分,(18.72±1.21)分、(8.45±0.88)分(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 96.7%高于对照组60.0%,满意度评分98.1 分高于对照组92.7 分(P<0.05)。这与徐兴高等人[7]的研究结果:在对照组 1、2 分别采用推拿按摩治疗和单纯自动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膏药穴位外敷治疗,最终得到结果为,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1 和对照组2 总有效率 80.8%、75.3%(P<0.05),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文的研究结果。

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史,腰椎弯曲和旋转失衡构成拉力,最常见的是临床患者下肢直沿着纵轴方向的弯腰抬重物移动和旋转,椎间盘前部压力增加,反向挤压盘,旋转磨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或后外侧的突出[8]。椎间盘退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该病的发生是在椎间盘本身变性、 纤维环在基础上变脆,可由急性腰损伤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引起椎间盘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腰痛[9]。若环破裂间隙小,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前不会引起症状[10]。第二,髓核突出较大,不能逆转,纤维环不能愈合,一旦出现某些诱因,椎间盘内的压力增加,纤维环破裂增加,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症状[11]。在一些病例中,椎间盘的上、下软骨板破裂,髓核穿入椎体松质骨,无症状,仅局部疼痛。在极少数患者中,椎间盘从后中部突出进入椎管,称为中央椎间盘突出,较大的突出可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和马尾神经损伤[12]。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的患者应用孟氏膏药外敷法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治疗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效果和康复效果是治疗的必要条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腰腿痛体征椎间盘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推拿治疗腰腿痛386例疗效观察
骨刺与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