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中激发幼儿科学兴趣的游戏探究

2021-04-21 05:14萧洁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7期
关键词:科学游戏户外自主游戏幼儿

萧洁卿

【摘要】《3岁-6岁幼儿教育指南》中强调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动手思考,探索问题”。应是“尽力为幼儿真正参与探究活动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自主游戏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要求,为了创造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便于探索和发现的新的学习模式。利用好一小时的户外自主游戏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究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就如何让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探究生成科学游戏,下面做一些浅谈。

【关键词】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科学游戏

一、开展科学游戏的必要性

卡尔·萨根说过:“孩子就像科学家一样,对大自然的奇迹充满好奇和敬畏。”可见孩子天生好奇。但是孩子们的探索活动通常是盲目的,是需要经过教育引导,从实践中学习,养成自主探究科学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家长、教师和社会的责任和关注所在。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主动探索的途径之一,也是生成科学游戏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努力为幼儿以探索自主、自发性科学游戏的开展研究,为幼儿自主科学游戏开辟空间,其中户内外场所运用及安排非常重要。

二、为科学探究创造条件

(一)创造游戏时间和空间

提供户外游戏场地给予幼儿自主探究的时间及空间的必要性值得我们重视。在学前教育领域,人们重视了自然生命和情感,亲自然、田野、森林等教育理念。这已成为幼儿自主活动的必然载体。因此在幼儿园实施自然角、种植区、木工区等专项自然区域,不断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营造幼儿与自然的亲和力,丰富自然知识和生态意识,进一步加强幼儿的自然情感关怀,营造了自然和谐的活动环境。

户外自主游戏给幼儿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平台。大自然是开展科学探究的好课堂。陈鹤琴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的教材。”由此可见,老师充分利用园内的场地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游戏场地和时间,让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贴近大自然。例如:园区内的大树、花坛、沙池及玩水设备等都是孩子喜欢探究的。自主游戏时间经常听到孩子们各种问题,例如:孩子问“为什么叶子会落下来?”“大树的根会长有多远多深?”。有孩子喜欢跑到花坛旁边、草地里找小昆虫:蚂蚁、蜗牛、蚯蚓等。有孩子带上放大镜、捕捉器皿找它们。有孩子说要给它们搭房避雨,从而生成了搭建活动。这行为涉及了建构知识,还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可见户外活动场地不仅是幼儿运动天地,也是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的乐园。

(二)丰富场所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在事先准备好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好。强调了环境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适宜的环境促进人的发展。专业的教师将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有多种使用方式的材料能支持孩子探索周边环境或自然物体的奥秘。

自然中生物和其他自然元素可能是最具吸引力的材料。在户外自主游戏时,孩子在大树旁把树枝不停地叠加摆放后铺上落叶。他说:“做鸟窝,让小鸟在这里休息睡觉呀!”当孩子搭建鸟窝的过程中演变成建构游戏。这个过程不仅调动了想象力,也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关爱小动物之情。那天后,清洁阿姨把落叶枯枝分类放在一起。孩子又多了一些自然材料进行探究。第二天孩子们发现叶子变得干枯,又开始了新的探究。孩子用石头敲打叶子,发现汁液是青绿色。是不是所有植物汁液都是青绿色?这些颜色可以做什么?孩子把生活中蔬菜、果皮、花瓣捣烂,过滤出“颜料”,染在手帕纸上。游戏中孩子发现有些蔬菜、果皮、花瓣色素丰富,有些则一点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又开始展开新的探索。

三、教师既是观察者又是引导者

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关系,已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既认识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又看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生成科学游戏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的观察力应该集中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游戏的好奇心和获得游戏成功愉悦上,而非传授知识。幼儿科学游戏中若无教师的引导,往往会不断地重复、无法深挖或失败。因此教师既是观察者又是引导者。老师的指导或支持应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深的探究。如:沙池里,看见有孩子拿着城堡模具做城堡,反复多次都没成功。这时老师适时引导:“好奇怪为什么海边的沙子可以堆起来?” 孩子说:“沙滩的沙子是湿湿的,这里沙子干干的。”孩子自己发现加了水的沙子是一坨坨的。于是他赶紧去找来水倒到沙子里,继续游戏。在幼儿自主探究时,教师需要不断观察,注意孩子游戏中有意义行动,然后适时介入,提供合适的指导。而且教师引导的方式最好是伙伴的方式介入、或通过询问、建议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

幼儿自主探索,需要教师的关注,并非放任自流。有教师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材料,对他们科学探究的支持就是完整的。部分教师认为孩子们有能力,天生好奇,因此错误地认为孩子可以自己玩。事实上,在活动中仍需教师的支持和指导来提高孩子探索的能力。因此随着幼儿经验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及时发现新的教育契机,动态调整游戏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自我探索。

在户外进行科学活动,不仅情境更真实、自然,而且时间空间更自由、灵活。而且探究过程的交流讨论更开放、自主。让孩子置于户外自然环境中,能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好奇心和欲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好好利用一小时的户外自主游戏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游戏时间和户外自然空间中探究学习。

【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幼儿园户外自主活动中生成科学游戏的探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646)】

【参考文献】

[1](美)露丝.威尔逊.幼儿园户外探索与学习[M].邹海瑞,廖宁燕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

[2](美)露丝.威尔逊.幼儿园户外创造性游戏与学习[M].陈欢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

[3] 唐艳,高攀,汪超.幼儿园自主活動特征剖释[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7):27-30.

[4]李 敏.基于自主学习的科学活动区“五心”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学术论坛,20199(5).

[5]张宏丽.让幼儿回归自然——谈对幼儿对科学教育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11(2).

猜你喜欢
科学游戏户外自主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探析
户外自主游戏中针对幼儿冒险行为的策略
关于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浅谈纸箱在幼儿园科学游戏中的运用
幼儿园科学游戏设计策略
“动”之有方,“行”之有效
科学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的教育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