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021-04-22 02:11谷祖英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事业单位

谷祖英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工人文化宫,山东 济宁 272100)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出现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注入了“一汪春水”。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指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通过软件、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方式来对事业单位传统经济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改进,有机结合了信息化技术与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就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必要性

1.1 整合多种资源,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通常会涉及到较多内容、较大范围,且每种需求的管理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要将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那么就要有效整合多种资源,尤其是要强化国有资产监督。若要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那么就需要同时考虑到多种类别的信息,包括公共设施管理信息、资产采购管理信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等,而不同类别的信息往往归口于对应系统,如果仍然采取人工方式完成,往往会导致信息传递成本较高、信息流转时间较长。而信息化的出现,让信息传递成本与信息流转时间基本接近于“0”状态,可实时传递信息数据,全部的原始数据只要输入到集成化信息平台中,即可达到多个部门共用、多次利用的效果,这样一来,就能够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加开放、更加透明,便于强化国有资产监督。

1.2 可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第一,合理运用信息化,可让事业单位管理层更加准确地找好定位,也能够为其提供清晰明了的经济数据,以便能够让他们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剖析问题原因,以便能够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第二,信息化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既可加快财务信息收集进程,又可对经济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与传统经济管理方法相比,信息化更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发展战略,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第三,合理运用信息化,还能更有利于强化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有着积极的实践指导作用[3]。

1.3 可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准确性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大,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资产管理的准确性。信息化可让各种资产信息在事业单位内部实现了共享,事业单位管理层可随时查询各类数据,不再需要层层统计上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干扰,确保了资产管理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信息化还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速度和效率,可让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越来越简洁化、直观化与便捷化,能够在资产信息库中随时随地查询到各类资产的变动情况、入库情况、验收情况、报废情况等,大幅度降低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2.强化信息化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1 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既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密切相关,又与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务必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挑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来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各个部门要全力配合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提供帮助,协助信息化建设人员顺利完成工作。

与此同时,信息化若要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顺利实施,还离不开规范制度的严格遵守,首先,要群策群力来讨论是否可以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其次,如果可以开展,那么就要明确规定信息化建设方式、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人员等,切实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2.2 逐渐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状况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很有必要逐渐优化信息管理系统,让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各个下属单位之间的节点可有效融合在一起,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层与数据层为用户提供访问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数据库要基于“共享”“开放”的原则来构建起共享数据库,能够为用户在线提供不同部门经济数据信息的查询、浏览、下载等服务。与此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要能够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功能,尤其是要围绕当前的经济热点,及时为事业单位管理层提供在线经济分析数据。此外,信息管理系统通常会涉及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务必要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所有的用户必须经过实名认证,同时得到系统管理员业务授权之后方可进入,且不同层次的用户享用不同的执行权限,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访问、信息传输、业务处理等方面的安全性。

2.3 应注重经济管理工作的多样化融合

事业单位传统经济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开展资金收支管理,而信息化的加入,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增加了多元化的信息数据处理工作。信息化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更加全面、饱满,便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及时开展决策。第二,要尽量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信息化建设若要得以顺利开展,那么就需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信息数据要及时掌握,有鉴于此,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要提高财务部门的地位和层次,要求所有部门都要按时向财务部门提交综合信息汇总,且允许财务管理人员可自由查阅与经济管理相关的非机密性档案。

2.4 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关键,事业单位务必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财务风险报告程序、财务风险处理原则、财务风险管理流程等,且要有可执行性,特别是要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与信息化的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以信息化为载体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第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完成多项财务风险判定指标的输入与设置,且采集海量数据,由计算机来完成筛选与处理,确保财务风险评估数据呈现出多元化。第二,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动态适应财务风险判断标准的变化,将更多的财务风险警戒标准导入其中,便于更好地指导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

2.5 建立起高效优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还是人才的竞争,若要做好事业单位信息化工作,那么就离不开建立起高效优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对于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极为重要,要切实做好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或邀请专家到单位培训,或将信息化管理人员送到高等院校去学习最新的信息化管理知识,尤其是要对国际上目前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方法进行了解与掌握,做好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还要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信息化管理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若信息化管理人员表现优秀,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起到了突出贡献,那么要予以表扬、奖励、晋升,若信息化管理人员表现不佳,那么则要予以批评、罚款、升值、降薪。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让信息化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进而达到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的效果。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制度。要结合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强化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尽职意识,出台一系列的与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的风险控制制度。

表1 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相关风险控制制度

3.结语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若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工作,当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较多的风险和问题,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事业单位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国企基层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措施分析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